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

黔東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在貴州省的黎平縣是全國侗族聚居最多的縣,有侗族人口35萬。侗族有民諺說:"侗人文化三樣寶:鼓樓、大歌和花橋。"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見、摸不著,只能用耳朵和心靈去捕捉與欣賞的民間音樂。由於以前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許多優秀的文化傳統、生活習俗、社交禮儀等都是靠著優美的歌聲一代一代往下傳。

黔東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早在宋代已經發展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宋代著名詩人陸游在其《老學庵筆記》中就記載了"仡伶"(侗人自稱)集體做客唱歌的情況: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至明代,鄺露在其所著《赤雅》一書中更加明確地記載了"侗人善音樂,彈胡琴,吹六管,長歌閉目,頓首搖足"的情景,可見,侗族大歌在明代就已在侗族部分地區盛行了。

黔東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

"飯養身,歌養心",是侗家人常說的一句話,他們把"歌"看成與"飯"同樣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當做精神食糧,用它來陶冶心靈和情操。侗族人民視歌為寶,認為歌就是知識,就是文化,誰掌握的歌多,誰就是有知識的人。在侗族地區,歌師是被社會所公認的最有知識、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於是,他們世代都愛歌、學歌、唱歌,以歌為樂,以"會唱歌、會歌多"為榮,用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用歌來傾訴自己的喜怒哀樂。侗族大歌是我國當前保存的優秀古代藝術遺產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國民間音樂藝術。侗族大歌也是國際民間音樂藝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顆璀璨明珠,已唱出國門,驚動世界樂壇。作為多聲部民間歌曲,侗族大歌在其多聲思維、多聲形態、合唱技藝、文化內涵等等方面都屬舉世罕見。

黔東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而且是瞭解侗族的社會結構、婚戀關係、文化傳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社會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侗族大歌是"一個民族的聲音,一種人類的文化"。申遺的成功,無疑給瀕臨失傳的侗族大歌注入新的希望,更有利於侗族大歌的保護和傳承。

侗族大歌是唯一能和外國樂器抗衡,侗族大歌之所以人文知曉、令人佩服,它的偉大在於它不需要任何樂器就能演奏出Z眾多樂器的旋律,令人震撼。

當你工作疲憊時,不防閉上眼睛聽聽侗族大歌,會讓你聲臨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一生意息,輕鬆至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