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社會青年們,通過燃燒發洩內心的空虛

電影《燃燒》講述男主人公

李鍾秀一邊做著普通甚至是底層的工作,一邊寫小說,他的夢想成為作家。

鍾秀與惠美自幼相識,長大後偶然相遇,兩人一起抽著煙訴說彼此的近況。

惠美的夢想是成為啞劇演員,而現實是隻能做些收入微薄的散活。

他們都處於“生活以下,生存以上”的狀態。

憤怒的社會青年們,通過燃燒發洩內心的空虛

憤怒的社會青年們,通過燃燒發洩內心的空虛

不滿足於手中的六便士,也得不到月光。

用電影中提到的概念,就是指"great hunger",意思是"為生活意義而飢餓的人"。

憤怒的社會青年們,通過燃燒發洩內心的空虛

惠美去了非洲,回來時卻跟另一個名叫Ben男人一起。他生活優渥又平易近人,是"蓋茨比"一樣的人物。

惠美仍然處於"巨大的飢餓"中,她嚮往遠方又負債累累,她愛妄想又內心寂寞。

憤怒的社會青年們,通過燃燒發洩內心的空虛

三人一起迎著晚霞分食大麻,惠美想要跟著晚霞消失,Ben則跟鍾秀吐露自己有燒塑料棚的愛好。

憤怒的社會青年們,通過燃燒發洩內心的空虛

憤怒的社會青年們,通過燃燒發洩內心的空虛

這次分別後,鍾秀再也聯繫不上惠美了。

他對Ben起了疑心,假裝偶遇,跟Ben打聽塑料棚的事,其實是在打探惠美的下落。

憤怒的社會青年們,通過燃燒發洩內心的空虛

Ben說選定的塑料棚已經燒了,而惠美也跟廢舊的無用的塑料棚一樣消失了。

也許在Ben看來,惠美就像廢棄的塑料棚一樣。

"反正是沒人在意的,一把火燒掉也沒關係。"

惠美在Ben眼中一文不值,可是鍾秀卻深愛著惠美

芸芸眾生,不過都如螻蟻一般,即使活得很卑微,但是總有那麼一個人,讓你變得獨一無二

憤怒的社會青年們,通過燃燒發洩內心的空虛

這樣的"特別存在"甚至讓Ben心生妒意。

讓人產生妒意而又求之不得的東西,往往意味著毀滅

憤怒的社會青年們,通過燃燒發洩內心的空虛

Ben表面善於交際實則內心疏離,他的內心有著巨大的空洞無法填補

又一位年輕美麗女子的出現,又是相似的聚會,不禁讓人聯想,

Ben的愛好到底是燒塑料棚還是奪取女孩的生命呢

憤怒的社會青年們,通過燃燒發洩內心的空虛

憤怒的社會青年們,通過燃燒發洩內心的空虛

鍾秀在Ben家中發現惠美的腕錶;

而貓咪也跟惠美的貓同名;

還有無跡可尋的塑料棚;

這種種意象都像謎語一樣,鍾秀確認謎底是惠美已經被Ben殺害

憤怒的社會青年們,通過燃燒發洩內心的空虛

鍾秀對惠美的愛轉化為憤怒。

於是,在清晨一片薄霧中,鍾秀捅死了Ben。

並一把火燃燒了所有,在低吼聲中駕車離開。

憤怒的社會青年們,通過燃燒發洩內心的空虛

影片中的三個角色,就像三種人生態度的縮影

從"蓋茨比"到社會底層人物,他們處於社會階層的兩個極端,但他們都是"great hunger"。

只是,"蓋茨比"們可以擁有更多的資源填補飢餓。

而對於底層小人物,經濟能力無法支撐精神生活,自然要承受這種矛盾帶來的痛苦。

"生存以上,生活以下"是一種衣食無憂,精神世界也能得到滿足的狀態。

而現實中的我們則剛好相反,往往處於生活以下,眼巴巴地望著生活之上。

而這,也許就是許多社會青年痛苦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