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期盼「安居夢」不再遙遠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安置小區建設記事

7月18日,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銀灘路街道老百姓迎來了一件大喜事。安寧區桃海市場拆遷完畢,在禮炮和陣陣掌聲中,銀灘路街道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重建二期安置點開工儀式在桃海市場原址舉行,老百姓期盼已久的“安居夢”將不再遙遠。

百姓心裡樂開花

太陽斜照在迎風招展的彩旗上,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設備排列整齊,桃海市場原址人頭攢動。居民張淑華早早忙完手頭的活兒,帶著小孫女來到開工儀式現場。張淑華介紹,已經在外面過渡好幾年了。雖說有過渡費,也有生活保障,但心裡總是覺得不踏實。她說:“這下好了,安置小區終於開工了,我心裡的一塊石頭落地了,期待早日建成,我們早日搬新家。”

安寧區銀灘路街道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重建二期安置項目位於桃海市場原址,建設用地面積82畝。計劃總投資10億元,安置約4000人,以80平方米房源為主,計劃三年建成。

“我能分兩套住房哩,自己和老伴住一套,兒子一家住一套。等住上了樓房,我們的生活就和城裡人一樣了,上下樓坐電梯,做飯洗澡用天然氣,再也不用一家六七口擠在小平房了。”銀灘路街道居民李老漢說。

商戶心裡美滋滋

桃海市場始建於1992年,原名為安寧綜合貿易批發市場,是原吊場鄉政府為解決老百姓買菜難問題而建設的集體企業。

銀灘路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曾經的桃海市場在安寧區發展中的分量舉足輕重,但髒亂差的現狀卻是老百姓的心病。市場內電線管道老化,消防通道“腸梗阻”,衛生狀況糟糕,不僅影響了城市整體環境,而且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桃海市場拆遷,是優化商品交易市場空間佈局,整合市場資源,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重要舉措。

桃海市場的一位經營戶說:“臨時過渡市場不僅基礎設施好,環境也好,我們心裡很舒服。”

臨時過渡市場相關負責人說,從入駐初期,這裡就定下了“商場式經營”的方向,按照不同的功能,劃分經營區域,內部裝置了電子監控、廣播、消防等硬件設施。

記者在新建的臨時過渡市場看到,各類商戶已在市場內有序經營,蔬菜、水果、五金等商品琳琅滿目,市場內地面、攤位等乾淨整潔;市場外車水馬龍,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場景。

“一線工作法”

顯成效近年來,銀灘路街道成立了“三大支部”,即支部建在樓院裡、支部建在工地裡、支部建在山溝裡,全力打造“新銀灘一線工作法”黨建特色品牌。

在樓院裡,銀灘路街道積極推行“黨員+志願者+物業公司”自治責任制,組建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發揮黨員志願者的作用。在工地裡,銀灘路街道以著力助推項目徵拆大攻堅為抓手,抽調105名黨員幹部,通過建立“黨員突擊隊”等,有效推進了項目徵拆工作。在山溝裡,銀灘路街道真正讓黨員發揮助推集體經濟發展的“紅色引擎”,為趙家二溝打造田園綜合體打下良好基礎。

在本次桃海市場拆遷及安置小區建設工作中,銀灘路街道成立了項目臨時黨支部,切實將項目在一線推進、問題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落實、形象在一線樹立。

銀灘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王霞說:“重點工作在哪裡,臨時黨支部就建在哪裡,黨旗就飄在哪裡。銀灘路街道將為老百姓安置小區建設添磚加瓦,為早日實現老百姓‘安居夢’而努力。”

老百姓期盼“安居梦”不再遥远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置小区建设记事
老百姓期盼“安居梦”不再遥远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置小区建设记事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