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辛苦挖出的寶藏,被中國160億成功截胡,國產航發有保障了

航空工業是目前乃至未來全球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由於其無論是研發,材料,還是生產工藝,都有極其嚴格和複雜的技術要求,因此,長期以來都只有美國波音和歐洲空客兩家公司能夠很好的把握火候。

雖然不排除有個別工業強國突破製造難關,但是卻在材料工藝這一關被卡了脖子。生產先進的航空發動機需要珍貴的稀有礦物資源作為支撐。

日本辛苦挖出的寶藏,被中國160億成功截胡,國產航發有保障了

我國在稀土儲量上位居世界前列,不過對有些特殊資源卻是相當緊缺。近日,我國媒體對外發布了一條好消息,中國耗資27億美元(約合160億人民幣)成功截胡,從日本手中搶下了剛果境內最大的銅鈷礦。

這將使得我國在資源的完整度和整合力上實現新的突破。鈷是生產耐熱合金、硬質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種鈷鹽的重要原料。

日本辛苦挖出的寶藏,被中國160億成功截胡,國產航發有保障了

鈷合金通常被用在航空發動機的排氣口定子葉片以及廢氣渦輪等部件,我國獲得這塊礦藏後,將可以有效保障未來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和生產。一直以來,中國在對非洲基建等方面大力投資以外,對當地的礦產資源也實現了很好的開發。

而且,每年送出幾百億美元的飛機訂單,已經讓我們處於被動地位,未來的ARJ-21,C-919,CR-929等還在襁褓之中。

日本辛苦挖出的寶藏,被中國160億成功截胡,國產航發有保障了

我國目前正處於航空工業發展的衝刺階段,可以說,是值得花大價錢在國外爭奪稀有資源的。雖然這座礦藏是由日本人首先勘測並興建的,但是中國關鍵時刻卻還是做出了相當明智的選擇。

以前,我們太過輕易的就將一些稀有國土資源廉價出售給了國外,如今,我們不能再繼續走那樣的老路,剛果鈷礦可能短期內看不到任何經濟效益,但是從長遠來說,它一定是我國資源爭奪戰路上堅實的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