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漲姿勢!古代裝飾品究竟有什麼不同?(一)

常見的裝飾玉器有佩飾玉、陳設玉器和日用玉器三類。

佩飾玉

佩飾玉是人隨身佩戴的裝飾玉器,主要有頭飾、耳飾、項飾、手飾和身飾。佩飾類玉器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商周時期,佩飾玉大量出現,大多為扁平片狀器。西周晚期至戰國是玉器發展史中的繁榮時期,佩飾品種繁多,除了有單件的佩飾以外,還盛行多種塊玉聯成的佩飾,俗稱“組玉佩”。唐代的佩飾玉以玉飛天最著特色。宋代玉佩飾極為盛行,有人物、動物、植物等各種形態。明清時期,吉祥寓意的玉佩飾豐富多彩,琢玉工藝之精,令人歎為觀止。

快來漲姿勢!古代裝飾品究竟有什麼不同?(一)

(一)組玉佩

組玉佩又稱“玉組佩”、“全佩”、“大佩”“雜佩”,是指由多件玉器串聯組成的懸掛於身上的佩飾玉。

組合形玉飾發源於新石器時代,組合玉佩見於商末周初,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漢代以後,組玉佩作為官方與貴族禮儀服飾一直延續到明朝。

組玉佩一般以璧、環、璜、珩為主體,再佩以珠、管、觿、瓏、琥等組成。

快來漲姿勢!古代裝飾品究竟有什麼不同?(一)

(二)玉笄【ji】

笄是古人用來捲髮和連冠用的飾物,後世稱為“簪”。《說文》:“笄,簪也”。玉笄早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夔龍首玉笄。商以後直至宋代玉笄數量不多。明清兩代玉笄製作最精。明代有長短兩種,短粗的是男子用來持冠的,細長的則是女子簪發用。

快來漲姿勢!古代裝飾品究竟有什麼不同?(一)

(三)玉玦【jue】

玉玦是我國最古老的玉製裝飾品,為環形形狀,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飾和佩飾。小玉玦常成雙成對地出土於死者耳部,類似今日的耳環,較大體積的玦則是佩戴的裝飾品和符節器。

(四)玉環

玉環流行於新石器時代至明清,主要用於佩飾。古時玉環還有表示修好、恢復原來關係的含義。

快來漲姿勢!古代裝飾品究竟有什麼不同?(一)

(五)玉珩【heng】

玉珩是一種弧形片狀的玉器,是一種古老的佩飾品,它是成組佩飾中最重要的組件,起著平衡成套佩飾的作用。

早在西周時期玉珩就開始出現,春秋戰國時期玉珩形式和紋飾更為豐富,漢代以後,玉珩的數量也不斷減少。

珩和璜在形制上是相配的,玉璜在兩端有兩個穿孔,而玉珩的有一個或三個穿孔,使用方向與璜正好相反,珩在上,璜在下。

快來漲姿勢!古代裝飾品究竟有什麼不同?(一)

感謝您的閱讀,後續玉翡齋會為您會講到玉器裝飾類的玉觿【xi】、玉韘【she】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