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扦插成活的技術關鍵點,附操作步驟

苗木扦插成活的技術關鍵點,附操作步驟

扦插繁殖是指通過截取植株的一段營養器官,插入疏鬆潤溼的土壤或細沙中,利用其再生能力,使之生根抽枝,成為新植株的過程。按取用器官的不同,又有枝插、葉插、根插和芽插之分。本文主要解讀苗木枝插技術。

苗木扦插成活的技術關鍵點,附操作步驟

一、扦插繁殖的概述

1、扦插繁殖的優點:能保持原品種的優良特性,成苗快,開花早,繁殖材料充足,產苗量大。繁殖容易,對不易產生種子的花卉,多采用這種方法。

2、扦插繁殖的缺點:壽命短於實生苗、分株苗、嫁接苗;根系較弱、淺; 木本植物易出現偏冠現象;管理精細,比較費工。

3、插條育苗能否成活,關鍵是不定根的形成。插穗的生根方式 :

苗木扦插成活的技術關鍵點,附操作步驟

苗木扦插成活的技術關鍵點,附操作步驟

4、扦插季節

夏季扦插關鍵是提高空氣的相對溼度,減少插穗葉面蒸騰強度,提高離體枝葉的存活率。其它3季扦插關鍵是採取措施提高地溫。

苗木扦插成活的技術關鍵點,附操作步驟

苗木扦插成活的技術關鍵點,附操作步驟

苗木扦插成活的技術關鍵點,附操作步驟

二、扦插繁殖具體操作步驟

1、苗床清理與深耕:扦插前一個月,對棚內土地進行清理和深耕;深耕應重複進行2-3次。

2、苗床消毒:扦插前7-10天用廣譜殺菌劑(50%多菌靈500倍液)對苗床進行消毒處理或五氯硝基苯對土壤進行消毒。可採用噴施水劑或撒施粉劑的施藥方法,施藥後用薄膜封閉苗床一週。

3、苗床起壟:壟寬120公分左右,壟高10-20公分左右(依據品種確定是否需要起高壟,溝寬30公分左右。

4、苗床平整:起壟後用釘耙將壟上的土壤耙平,做到苗床平整,避免因苗床不平齊引起局部排水不暢;平整後將苗床上的土壤打細碎,方便扦插或裝杯。

5、裝杯(易生根品種和直接插裸根苗):直接將細碎的乾土壤分裝進營養杯中,裝杯時土壤高度離杯口1公分為宜。

6、澆透水:在扦插前一天或扦插當天對裸根苗和杯苗的苗床澆透水,使土質溼潤鬆軟,便於插穗扦插。

7、插穗的採集和截制:在扦插當天採集母本植物的半木質化枝條,採集後截製成6-10公分(長度依扦插的植物品種而定)左右的插穗,保證插穗帶有2層芽/葉;剪去插穗上過多的葉片,只保留1-2片;截制完成後用溼紗布蓋住保溼。在採集插穗時,應優先截制頂部半木質化枝條當做插穗,因為頂部的分生能力最強,生根速度快;在截制枝條時,注意將插穗下部斜剪成平滑的馬蹄狀,方便插入苗床。

苗木扦插成活的技術關鍵點,附操作步驟

苗木扦插成活的技術關鍵點,附操作步驟

苗木扦插全過程

8、插穗的消毒與生根處理:扦插前將插穗基部浸泡在含有殺菌劑(25%多菌靈1000倍液)和生根劑(20%萘乙酸1000倍液)的溶液中處理10分鐘。

9、插穗扦插:用手捏住插穗下部2-3公分處垂直插入苗床中,深度以手指碰觸到土壤為準。扦插裸根苗時注意保持整齊和一定的間距(扦插密度約200株/平方米,扦插過密影響後期生長,扦插太稀疏容易產生雜草);保證一杯一苗。

10、澆水定植:待一壟扦插完畢後用蓮蓬噴頭澆施定植水,並用30%的惡黴靈600倍液進行噴霧殺菌。

11、覆膜封閉:澆完水後搭建小拱棚,拱棚覆膜後繃緊,用溝內的土將薄膜壓實封閉。

苗木扦插成活的技術關鍵點,附操作步驟

12、管理措施:拱棚內的溫度以25-28℃為宜,溼度以70%左右為宜。若溫度過高,需要採取降溫措施,若溼度過小,需要採取補水措施;若溼度過大,需要採取通風措施。

13、生根後煉苗:扦插苗木生根後敞開拱棚兩頭進行通風煉苗。

14、揭膜移栽。

苗木扦插成活的技術關鍵點,附操作步驟

紫薇扦插

苗木扦插成活的技術關鍵點,附操作步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