古代除了中國,這3個國家也自稱「華夏」,最後一個令人意想不到

古代除了中國,這3個國家也自稱“華夏”,最後一個令人意想不到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世界唯一一個未中斷且延續至今的文明。歷史上,中國一直以中央王朝的形象居於世界的東方,形成君臨天下、萬國來朝朝貢體系,最多時65個藩國來中國朝貢。中國周邊的國家受漢文明影響非常深,其中有3個國家已經完全入戲,竟把自己當成中國,自稱“華夏”。

一、朝鮮自稱“小中華”,稱中國為“大中華”

古代除了中國,這3個國家也自稱“華夏”,最後一個令人意想不到

朝鮮與中國只隔一條鴨綠江,離中國太近,受漢文明影響也最深。《史記》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君主紂王的伯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率5000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建立“箕氏侯國”,史稱“箕子朝鮮”。 後來,燕國將軍衛滿率千餘人進入朝鮮,推翻了箕子朝鮮,建立“衛氏朝鮮”。 漢武帝時,滅衛氏朝鮮,在朝鮮半島中部和北部設置了四個郡,分別為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受中央政府直接統治。

古代除了中國,這3個國家也自稱“華夏”,最後一個令人意想不到

此後的2000年間,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朝鮮一直是中央王朝的藩屬國。朝鮮人認為自己是華夏文明的一份子,認為自己是華夏人。朝鮮王朝的第9代國王成宗稱說過:“吾東方自箕子以來,教化大行,男有烈士之風,女有貞正之俗,史稱小中華”。李朝《宣祖實錄》記載:“我國自箕子受封之後,歷代皆視為內服,漢時置四郡,唐增置扶余郡。至於大明,以八道郡縣,皆隸於遼東,衣冠文物,一從華制,委國王御寶以治事”。

特別是明朝被清朝推翻以後,朝鮮把自己看做是中華文明的延續,表面上屈服於清朝,卻暗中稱滿人為蠻夷,一直使用崇禎年號,自稱“中華”。

二、越南自稱華夏“南朝”,稱中國為“北朝”

古代除了中國,這3個國家也自稱“華夏”,最後一個令人意想不到

歷史上越南曾4次受中央王朝直接統治,時間長達1000多年,越南稱為“北屬時期”。越南被中央王朝統治始於秦朝末年,在長達千年的時間內幾乎連續地被中國統治,直到五代十國時期才走向獨立。但僅僅幾百年後,越南再次被明朝所統治。所以越南受中華文化影響也是十分深刻的,但是與朝鮮不同的是,朝鮮認為中華有“大小之分”,越南卻認為與中國平起平坐,是“南北之分”。

古代除了中國,這3個國家也自稱“華夏”,最後一個令人意想不到

清軍入關以後,越南出現了“唯我才是中華”的心態。和越南歷代王朝一樣,這個政權雖在名義上接受宗藩體系,向清廷稱臣,但在國內毫不猶豫地僭越為“皇帝”。越南式的“華夷觀”於此時登峰造極,在阮朝皇帝眼中,已是唯我獨“華”,清朝的正統性受到了強烈質疑。阮朝皇帝稱越南為“大南”,還製作了“大南天子之璽”,用“大南”與“北朝”平起平坐的姿態盡顯無遺。

在阮朝看來,它才是中華文化的繼承者,是中國的嫡系正統,而清朝是“以夷變夏”的“夷”,是外國,只是憑藉武力征服才獲得的統治地位。越南阮朝創始人阮福映曾經聲稱:“中國之於外夷,治以不治,彼以誠來斯受之”,此處的“中國”已是阮朝的自稱。

三、日本自稱“中華”“神州”,稱中國為“zhi那”

古代除了中國,這3個國家也自稱“華夏”,最後一個令人意想不到

日本雖然也稱“中華”,但與朝鮮、越南不同,儘管系統地接受了中國文化,受中國儒家思想影響,並且大量使用漢字,但是 由於日本在歷史上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以中國為中心的華夷秩序之外,保持了很強的獨立性,因此日本的“中華”觀有很強的靈活性。

在盛唐之時,日本虛心向中國學習,以學習中華文明為自豪。唐玄宗年間,日本官員藤原廣嗣在上表日本國王:“北狄蝦夷,西戎隼俗,狼性易亂,野心難馴。往古已來,中國有聖則後服,朝堂有變則先叛”。這裡藤原廣嗣是第一個白紙黑字公開宣揚“日本即中國”的日本人。

古代除了中國,這3個國家也自稱“華夏”,最後一個令人意想不到

清朝以後,出於對清朝的蔑視和侵略中國需求,日本自稱神州,宣稱繼承華夏衣缽,稱中國為清國,不允許清朝自稱中國。明治維新以後,日本一改長期以來對中國的稱呼(chugoku),蔑稱為zhi那。甲午戰後,日本認為清朝沒資格代表中國,不允許清朝在《馬關條約》稱中國,只能稱清國。李鴻章無奈之下提出了折中方法:“日文條約裡,用大清國字樣,而在中文條約裡,滿清可自稱中國,可否?”最後日本應允,恥辱的《馬關條約》就這樣簽訂了。晚晴中興名臣之一的張之洞說道:坐視赤縣神州,自我淪為異域,皇上皇太后如後世史書何?

除此三國外,還有他國自稱“中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