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杭州高新區(濱江)是杭州市的一個新城區,由高新開發區、濱江區管理體制整合而成。其中,高新區始建於1990年,是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位於錢塘江北老城區原文教區一帶,面積11.44平方公里,是杭州高新區建設發展的發源地,也是高新技術的創新源和中小科技型企業的大孵化器;濱江區於1996年12月由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位於錢塘江南岸,面積73平方公里,下轄3個街道,現有28個社區、15個行政村,人口31.9萬。

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ofweek產業園

2002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決定高新區、濱江區兩區管理體制調整,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既按開發區模式運作,又行使地方黨委、政府職能,這不僅使高新技術產業有了新的空間,而且使“沿江開發、跨江發展”有了新的重要平臺。2009年市委市政府再次作出重要決策,蕭山臨江圍墾區內濱江區所屬約8平方公里土地經置換整合成高新區江東科技園,從而形成了“一體兩翼”的新格局。

建區以來,我們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構築天堂硅谷,建設科技新城”目標,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不斷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大力推進南北雙城(濱江新城和白馬湖生態創意城)建設,努力建設“生活品質之城”的新城區,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健康發展。

地理優勢

沿江依橋,交通便捷,至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僅15公里路程,滬杭甬、杭金衢高速公路擦境而過。杭州城市區劃調整後,高新區(濱江)位於杭州城市新版圖中心,尤其是隨著市行政中心的東移和“沿江開發、跨江發展”戰略的實施,高新區(濱江)成為杭州市實現錢塘江兩岸共同繁榮的戰略要地。

招商產業

初步形成“兩強兩優兩新”的特色產業格局(“兩強”指通信設備製造業和軟件業,“兩優”指集成電路設計製造業和數字電視產業,“兩新”指動漫產業和網絡遊戲產業);2006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技工貿收入885億元,佔全區技工貿總收入的78.3%。

通訊設備製造業

2005年6月,杭州高新區通信產業園被國家信息產業部正式授予“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通信產業園)”。區內擁有100餘家通訊設備製造企業,2006年完成技工貿收入580億,代表企業有UT斯達康、東信、華為3Com、阿爾卡特等。

軟件產業

軟件產業基地是被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和信息產業部正式批准的11個國家級軟件基地之一。全區擁有軟件企業1000餘家,其中11家企業進入國家規劃佈局內重點軟件企業。2006年完成技工貿收入185億。初步形成杭州“天堂軟件”品牌,代表企業有諾基亞3G軟件研發中心、TATA諮詢服務、西門子軟件與系統工程、信雅達、恆生電子、浙大網新、浙大中控等。

集成電路設計製造業

國家集成電路設計杭州產業化基地是國家科技部於2001年12月正式批准設立,是七個國家級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之一。擁有集成電路設計企業30餘家。代表企業有中科微電子、三星半導體(中國)研究所、士蘭微電子等。

數字電視產業

籌建中的杭州數字電視產業基地首期規劃為500畝,已編制完成杭州數字電視產業基地建設規劃,積極引進數字電視關聯企業。

動漫、網絡遊戲產業

2004年12月杭州高新區動畫產業園正式被國家廣電總局授予“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已有中南卡通、三辰卡通、盛大邊鋒、中國創網等40家動漫和遊戲企業加盟基地,2006年完成原創動畫片800多集,共計11000多分鐘

周邊配套

高新區(濱江)按照“構築天堂硅谷、建設科技新城”的總體要求,堅持“環境立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平安濱江”、“清潔濱江”等工作,全區生態、居住、政務、人文、治安等環境不斷改善,2006年被環保總局和科技部評為ISO14000國家示範區,成為第六個獲此“國際綠卡”的國家級高新區。

政策優惠

杭州高新區作為國家級高新開發區,享有國家特殊的優惠政策。濱江區作為行政區,具備一級政府的各項職能和市委、市政府賦予的“辦事不過江,收入歸濱江”的特殊政策。兩區管理體制調整後,高新區(濱江)按照“小機構、大服務”和“精簡、統一、效能”原則設置黨政機構,將原兩區疊加的37個機構精簡到25個,原兩區的優惠政策得到疊加。文章轉載於:ofweek產業園https://park.ofweek.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