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藥黃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北藥黃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1 形態特徵

黃芩為多年生草本,根有分枝,一根上簇生數莖,長且肥厚,呈圓柱形,新根內實,老根多中空,內部深黃色,外皮暗褐色。全株高30~30(50)cm,莖具細條紋,鈍四梭形,被上曲至開展的微柔毛或無毛,常帶紫色或綠色。葉交互對生,無柄,葉片圓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5~3.5 cm,寬3~9(13)mm,全緣,基部近圓形,先端鈍,表面微有毛或無毛,呈深綠色,背面沿中脈被柔毛,呈淡綠色,密被黑色下陷的腺點。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長7~15 cm,偏向一側;苞片近無毛,長7~12 mm,呈葉狀、卵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花萼紫綠色,二唇形,上唇背部有盾狀附屬物,果時增大,膜質;花冠紫紅色或藍紫色,二唇形,上唇先端微缺,呈盔狀,下唇寬7.5 mm,中裂片三角狀卵圓形,兩側裂片向上唇靠攏,花冠管細,基部驟曲;雄蕊4,稍露出;子房4,無毛,生於環狀花盤上,呈褐色,深裂;花柱細長,先端微裂。小堅果4,黑色,卵圓形,徑1 mm,長1.5 mm。花期7—8 月,果期8—9 月。

2 生境分佈

黃芩生長喜陽光充足,其生長的年幅射總量為459.8~564.3 kJ/cm2,以501.6 kJ/cm2 為宜;較耐瘠薄,適宜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的中性和微鹼性壤土或沙質壤土環境中,土壤pH 7 或稍大於7 為宜;最適年均氣溫為2~4℃,耐寒,其成年植株的地下部分在-35℃低溫下仍能安全越冬,35℃高溫不致枯死,但不能經受40℃以上的持續高溫;較耐旱,年降水量400~600 mm 可正常生長;在中溫帶山地林下陰溼地少見,常見分佈於海拔600~1 500 m 高原草原或向陽山坡,在中心分佈區常與一些雜草共生,如蒿類、禾本科雜草等[2]。

我國野生黃芩資源分佈廣泛,在110° E~130° E、34° N~57° N 的範圍內均有其生長,主要集中在陝西、山西、河北、遼寧、吉林等華北部分省區。全國野生資源的蘊藏量約15 萬t,其中蘊藏量100~500 t的有山西五臺,內蒙古仕德、阿魯稱爾沁等27 個縣旗,河北隆化、圍場、豐寧、赤城等,河北壩上地區是地道黃芩的主產區,素有“熱河黃芩”美譽;500~1 000 t 的有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內蒙古扎蘭屯等地;1 000~5 000 t 的有內蒙古牙克石、鄂倫春旗、額爾古納左旗等地。

3 栽培技術

3.1 選地整地

鑑於黃芩怕澇、喜光的習性,應選擇光照充足、無樹木遮光、背風向陽、地勢高燥、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質疏鬆、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或淡慄鈣土地塊。在確定好的地塊上用450 kg/hm2過磷酸鈣、優質腐熟的農家肥75 t/hm2 加適量鉀肥作為基肥,施足。深耕土地25~30 cm,耙細耙平後做成寬1.2 m 的平畦備播。

3.2 種子繁殖

3.2.1 選種。由於黃芩花期長達2~3 個月,種子成熟期很不一致,且極易脫落,需隨熟隨收,最後可連果枝剪下,曬乾收穫種子,去淨雜質備用。為了減少病蟲及田間雜草的危害,應選擇優質種子播種,且這樣的種子播種後發芽率高,發芽勢強,生長整齊,便於管理。具體選種標準為:具原品種優良特徵,大小均勻,籽粒飽滿,色澤鮮明,無病蟲害。

3.2.2 種子直播。播種期應以達到苗全苗壯為目的,根據當地條件適當掌握。一般在4—5 月進行春播,雨季7—8 月進行夏播(適宜於無灌溉條件的地方),冬播可在10 月份進行。一般採用條播,按行距25~30 cm 開2~3 cm 深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覆土1 cm 左右,播後輕壓。由於黃芩種子細小,為了播種均勻,播時可摻5~10 倍細沙混勻後進行,播種量為7.5~11.25 kg/hm2。雨季播種5~7 d 出苗,其他時期若土壤溼度適中,大約15 d 左右即可出苗。

整地時一定要深耕細耙,地平土細,這是由於播種時覆土不能太厚,常因表土不平或土壤乾旱而出苗不全,造成連片的缺苗斷壠;播種時如過乾旱,播後要及時澆水,苗出全前和苗後一段時間內都要經常保持土壤溼潤;為縮短出苗時間,播種時最好進行催芽處理(將種子浸泡於40~45℃的溫水中5~6 h,撈出後薄薄攤放在鋪有雙層脫脂紗布的木製催芽盤內,20~25℃的條件下每天用清水淋洗2 次以保溼,待大部分種子胚芽萌動後即可播種)。由於催芽的幼苗脆弱,應播在墒情好的土壤中以抗旱保苗。乾旱地區春季播種可用塑料薄膜覆蓋留溼保墒,苗圃育苗、大田移栽的方法適合某些特別乾旱的山坡地。

3.2.3 育苗移栽。一般大田移栽面積與育苗面積之比為5∶1。於4 月下旬,選擇背風向陽的地塊作苗圃進行播種,用種量為22.5 kg/hm2;出苗後及時間苗,株距保持5 cm 左右,加強肥水管理,注意保溼、保溫;次年春季土壤解凍後馬上移栽大田,株行距9 cm×18 cm。

3.3 扦插繁殖

用扦插育苗法栽植的黃芩產量高、品質好,繁殖季節和取條部位的選擇是扦插繁殖成敗的關鍵因素。黃芩扦插在春、夏、秋季均可進行,但扦插成活率以春季5、6 月份為高,於雨季對成活苗進行移栽,入冬前形成大苗,即可安全越冬。插條不能用莖的中、下部,應選擇進行任何處理的莖尖半木質化的幼嫩部位,成活率可達90%以上。扦插時採用砂、砂質壤土或砂摻蛭石作為基質,按行株距10 cm × 5 cm 插於準備好的苗床;剪取莖端6~10 cm 長嫩莖作插條,除去下面2 節的葉,保留3~4 個葉片;陰天為扦插最佳時期,晴天宜選上午10:00 以前或下午4:00 以後扦插;為保持扦條新鮮,要隨剪隨插,插後每天早晚澆水,但為避免引起扦條腐爛,水量不宜過大;搭建鬱蔽度50%~80%遮蔭棚,以提高成活率;插後40~50 d 即可移栽大田,株行距以15 cm × 30 cm 為宜。

3.4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除了具有生長快、生產週期短的優點外,且成活率高。採收時選取高產優質植株,切取根頭部分供繁殖用,主根留作藥用。春季可隨挖隨栽,冬季可將採收的根頭埋在窖內過冬,翌年春天再進行分株。分株時可用刀將根頭依照其自然形狀劈成若干個單株,留3~4 個芽眼於每個單株上,然後按株行距20 cm × 30 cm 栽於大田,以提高繁殖係數。

4 田間管理

4.1 間苗定苗

出苗後要間去過密的弱苗。當苗高6~7 cm 時,按株距12~15 cm 定苗,並對缺苗的地方進行補苗,可把過密的苗移來補苗,補栽宜在陰天或午後進行,一定要帶土坨移栽,栽後澆水。

4.2 中耕

春季需中耕2~3 次,需中耕宜淺以不傷藥根。

4.3 追肥

第一次追肥於定苗後進行,施7.5 t/hm2 稀人糞尿,6—7 月追施450 kg/hm2 磷酸二銨;分別於第2、3 年返青後及封壠前(6 月下旬)各追施1 次7.5~15.0 t/hm2 人糞尿;開花期于晴天進行葉面噴霧施肥,用磷酸二氫鉀9 kg/hm2,分3 次進行。

4.4 排灌

黃芩耐旱,除遇持續乾旱時要適當澆水外,一般情況下不需澆水。雨季則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死苗爛根,降低品質和產量。

5 病蟲害防治

5.1 病害

5.1.1 葉枯病。病原是一種在葉片為害的真菌中半知菌。該病多雨高溫季節多發且嚴重,從葉尖或葉緣向內延伸成不規則黑褐色病斑,迅速自下而上蔓延,最後葉片枯死。初為點片發生,若不及時防治可蔓延至全田。防治應於冬季消滅越冬菌源,處理田間病殘體;發病初期噴施1∶120 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 000 倍液。

5.1.2 白粉病。田間溼度大時易導致白粉病的發生。該病主要侵染葉片,葉的兩面生白色粉狀斑,逐漸匯合而佈滿整個葉片,最後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點。防治應加強田間管理,可撒施0.1%~0.2%可溼性硫磺粉或噴施50%代森銨1 000 倍液。

5.2 主要蟲害———黃芩舞蛾

作為黃芩的重要蟲害,黃芩舞蛾以蛹在殘葉上越冬,幼蟲在葉背作薄絲巢,蟲體在絲巢內取食葉肉,僅留下表皮。防治首先應清園,並於發生期噴施90%晶體敵百蟲800 倍液。

6 黃芩的採收、加工與貯藏

6.1 採收加工

黃芩生長到2~3 年便可採挖,由於3 年生的鮮根和幹根中有效成分黃芩甙的含量較2 年生的高,且秋季落葉後黃芩甙含量最高,因此一般以生長3年的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之後為最佳收穫期。黃芩根系深長,採收時需要深挖,以避免刨斷根條;去掉殘莖,曬至半乾剝去外皮,捆成小把,繼續曬乾或烘乾。由於黃芩遇水則變綠,暴曬過度則發紅,因此在晾曬過程中,不僅要防止水溼雨淋,還要避免過度暴曬,以保證質量。

6.2 貯藏

黃芩一般按垛或按件密封貯存於30℃左右,安全水分11%~13%,相對溼度70%~75%的乾燥通風的地方。夏季高溫季節黃芩易遭蟲蛀或受潮變色,一旦發現受潮或輕度黴變品,及時通風、翻垛,並進行晾曬。也可在密閉倉庫充CO2 或N2 養護,不僅可預防黴變和蟲害,而且對黃芩成分無明顯影響,色澤氣味均正常。此外有研究發現,用10 000∶1 的蓽澄茄揮發油密封燻蒸6 d,其黴菌含量大大減少,這表明用蓽澄茄揮發油燻蒸防黴,具有經濟、實用、無殘毒等優點。

7 市場分析

作為我國傳統常用中藥材大品種之一,黃芩應用歷史悠久,需求量很大[3],除了作為鎮痛消炎、瀉火清熱的中醫配方外,還作為中成藥工業的原料而被廣泛應用,其提取物黃芩甙、黃芩素作為製藥原料,為黃芩的進一步開發利用開闢了新的途徑。著名的中成藥雙黃連繫列製劑就是以雙花、黃芩、連翹3 種中藥材為原料生產的;以黃芩、暴馬子、滿山紅為原料的芩暴紅系列產品也已成為馳名中外的產品。

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有力地刺激了黃芩市場的發展。據統計,20 世紀50—60 年代,黃芩的購銷量在200~300 萬kg;70 年代增加到400 萬kg;1983 年黃芩的收購量猛增到2 100 萬kg,銷售量增加到800 萬kg。90 年代黃芩的價格一直保持在12~15 元/kg,近年還呈現上升趨勢。我國黃芩的商品主要來源於野生資源,但經過長期的掠奪性採挖,特別是1983 年的超量收購,使大部分山區和草原的黃芩被採挖一空,絕大部分地區的黃芩資源瀕臨滅絕。所剩野生資源多在邊遠地區,交通不便、條件惡劣、人煙稀少,採挖困難。另外,近十多年來,北方地區一直乾旱少雨,野生資源的恢復緩慢。並且,因黃芩的高額利潤,野生資源仍在不斷被採挖,繼續萎縮,產品質量在持續下降。

不容樂觀的市場供應為黃芩生產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應把握機遇,在地道產區建立黃芩野生資源保護區,逐漸恢復野生黃芩群落,主要採取人工種植、野生生長的措施開展。認真貫徹採、護、育並舉的方針,計劃採挖,邊採邊種,經過幾年的少採、多種、多養,使黃芩資源形成動態平衡狀態,進入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此外,推廣應用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指導黃芩生產,建立人工種植基地,選育優良品種,以提高黃芩的產量和質量,為藥農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的同時,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

北藥黃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