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說出它們名字的,都是古玩界的專家!

(一)玉具劍

在劍柄與劍鞘上鑲嵌的玉飾,稱之為玉劍飾;飾玉的劍稱作玉具劍。一柄完整的玉具劍由4個玉飾物組成,它們分別是劍首、劍格、劍璏【zhi】、劍珌【bi】。

能說出它們名字的,都是古玩界的專家!

劍首又稱玉鐔【xín】,是鑲嵌在劍柄頂端的玉飾,造型多呈扁圓體,背面有一圓形凹槽與劍柄連接。劍格也稱劍琫或護手,它是鑲嵌於劍柄與劍身交接處的玉飾。造型多呈尖底“凹”字形,中部凸起一脊,內含鑲嵌孔。

能說出它們名字的,都是古玩界的專家!

劍璏是鑲嵌於劍鞘中間的玉飾,供穿帶佩系之用。劍璏嵌於劍鞘中央,造型為長方形,下方有一個矩形繫帶孔,用穿繩佩戴。

玉珌是安在劍鞘尾端的玉飾,造型多呈梯形,中間較厚、兩邊逐漸便薄,上方有孔與劍鞘固定。

能說出它們名字的,都是古玩界的專家!

(二)剛卯和嚴卯

剛卯和嚴卯的名稱來源於開首銘文:“正月剛卯”、“疾日嚴卯”。剛卯和嚴卯是漢代用以驅除疫鬼的祥玉,為2.5釐米左右高方柱形,中心貫孔,以穿系赤、青、白、黃四種顏色的絲帶,主要掛在革帶上佩用。玉柱四面共刻32個字,一般每面8字,也有第一面10字的,字體為古代殳書。

剛卯上的銘文為:“正月剛卯(既央),靈殳四方,赤青白黃,四色是當。帝令祝融,以教夔【kuí】龍,庶疫剛癉,莫我敢當。”

能說出它們名字的,都是古玩界的專家!

(三)司南佩

司南佩造型為兩長方柱相聯體,頂部有一勺,底部為盤形,中間束腰,在凹槽處有橫穿孔,可穿帶佩掛。

司南佩最早在漢代的墓葬中出土,宋代有仿品出現,明代的司南佩,呈工字形或圓柱形,到了清代,頂部為鳥形,有的是方形。

能說出它們名字的,都是古玩界的專家!

感謝您的閱讀,後續玉翡齋會為您會講到玉器陳設類等。

能說出它們名字的,都是古玩界的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