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駕崩了,太子什麼感覺?

皇上駕崩了,太子什麼感覺?

開心!

但必須得忍住,

無論如何都不能表現出來。

要哭,

要大聲的哭,

要放肆的痛苦,

要讓全世界知道你灑下的眼淚無以計數。

做太子的感覺肯定很爽,這不用說。但誰也不想做一輩子太子,太子的終極演變必然是儲君變國君。

皇上駕崩了,太子什麼感覺?

(清朝唯一的太子胤礽,做了三十八年儲君,最後實在等不及了,欲謀反不成被廢)

可問題是,要是國君的身體太過硬朗,那儲君就只能等著了。

歷史上皇上給太子料理後世也不少見,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標就沒熬過自己親爹,早早就駕鶴西去了。

等好不容易盼來,不對,驚聞父皇山陵崩,那中喜悅,別提了!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就曾經體會過這種心情。

光宗皇帝的老爹萬曆皇帝那是大明歷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整整當了48年皇帝。在萬曆健康的身體背後,是做38年太子朱常洛的滿心無奈!

並且,朱常洛太子當著也輕鬆。由於朱常洛的出生是因為萬曆犯了一個所有男人都會犯的錯誤而造成的,所以萬曆不怎麼待見這個不在自己計劃中的兒子。

萬曆皇帝十分喜歡鄭貴妃生的三子朱常洵,多次想要廢長立幼。要不是一幫大臣死活攔著,朱常洛這太子頭銜早就沒了。

就在朱常洛年已38歲之時,他的親爹萬曆駕崩了。

我不知道朱常洛聽聞這個小心後的感受是什麼,我也沒發知道。但我知道,他登基後這一個月玩瘋了!開心的不得不得了。天天沉迷於酒色,後來吃春藥過量也駕崩了!

皇上駕崩了,太子什麼感覺?

(“一月天子”——明光宗朱常洛)

這時離他即位不過一個月,他的兒子,太子朱由校即位!

這時朱由校心中的滋味真是難以揣摩了,前後一個多月,自己爺爺,老爹都沒了!幸福來的有點突然!

當然,雖然權力的慾望會磨滅人性,但畢竟是親生父親,失去一個親人,必然也會難過的,太子也不會例外。

皇上駕崩,是封建時代的大事,古代以孝治天下,作為皇帝的兒子,如果不表現出悲痛難以自抑的狀態,會對自身的統治不利,尤其是有野心勃勃的親王覬覦帝位時。

皇位雖然尊崇無比,但是在一定意義上,是皇室家族的利益代言人。皇帝行駛權力,必然要有所依賴,皇室家族是其最大的本錢。歷史上,有一些帝王不按常理出牌,比如晉文公大封六卿而弱公室,最終三家分晉,比如曹魏猜忌宗室而放逐邊遠,中央有變無人施以援手。所以,皇室家族是其皇位最大的權力來源,是確切無疑的。

皇室家族最大的政治需求是穩定,因此給皇位繼承製度制定了嚴密的方法,如嫡長子繼承製。皇室家族如果出了一個不孝順的人,以至於引發眾怒,皇太后可以以懿旨來否定皇帝的合法繼承權。

所以,皇太子在皇帝駕崩後,肯定是扶著靈柩,在哀傷無比的狀態中繼位的。

但如果要問到太子們心中最真實的想法,可能就比較豐富了。古代社會,皇權唯我獨尊,太子作為一國儲君的位置,實際上非常尷尬。

如果太子過於勤政,形成自己的執政班底,為將來繼位做準備,皇帝會認為太子迫不及待,難道意欲謀反?

如果太子謹小慎微,事事請示彙報,不敢逾越雷池半步,皇帝會認為太子如此庸懦,殊不類朕,難道看走眼,立錯了太子?

所以,太子在東宮的日子,很是煎熬,尺寸拿捏很不容易做到恰到好處,多年如屢薄冰,戰戰兢兢。如果再有幾個兄弟煽風點火,那麼太子的日子就更為難熬了。

因此,皇帝駕崩,對於太子就是在東宮中刑滿釋放,心中肯定歡喜異常。

至於平常百姓家所說的骨肉親情,在皇家父子之間,雖然也有情感真摯的,比如南朝梁武帝的昭明太子,還有朱元璋的懿文太子,皇帝都對太子表達了殷切的期盼之情。但是更多的還是像明光宗這樣的,繼位後放縱聲色,一個月就暴亡。長久壓抑下的突然釋放,能說明光宗的悲慟之情是真的嗎?

有人歡喜有人憂,心情很複雜,秦始皇死了,扶蘇完全不知道,所以沒什麼感覺。劉邦死後,太子劉盈憂慮重重,母親呂后早已經把兒子控制在手裡了,劉盈只能跑去劉邦的靈位前訴苦。漢文帝死後,太子劉啟就很難過,哭的很傷心。因為漢文帝身前對兒子的教育一直做得很好,加上文帝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多少受到一些感染。

皇上駕崩了,太子什麼感覺?

也有表面文章的,隋文帝死了,隋煬帝就很開心,為了做表率,他哭的比誰都傷心,如果老爹留下一堆爛攤子,太子基本上滿腦子都在頭疼怎麼收拾殘局。其實,在那樣一種情況下,每個太子的心情都是很複雜的,至少會有那麼一會兒,會感到難過,而後就是一大堆麻煩事,太子基本也顧不得傷心或者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