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管理叫做放手,聰明的老闆如何做到「無爲勝有爲」?

作者 | 知知 | 來源:老闆手記 laobanshouji


有一種管理叫做放手,聰明的老闆如何做到“無為勝有為”?

很多老闆經常抱怨:自己在日常工作中鮮少有清淨的時刻,每一刻都是在忙碌、凌亂和加班中度過。

“因為我們是公司團隊中最重要的決策人,所以我們必須對每一個員工的工作都負有最大的責任。”老闆說。

大多數的領導者會在管理工作上親力親為,大到公司重大決策的制定執行,小到一個普通員工的任免與去留。越是想把工作做好,越是追求工作質量的領導,他們不僅習慣在管理上掌控全局,更熱衷於關注工作的細節。

“有為而治”,是現代企業領導者常用的管理方式。

事實上,老闆做的越多,對公司管理的越多,就越容易造成員工的“依賴性”。

他們習慣於期待著老闆給出關鍵的解決方案。最後,老闆只能陷入凡事親力親為的怪圈中去,脫不了身。

諸葛亮一肩抗一國,信奉領導應該實行“有為而治”,在國家的管理上,大到國家的治國方略,小到主公的生活細節,事必躬親,才有了他死後“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悲劇。

有一種管理叫做放手,聰明的老闆如何做到“無為勝有為”?

美國的管理學家約翰·基思·默寧翰在他的著作《無為而治:停止過度管理,成為一個合格的領導者》一書中,提出了一個觀點:

成為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實現無為而治,關鍵在於“放手”,老闆只有停止工作,才能實現管理。

在大部分領導都在累死累活,對公司的經營管理“事必躬親”的時候,真正聰明的老闆卻不按常理出牌,他們選擇對公司實行“無為而治”。

而這種“無為而治”的管理態度卻反過來激起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實現了更高效的管理。

任正非早在2000年就已經提出了“無為而治”的管理方法。在他看來,一個職業管理者的責任和使命,就是要實現無為而治的管理。

有一種管理叫做放手,聰明的老闆如何做到“無為勝有為”?

2000年到2002年,對於華為來說是行業形勢最嚴峻的幾年。世界通訊行業受到了經濟的衝擊,華為作為通訊行業的領頭羊,也錯過了最佳的上市機會。面對接連的失利和競爭對手的圍追堵截,華為急需找到一種管理方法,來挽救公司低迷的氣勢。

這個時候,給予員工更多的自主權,淡化華為的英雄色彩,特別是淡化領導人、創業者的色彩,實行“無為而治”是最好的管理方法。只有職業化、流程化才能提高一個大公司的運作效率,降低管理內耗。

沒有老闆的凡事親力親為,沒有領導的過度管理,員工卻能夠各司其職,以更積極的心態,有條不紊的完成著各自的工作。

“無為而治”的管理方法,讓華為由原來的“人治”走向“法治”,由混沌走向秩序,員工也從原來的“老闆指哪打哪”變成自己積極主動的去尋找問題、解決問題。

華為迅速走出低谷,靠的就是任正非的“無為而治”的管理藝術。

所謂的“無為而治”不是要領導“無所作為”,而是要領導在管理上不妄為、不專斷,順應企業的管理態勢,給員工一定的工作自主權。

無為而治的核心應該是在“治”上面。那麼作為公司的領導者,老闆如何實現“無為治理”,讓員工更高效的工作呢?

有一種管理叫做放手,聰明的老闆如何做到“無為勝有為”?

1.制定流程化制度

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為而治”,要想達到“無為而治”,不是靠“執行力”,而是靠完善的管理制度。領導的無為而治,實際上是制度的“有為”。

“明於治之數,則國雖小,富。賞罰敬信,民雖寡,強。賞罰無度,國雖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

管理者的關鍵任務是能夠制定出有效的制度,讓下屬在制度的引領下,自主地參與工作。從招聘到待遇,從晉升到淘汰,每一個管理的環節都有度可循,明確每一位員工的權利與義務,員工才能真正的做到各司其職,沒有老闆的“指導”,也能夠高效的完成工作。

有一種管理叫做放手,聰明的老闆如何做到“無為勝有為”?

2.明確目標,不妄為

老闆要在公司“無為而治”,就要明確公司的發展目標,使團隊成員在目標的導向中積極參與工作,無為的真正意義在於,跟著目標前進,不隨意而為。

用目標來管理員工,使員工積極主動完成工作任務。卻又給員工充分發展的自由空間,目標管理重在對結果的管控上。

員工只需對結果負責,而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使用的手段和方法是完全自由的。目標的制定要在老闆和員工充分溝通的基礎上,不要把目標強加給員工。

有一種管理叫做放手,聰明的老闆如何做到“無為勝有為”?

作為公司的領導者,老闆的工作通常不是去“加班加點做事”,而是竭盡所能地去幫助其他的員工更快更好地完成他們的工作。作為老闆,要實現“無為而治”,就既要懂得對工作放權,又要懂得對員工“授權”。

讓下屬承擔責任,必須授予其對等的權力。領導管的越多,下屬創新越少;領導工作越多,下屬依賴性越強。

管理者不要怕失去權力,願放權;管理者要信任下屬,敢放權。只有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能發揮出他們最大潛能的時候,老闆和員工才能體會到最極致的工作體驗。

傑克▪韋爾奇有一句經典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管得少卻能管得好,是因為各種制度、措施真正發揮了主導作用。

真正的無為而治,是在“制度”有為,措施得當的情況下才能實現的。無為而治,在於領導者有所為,有所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