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他成就了多少人

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他成就了多少人

经历越多,越相信吸引力法则的存在,并深感其神奇之处。

近期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共赢思维的文章,但总因各种事情一拖再拖,直到今早听罗永浩讲解“与人为善”的真正含义,决定今天一定要写完这篇文章。

01

罗胖如此讲到,通常我们把“与人为善”理解为对人好,这其实不确切。

孟子原文说:“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什么意思?就是一个人的成就,关键看他是不是善于赞同别人,把自己的成见丢掉,从别人身上获得有用的东西,然后来做自己的事情

这个标准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很难。

当过乙方的人都知道,不管你这个行当有多专业,甲方的领导有时候都会横挑鼻子竖挑眼。

有权力的人经常会有这样的错觉,把权力错当成能力

他们不知道,专业能力是一个多么宝贵的东西,他们既然挑中了你,就应该尽可能相信你。

如果你现在是乙方的角色,面对既相信你,又胡乱挑剔的甲方,你就可以告诉他,孟子教诲我们,要“与人为善”啊。

一段仅有一分钟的话,让我觉得很惊艳。

02

其实不管是甲方还是乙方,人与人交往“与人为善”绝非底线而是很高的要求,并不容易达到。

对待他人,我们如果能做到以宽已之心待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世界要有多和谐啊。

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而非圣人。

所以有一个词就叫“共赢”。

我相信,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一定会发现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闪光点,看见他人的闪光点,并向其学习,为自己所用。

同时,如果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其更大更好展示和实现他(她)的闪光之处更好。

这不仅是一种彼此成就,也是一种自我成就

尤其是管理者更应该具备这样的才能。

03

曾国藩说:“让功于人,让名于人,才能率人。”这句话,体现了他的非凡气度、胸襟、格局和超凡的领导管理才能。

今天我却想举另一个人的例子,就是”民国教父“上海滩的青帮老大:杜月笙。

当杜月笙还是黄金荣的小跟班时,有次杜月笙跟着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去赌场赌博,后来林桂生有事先离开,就让杜月笙替她接着玩,并留下了100多大洋的筹码。

没想到杜月笙那天手气出奇的好,最终赢下了2400大洋。

回去后,杜月笙把所有的钱如数上交给林桂生。

因为惊讶于他的大气与诚实,林桂生决定把这笔钱全赏给杜月笙。

后来林桂生把这件事告诉了黄金荣。

黄金荣想知道,一个穷小子在突然之间手握巨款时会怎么处理。

要知道两千大洋,在当时足以买下上海的豪宅。

“如果是买房置地,那可靠但不可大用;如果是花天酒地吃喝嫖赌,那就既不可靠也不可用。”

于是便派人去叫来杜月笙问询。杜月笙回答说,“2000大洋早已经花完了”。

原来他在还清了早年欠下的赌债后,将剩下的钱全部分给了一起混街头的小兄弟们和自己干妈。

黄金荣惊叹:“这杜月笙确实是个人物,是得好好栽培栽培,日后必定是我的左膀右臂。”

杜月笙常言:“要想当大哥,一定得有大格局。”

也正是因为杜月笙的仗义疏财,顾嘉棠、高鑫宝等人才死心塌地地跟着杜月笙打天下。

利益,人人皆爱之。

但若独占利益,只顾吃独食,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

04

前两天,中美贸易战宣布落幕。

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太复杂,不做评论。

但由此我想到《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书中的一段话,与陌生人进行贸易,以及维系贸易的信任感,是现代人类很早就培养起来的习惯。

但交换的实现,靠的是人类善意的乳汁还是人类追求自利的酸液呢?

曾经有个叫做”亚当.斯密问题“的德国哲学之谜,声称在亚当.斯密的两本著作里存在矛盾。他天才般的混淆了利他主义与自私自利的区别:如果同情心能让你在取悦他人的时候也令自己欢喜,你是自私还是利他呢?

所以说,真正的利己主义者是利他主义者

这也同样是志愿服务、公益、社工、义工等职业和事业产生和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情感因素。

在社工领域,有个词叫“助人自助”。

本意是:社会工作的最基本原则,社会工作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服务对象(案主)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赖性,以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

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帮助别人,自己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收获成就感和获得感。

即,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蔡康永说,“强者,强在将人举起,而非把人压下。

我说,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在于他(她)成就了多少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身边人着手,身边事做起,多些“共赢思维”自然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争吵、纠纷。

愿与人为善,

愿天下太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