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太子丹與嬴政是如何從「發小」變成「夙敵」的?

曾維浪


同樣是階下囚的時候,二者境遇相同,都在異國他鄉,所以能成為好朋友。利益相同,就是朋友,利益衝突,便成了敵人。

但是兩人回國後的待遇卻天差地別,一個回去做了最強大回家的王,一個回去依舊是一個沒有權力的太子。

燕丹被送往秦國做人質的時候,曾經和他一起玩耍的夥伴,已經成了他仰望的人了。這種心裡的落差,加上嬴政並不待見他。

作為一個有骨氣的太子,怎麼能忍受這樣的侮辱呢?所以二者勢同水火,也就不難怪了。

易水邊上,荊軻帶命刺殺秦王,失敗後秦王大軍壓境燕國,燕王喜殺太子丹求自保。

這就是他的故事,格局上,太子丹就弱了嬴政不少,實力上,燕國更是沒法和秦國並論。



盛世打雜


嬴政大家都知道,他就是後來統一六國的秦始皇。燕太子丹,可能有人不太清楚,他是燕王喜的兒子,荊軻刺秦王的幕後主使。

秦昭襄王時期,安國君被立為太子,因為不受寵愛,異人被送往趙國當人質,當時的異人年齡不超過20歲。後來,秦國和趙國的關係越來越壞,異人在趙國的生活變得困難起來。大商人呂不韋覺得異人是個奇貨,並且可居,就與異人達成共識,回國當太子,成大事。並在一次意外中把趙姬送給了異人(一說是呂不韋苦心經營的),異人和趙姬就成為夫妻關係,懷胎十月(一說十二個月),生下了政,就是題主所說的嬴政。


政在趙國待了九年,也就在這段時間,他和同在趙國為質的燕太子丹相認,併成為好朋友,《史記》記載兩人的關係是一個字"歡"。同時從後來太子丹的言語中,可以斷定兩人孩提時代的關係還是非常好的,是絕對的"發小"。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早年的嬴政歸國以後,已經繼承父位,是為秦王嬴政。後十幾年,燕國為了得到秦國的支持和照顧,把太子丹又送到秦國為質,這時候兩人都是二十多歲的人,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太子丹非常激動,闊別十幾載的發小終於要相見了,而且他對自己到秦國為質的前途自信滿滿,嬴政一定會照顧他的。


太子丹在滿心歡喜中見到了嬴政,但是現實情況卻讓太子丹非常失望甚至憤怒:高高在上的秦王嬴政非但沒有表現出久別重逢的喜悅,反而一副盛氣凌人的冷酷。雖然政已經是當時最強諸侯國秦國的君主,而自己和以前在趙國幾乎沒什麼兩樣,但是太子丹仍然無法理解政對自己的態度,一種無名的怒火在心頭燃燒起來。太子丹請求歸國,遭到了秦皇的拒絕。秦皇發出毒誓說,除非“天雨慄,馬生角”,否則,別想離開咸陽。《史記》記載,此時政對太子丹的態度是不善。太子丹的仇恨就這樣被點燃,發小變為敵人,後來太子丹藉機回到了燕國。

當秦兵到達燕國邊境時候,太子丹新仇舊恨交織一起,後來有名的"荊軻刺秦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刺秦失敗以後,燕王喜為了討好秦國,殺了太子丹,並把首級送給了秦國,但是也難逃滅國的命運。
有人說,嬴政對太子丹的態度取決於自己的身份,即政到底是異人的兒子,還是呂不韋的兒子,在這一點上,太子丹可能知道的比較多,所以會有這樣態度。但是於公於私,嬴政的態度也是非常不合情不合理的。


史徒行者


秦始皇出生在趙國,當時他的父親是在趙國做人質,我們暫且稱這個時期的秦始皇叫趙政。趙政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在呂不韋的幫助下逃回秦國,留下了趙政和他媽孤兒寡母在趙國。六年以後,趙政的爹成功的成為秦王,趙國送還趙政母子。此時趙政九歲,太子丹就是趙政九歲以前的朋友。又過了三年趙政的父親秦莊襄王過早地離開了年僅十三歲的趙政,於是趙政登基成為秦王。秦王政十五年,此時的秦王政已經二十九歲,燕國派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

秦王政對這位二十年前的朋友並不好,反而百般刁難,太子丹請求回到燕國,秦王政給他的答覆是:等到烏鴉白頭,馬長出角就放你回去。一個將要統一天下的男人,怎麼會跟你談九歲以前的友情?秦王政已經做了十五年的秦王,他的字典裡面早就沒有了私情,更何況一個兒時的玩伴。這個兒時的玩伴現在代表的是另外一個國家,尤其他的身份還是人質,對人質太好那還叫人質嗎?太子丹非常生氣,對於什麼時候能夠回到燕國非常憂慮,什麼時候才能擺脫人質的身份呢?還好沒過多久太子丹最終還是逃離了秦國,回到燕國。

太子丹回到燕國以後對秦王政懷恨在心,另外也擔憂燕國的前途。他想要對秦王政復仇,但是燕國兵力不足,哪裡是強秦的對手?太子丹也不想通過勵精圖治強大燕國,他不想等那麼久。欲速則不達,太子丹選擇了刺殺秦王政,他找來了俠士荊軻,謀劃好了刺殺秦王政的方案。一切進展都很順利,只是功敗垂成,荊軻沒有殺死秦王,而太子丹的這一行為卻加速了燕國的滅亡。秦王政二十一年,就在荊軻刺秦失敗以後,秦國大舉進攻燕國,燕王喜只好殺了太子丹求秦國退兵。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去和發小攀比,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麥地傳奇


好吧,謝邀。傾醬就發表一下個人看法吧!

傾醬就不從歷史角度談了,因為本來也不是大家,就從《秦時明月》中那些關於燕丹和嬴政的,細枝末節的內容來談一談,僅傾醬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當時年少,燕丹在趙國做質子,同樣,嬴政的父親子楚也在趙國做質子,嬴政就出生在趙國,同處異國他鄉,同為質子,因此在此時他們的關係相對來說並不複雜,惺惺相惜。



後來子楚當上了秦王,嬴政也回了秦國,子楚去世後,嬴政便是下一位的秦王!大概和自身的性格有關係,嬴政以強悍霸道的姿態登上王位,滅了曾經當質子的趙國。


而反觀燕丹,傾醬個人認為他的魄力是不夠的,雖然有很大的政治抱負,但並沒有這個能力來實現,燕國的國力本身並不強勝,就算燕丹在回燕國後也並未有太大的起色,其在政治上也沒有太過突出的表現。(傾醬真秦迷,不要打我哦!就算她是月兒的父親,也不能改變這個客觀事實)

在這些年間,秦國一步步的強大,七雄並立的時代,在嬴政和幾代秦王的秦國努力下,秦國獨霸一方,七國之首的地位日益鞏固。

燕丹當年曾在趙國做質子,而今又一次,作為燕國質子來到了大秦。

燕丹和嬴政,以個人角度來說,可以存在單純的欣賞,但是同樣並存,並且不能被忽視的,那就是個人的責任和立場。這大概就是他們不可能和平共處的原因。


燕丹肩負著燕國的未來和求生,而嬴政是七國中實力最為強勁的王者,他們在亂世中,也只能為了生存而戰,為了自己的家國,為了自己的責任。

以傾醬這個後代的旁觀者來講,這應該是成長的代價吧!


傾輕雪


太子丹和秦王嬴政本是好朋友,太子丹曾在趙國做人質,秦王贏政出生在趙國,並在趙國度過了年少時期。後來贏政繼承了王位,而太子丹又到秦國做人質,而秦王早已不記舊情,對太子丹大加凌辱,無禮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太子丹不得不逃回燕國。而秦國當時已十分強大,隨時想滅了其它國家,燕國的處境也很危險,於是太子丹想找辦法制服秦國。


兵哥撩歷史


嬴政當了秦王,無論他和燕丹如何交好都已經成了勢不兩立的敵人,國家利益使然,嬴政不可能會為了一點情義放棄一統天下的大計。

刺秦失敗後燕王殺太子丹來乞求秦國退兵,燕國有這樣的君王遲早要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