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二本院校分數線比一本還高,一本分數上二本院校虧不虧?

掌上高考


  感謝邀請。我在招生辦工作,我來談談這個問題。

  二本院校錄取分數比一本線還高,專科院校錄取分數比本科線還高,這種情況都是必然存在的。

  究其原因,是因為分數線一般按招生計劃數的1.2倍劃定,如某省一本招生計劃數5萬人,則按1.2倍劃線就有6萬人上一本線。而6萬人中必定只有5萬人能被一本錄取,剩餘的1萬人只能就讀下一批次二本院校,這就是必然會有部分二本院校分數高於一本線的原因。

  另一方面,談到一本分數讀二本院校虧不虧的問題。這就涉及到重學校還是重專業的問題,一本層次中的低分考生,其在一本院校中往往是較難擇到理想專業的,這些考生往往會有部分人輕學校重專業,如選擇二本院校中的財經類、醫學類專業,這種做法並不能稱為吃虧,至少其選擇到的專業是較理想的。

  對於多數考生而言,院校、專業兩個因素只能兩者適度兼顧或側重某一方面,如優選專業、降低學校層次也是很正常的做法,只是一本考生選二本院校由於跨了一個批次線,才會讓人覺得有吃虧的想法。

  實際上合併本科批次已成為大勢所趨,一、二本的觀念將逐漸淡化,而且高校中很多是省內招一本,省外招二本的情況。對於非985、211等普通類院校而言,低分段的一本、與高分段的二本之間在辦學水平方面並不存在明顯差距。因而考生也不必過分糾結一本、二本的問題,只要學校、專業均是自己所想,自己的成績相對於的報考的學校、專業錄取分數沒有明顯的高分低就,當然不能稱之為吃虧了。

  我是從事招生考試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歡迎大家關注! 


高考與教育


對絕大多數高考生來說,二本是個極其重要的錄取批次:成績中等偏上的同學,考分對應的基本上是二本院校,衝擊公辦本科的希望盡數寄託於此;成績優異的同學,只有填報好二本志願,才能心無牽掛地放手衝擊名牌大學——能被一本錄取固然好,萬一因為某種原因落進了二本,因為有理想院校託底作退路,也不至於滿盤皆輸。
我國是有很多二本的專業比一本的分數線還要高出很多的,二本的某些專業在家長們的選擇當中也是越來越熱,這讓很多考一本分數的人都選擇了二本院校的二本專業。

為什麼有些二本專業的分數比一本還高,一本分數去選擇一個二本的專業究竟值不值?


1二本專業為什麼比一本分數線還高?
根本原因是因為各校近年來專業招生計劃並無較大調整,而院校錄取的學生卻在不斷上漲,隨著進校的“大門檻”提升,被稱為“小門檻”的專業分數線也水漲船高。

一些專業度較強的的院校,最低分數也是很高的。比如上海海關學院,屬於普通的財經類院校,可是在各地區的錄取平均分都在550分以上,重慶市15年的平均分已經達到612分,默默的說一句,該院校2007年才從專科升格為本科;上海立信會計學院雖然在陝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文史類、理工類最低分也分別達到560分和528分,令人“不明覺厲”!


2二本院校的錄取分數為何比一本還高?
因為就業的刺激,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不少二本院校與行業結合緊密,在一些招牌專業中,無論師資還是實踐實習資源、乃至學生就業推薦上均有優勢。另一方面,二批次錄取院校中,成為不少考生、家長看好的“潛力股”。

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有“一本實力”,不填報往年分數線與一本線持平的學校,而是直接選擇二本錄取的機會,參與競爭其中熱門專業,對二本線上分數相對較低的考生產生較大壓力,這部分考生若在填報時沒有注意各校間分數級差,或堅持留滬不填外地高校,很可能進入專科層次錄取。


3一本線報考二本專業到底值不值?
看近年來我國院校的發展情況不難發現,很多專科性極強的院校被一些綜合性的或者其他性質的院校合併了,比如現在的浙江大學,就是由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合併而來,在全國名氣,分數和實力和合並後相比都相雀甚遠,在合併後學科更完整,實力更雄厚。
此外,因為本科一批分數線是按照招生計劃1:1.2劃定的,這樣就表示將會有20%的考生要落到本科二批錄取。即使考生填報了服從調劑志願,也有可能錄取不到本科一批院校,尤其是一本線上分數不具有競爭力的考生。
這樣,一旦考生在本科一批沒有被錄取而落到本科二批錄取,也未必會被錄取到中意的熱門二本院校。為此,建議大家如果上一本線但優勢不大,大家一定要慎重考慮是報考一本還是二本。
小編蒐集全國二本院校,對比歷年錄取分數線,發現這39所高校超一本線(有的多達40多分):

優才哥提醒:2017院校具體分數線到時請參考考試院的最新數據。


4
二本重點學科
二本大學裡的這些國家重點學科,不比一本差哦~
天津科技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發酵工程(隸屬於輕工技術與工程)
天津工業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紡織工程(隸屬於紡織科學與工程)
天津師範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政治學理論(隸屬於政治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隸屬於心理學)
天津財經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統計學(隸屬於應用經濟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中醫內科學(隸屬於中醫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針灸推拿學(隸屬於中醫學)
河北醫科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中西醫結合基礎(隸屬於中西醫結合)
河北師範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細胞生物學(隸屬於生物學)
山西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科學技術哲學(隸屬於哲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光學(隸屬於物理學)
東北財經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財政學(隸屬於應用經濟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產業經濟學(隸屬於應用經濟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會計學(隸屬於工商管理)
大連醫科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中西醫結合臨床(隸屬於中西醫結合)
瀋陽藥科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藥劑學(隸屬於藥學)
長春理工大學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光學工程
黑龍江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俄語語言文學(隸屬於外國語言文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隸屬於電氣工程)
哈爾濱醫科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隸屬於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藥理學(隸屬於藥學)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中藥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方劑學(隸屬於中醫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中醫婦科學(隸屬於中醫學)
上海海洋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水產養殖(隸屬於水產)
華東政法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法律史(隸屬於法學)
揚州大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隸屬於作物學)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預防獸醫學(隸屬於獸醫學)

如何甄選二本院校
二本院校數量非常龐大,質量也良莠不齊,我們該怎樣一一甄別呢?

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是看該校的分省招生計劃:實力強的二本院校通常會在外省(市、自治區)投放較多的招生計劃,而那些不具競爭優勢的學校因為名聲不夠響亮、實力不夠強勁,通常會將招生範圍侷限於本省(市、自治區)及經濟較落後的省份。當然,這只是對學校初步的判定,你還應該進一步關注一下該校的碩博點、省級以上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特色專業建設點、師資結構、校友力量,等等數據都能直觀反映學校的學科實力、人才培養質量。

另外,從院校類型來看,二本批次中面向全國招生的大戶一是師範、農林、工科、財經等專業性院校,二是省屬地方性綜合大學。如果你明確知曉自己的興趣、專長、志向,不妨報考專業性院校。如果你興趣、志向未定,或者喜歡數理化文史哲等基礎性學科,建議報考本省的綜合性大學,這類學校很可能更利於你的學習和成長。

如果你計劃報考省內學校,“多打聽”和“實地考察”則是最穩妥的甄別方法:本省學校因為大家通常比較熟悉,你的老師、鄰居、上屆學兄學姐或父母的熟人中就有其校友,認真打聽一番對該校的口碑也就大致心中有數了。實在還不放心,親自去學校一趟也不是什麼麻煩的事兒。


獵夢姐


每個省份都會有些在二本招生的院校最終的錄取分數線比某些一本院校分數還要高,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我們通過河北省的數據來分析一下,河北省2017年理科本科一批分數控制線為485分。那麼,本二批次有多少大學提檔分超過了本一線呢?

通過查詢,2017年共計739所高校在本二招生,共有123所高校提檔分大於或等於485分,也就是達到了本科一批的分數線,佔比16.6%。

我們再按分數來排序一下,最高分為大連外國語大學,提檔分高達550分,超本一分數控制線65分,那麼,我就要問了,為什麼這麼高的分數放著好好的本一不讀,反而被本科二批的學校錄取了?

第一、因為本科一批分數線是按1:1.2劃線,必定有那20%的同學會滑落到本科二批錄取。

第二、本科一批填報志願失誤被退檔,徵集志願沒有好專業,不得已在本二選擇學校和專業。

第三、部分在本一分數線附近的考生對排在分數線附近的學校不滿意(基本都是本二升到本一招生的院校),跳開本一,直接去本二選擇較好的學校填報。下圖紅框中的院校均為2017年由本二升到本一招生的(僅有一個或幾個專業在一本招生)

第四、本二中不乏好的大學,因為有的大學在本省為本一招生,但在其他省份為本二招生,比方說安徽醫科大學。另外有部分院校既在本一招生又在本二招生,比方說西北政法大學,這部分院校往往在本二招生中要超一本線很高。

據上所述,一本的分數去二本找大學虧不虧,要分情況而論,尤其一本線邊緣的考生,一定要慎重填報。二本也有好大學,畢竟,畢業證上是看不出一本二本的。所以說,去二本不可怕,可怕的是志願填報失誤,那才是致命的!


金榜王風


我國是有很多二本的專業比一本的分數線還要高出很多的。

湖南一理科考生,高考成績549分。當年考生所在省理科本科一批控制線為544分,該生成績只高出5分。而考生想在省內報考的一本院校就只有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等那麼幾所。當時考生也意識到,這些大學同樣也是其他同學想報的,志願肯定爆滿,要是再去分一杯羹,就如虎口拔牙。之後,他決定還是到外地的二本高校“逛逛”。當時他向一位上一年考上長春理工大學的師兄請教。師兄告訴他,長春理工雖然不是一本大學,但它的光電技術類專業卻是國家重點學科,在多數省份招的都是一本線上的考生。由於地理原因,湖南的考生對遠在東北的這所高校熱情不高。於是,該考生就在一本批次的第一志願上填報了長春理工大學,第一專業是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結果他被順利錄取。

而這一年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等一本高校,在本省錄取時,最低分都超過了一本控制線10分以上。

看到這裡,有的考生和家長可能就急眼了:“用一本分數上二本院校,那不吃大虧了嗎?”

  此言差矣!嚴格說來,真正的一本院校應該是20世紀90年代以前經原國家教委批准的面向全國招生的院校,此類院校大約只有100所右。隨著高考制度的不斷改革,高校招生的自主權越來越大,一些高校在校園環境、師資建設和生源質量有了較大改善之後,便紛紛向省級招辦申請“晉升”錄取批次。而這種“晉升”又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而就出現了同一所二本院校分別在第一、第二批次錄取的現象。

  另外,關於一本、二本的劃分,國家並沒有統一界定。即使是國家明確公佈的在一本批次錄取的院校,也含有行業照顧、西部扶持、政策傾斜等“計劃經濟”因素,特別是一些邊遠省份的一本院校,無論國家怎樣加大投資扶持,其辦學條件(尤其是師資力量)也難以與北京、上海及經濟發達地區的二本院校相抗衡。

看近年來我國院校的發展情況不難發現,很多專科性極強的院校被一些綜合性的或者其他性質的院校合併了,為此,建議大家如果上一本線,大家一定要慎重考慮是報考一本還是二本。比如現在的浙江大學,就是由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合併而來,在全國名氣,分數和實力和合並後相比都相雀甚遠,在合併後學科更完整,實力更雄厚。

  所以,如果你的高考分數僅僅是剛上一本線,或是在一本線上20分之內,那你不妨在二本院校裡多下點功夫,很有可能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穫。

比如本案例,該考生的成績屬於中上等,僅高出一本控制線5分。在這種情況下,多數考生會絞盡腦汁在一本院校裡反覆搜索,生怕自己從一本院校掉到二本院校。這樣做的結果不外乎兩種,或是被本省的一所好學校裡的“差專業”錄取,或是被一所很偏僻的一本院校錄取。這兩種結果都不是考生所願意看到的。本案例中的考生,在明白了自己的尷尬處境後,並沒有削尖腦袋往上攀,而是經過調查和諮詢,第一志願便填報了遠在東北的長春理工大學。該校雖然屬於二本院校,但在許多省份都已經晉升為一本院校,特別是光電類特色專業,教學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一條龍”的辦學實力,完全可以與其他一流名校平起平坐。

  可以說,該考生填報志願的結果是“明降暗升”,看似吃虧實受益。

1.二本院校裡的國家重點學科

  高校裡的重點學科是根據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以及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國家財力的可能,在高校擇優確定並安排重點建設的學科。重點學科是衡量高校學科發展的一項重要指標,其科研經費、實驗設備與圖書資料等方面有良好的基礎,有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和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成績顯著。

以下是二本院校(或非“211工程”院校)裡的國家重點學科分佈情況:

2.一線城市裡的二本院校

  “求學要到北上廣”,這是一句近年廣為流傳的“學諺”。這幾個一線城市由於文化、經濟發達,伴隨而來的是更好的學習氛圍和更多的發展機遇。這些城市的二本院校,倚城市之名而水漲船高。由於外地考生競相報考,使這些城市中的某些學校的錄取分數接近甚至超過一本控制線。

  尤其是北京、上海這兩座中心城市,一北一南佔據著中華大地政治和經濟的霸主地位。在這樣的城市上大學,經過數年的薰陶之後,你的骨子裡就會浸透一種優雅、一種氣質、一種風範、一種大氣。這種性格是其他一些城市的大學生無論如何也學不來的。難怪老舍先生早在70多年前就說過:“一個大學或者正像一個人,他的特色總多少與他所在的地方有些關係。”外省許多上了一本分數線的考生,不約而同地形成了一種共識:寧上北京上海的二類大學,也不上二類城市的一類大學。

3.其他熱點城市的二本院校

坐落在經濟發達城市和東南沿海城市的一些二本院校,在外省錄取時,也大多超過一本控制線。

以下是一線城市“北上廣”的二本院校

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有用就點個贊吧~


微學伴


首先,所謂的一本、二本沒有全國統一標準,除了985,211以外,很多一本、二本是本省教育招生部門劃分的,嚴格來說,不能叫二本,應該是第一批,第二批。很多學校在本省是一批,在外省卻是二批招生。實際上,除了985,211,今天絕大多數的一本在90年代之前都是二本,只不過隨著大學擴招,這些學校大部分升為本一批招生了。所以只有外行才糾結一本二本,舉個簡單的例子,福建醫科大學在福建省都是第一批招生,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在本省要超過一本線80分以上才可以上,但這個學校在湖北、江西等很多省是按第二批招生,即使按第二批招生,這些地方的學生想讀這兩個專業最少也得比一本線高30-80分不等,你說他是一本還是二本?但我們有些家長卻被這個第二批招生坑了!2016有一個江西的家長諮詢我,他的女兒過一本線40多分,按這個分數和福建醫大在江西的平均分數上口腔醫學是很穩的,但他認為福建醫大是二本,而同時大連醫科大學在江西卻是按第一批招生,但這個分數進不了口腔醫學,我讓家長堅決報福建醫大,可這個傻逼家長始終心繫大連醫大是一本,最終還是報大連醫大的護理專業,說以後再轉專業,能上一本幹嘛要上二本?我徹底無語,我不說10年,他小孩進了大學知道醫學怎麼回事以後就要腸子悔青!業內人士都知道,除了985,211的醫學院校,各個省的醫科大學又有多大差別?都是本省牛,出了省二流的醫學院校,你去糾結一本二本是不是很傻!而恰恰是這些所謂二本院校的好專業給了你在本省可以上的一個最好機會,因為出了本省,你的分數根本上不了!有時候,一本不如二本的多了去了,福建省一大批所謂一本院校在本省按一本招生,但在外省都是二本,這實際是一種留住本地高校生源的地方保護主義,譬如閩南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建中醫藥,很多本省的學生在地方保護主義下被坑了,這些學生及其家長很多選擇了這些所謂的一本而放棄了所謂的外省二本。譬如河北醫科大學在福建是第二批招生,你說他實力跟上面學校比如何?所以千萬不要糾結一本二本~


碧海藍天162744371


首先,一本還是二本並不能拿來衡量院校實力。

一般人都對一本、二本存在一個誤區:認為一本就一定比二本好。其實並不然。

舉個例子,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與天津理工大學,單純院校實力上看,你認為哪個院校會更強一些?一般情況下天津理工大學更要強一些。但是就招生批次而言,以天津為例,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在本一批次招生,天津理工大學主要在本二批次招生為主。

其次,為什麼會存在一本二本的劃分呢?

之所以會有一本、二本的劃分,主要是為了招生的便利。把高校根據辦學的層次人為的劃分為三六九等,進行“行政干預”似的的招生錄取工作。表面上看,有助於考生與高校在短時間內最大化實現雙贏。但是,長遠看,卻是不利於高校自身的發展,試想,如果一所高校已經被“欽點”為一本院校,那麼,其不管怎麼樣,都會有人報考,但最終,這樣卻會使得高校喪失自我發展提高的動力,更不用說去建設“雙一流”了。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所以錄取批次合併已經成大趨所勢,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進行錄取批次合併,不再人為的進行高校的錄取批次進行干預,而是合併或者減少錄取批次,這樣長遠看有利於釋放高校發展活力,對於考生而言,需要做的就是掌握更多的志願填報知識。

再次,一本分數上二本院校虧不虧?

一本分數如果在一本中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的話,那麼去二本中“淘金”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二本中不乏好的院校與專業,而且這樣的一本分數反而在二本中有更多的選擇餘地。

以廣東省為例,據報道:廣東理科招生,在完成了本一批第一次的徵集志願之後,仍有部分院校招生計劃有缺額,如中北大學、內蒙古大學、瀋陽工業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黑龍江大學、東北石油大學、廣東海洋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河南大學(中外合作)。顯然這些院校雖然位列一本招生,但是在大部分廣東人眼中,這些院校實力一般,更重要的是地域太偏,專業特色並不明顯,選擇專業的餘地也不大。而縱觀在二本中招生的院校,不乏佔據地域優勢的行業黃埔,比如上海立信、首經貿、南京審計、中國民航、西安外國語、廣東財經、山東財經等。一本成績去這些二本院校專業選擇餘地也大。兩者比較下,結果顯而易見。

由此可見,一本並不一定比二本好。(作者:聖達信梁挺福)


高考專家梁挺福


二本院校的錄取分數為何比一本還高?

首先,就業平臺成就“最大利好”。
因為就業的刺激,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不少二本院校與行業結合緊密,在一些招牌專業中,無論師資還是實踐實習資源、乃至學生就業推薦上均有優勢。另一方面,二批次錄取院校中,成為不少考生、家長看好的“潛力股”。
其次,分數線隨進校線“水漲船高”
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有“一本實力”,不填報往年分數線與一本線持平的學校,而是直接選擇二本錄取的機會,參與競爭其中熱門專業,對二本線上分數相對較低的考生產生較大壓力,這部分考生若在填報時沒有注意各校間分數級差,或堅持留滬不填外地高校,很可能進入專科層次錄取。

一些特殊行業院校,最低分也比較高。如上海海關學院,2007年才從專科升格為本科,因為以海關、稅務、外貿專業為特色,聽上去非常“高大上”,文史類、理工類最低分分別高出二本線62分和85分。而上海立信會計學院雖然在陝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文史類、理工類最低分也分別達到560分和528分,令人“不明覺厲”。

一本線報考二本專業到底值不值?

看近年來我國院校的發展情況不難發現,很多專科性極強的院校被一些綜合性的或者其他性質的院校合併了,為此,建議大家如果上一本線,大家一定要慎重考慮是報考一本普通大學還是二本綜合類院校強勢專業。

比如現在的浙江大學,就是由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合併而來,在全國名氣,分數和實力和合並後相比都相雀甚遠,在合併後學科更完整,實力更雄厚。

例如下面這39所院校均是超過一本線錄取的學校:

注:院校整理來自高中生家長圈

掌上高考


網友一:

這個我最有權利回答,我是今年畢業的,讀的是電氣工程專業。我們學校是二本,但是電氣工程是在第一批招生,分數線高也有他高的道理,我們專業畢業非常好找工作,比其他一些985 211的其他許多專業就業好的多,大多數去了國家電網和電廠之類,也有不少考了公務員。總之感謝命運安排,當初沒有去一本學校讀差的專業。

網友二:

能夠上一本儘量上一本,二本都是些商務形式化的學院,所謂一本院校都是有建校100年的歷史了!有一套完善的中國大學教育體制,師資硬件方面也是符合國家對人才的要求。所以一本的才是屬於國家大學教育。一本院校培養人才都是符合國家要求綜合素質教育比較高的緊湊型人才,在思維方式上一本院校的培養方法確實很有用,綜合所有院校來說從一本院校出來的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職場適應能力,人生未來的前景和發展都是第一的

二本院校因為建校時間不過百年或者只有幾十年,在人才培養和人才塑造上沒有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體系。師資硬件也是根據國家發展和要求逐步完善中,校園的風情雖然也是良好,校規也比較嚴格要求,但是終究還是太人性化建築,人性化辦學,人性化教育,人性化了就不沒有秉承歷代思想家教育的精神。雖然也為國家培養出很多精幹型人才,但是這些人才他終究還是不穩定。所以人還是往高處走,能選一,絕對不要選二,

網友三:

好多一般般的大學也跳到一批裡招生了,校名高大上,好多二逼家長不懂。孩子小見識就短~高考就累的他們暈頭轉向,哪有精力去選大學?所以說高考考孩子,志願考家長。一本上線40分以下,在山東的話一本沒有好專業,上線10分以下二本也報不到好專業。去年,我兒子上線27分,南京工程學院(二本)電力學院,他們學院最優勢專業。兒子同學上線10分以下,也報這大學的另一優勢專業~機械自動化,落選。

網友四:

本一線上了本二。最多的情況是剛過本一線,這種只能去本二,本一很有可能考不上,錄取了也是學校基本最差的專業了,第二個就是有特定目標行業的,比如想學醫,但是一般醫學院分都比較高,過了本一線但是不夠本一的學校,只能去二本。第三個就是特定專業了,比如南京審計的審計專業,要超一本挺多的才能上。很少有出現能上本一而不去上本二的,基本都是別無選擇。

網友五:

說句不好聽的除了清華北大實力超群,甩其他其它985一條街,還有985/211基本上都還不錯,其它的所有的什麼一本二本都差不多,選對行業選對專業就好。沒什麼虧不虧的,現在的大學生連社會地層都不如,尤其是農村大學生,農民工還有人同情,大學生還要被嘲諷,被汙衊。沒啥意思,人生道路何其之多,真的沒有必要浪費在讀書這個路,起碼現在的時代不是讀書人的時代。

網友六:

你說的情況不是普遍現象,是有這種情況,就像有些同學不上北大清華去復旦、上海交大一樣,為了選一個好專業。這很正常,我的孩子就是為上金融專業而降級上了財經大學,他的大學同學還有很多分比他高。在一本邊緣的同學當然這樣想法的人更多了。不過我的建議是,能上一本的不是萬不得已堅決不要上二本,找工作時差別就出來了。不是差一點,是差很多。有很多單位不要是一本的簡歷都不收,也別怪誰,僧多粥少嘛。


英語老司機


能夠上一本儘量上一本,二本都是些商務形式化的學院,所謂一本院校都是有建校100年的歷史了!有一套完善的中國大學教育體制,師資硬件方面也是符合國家對人才的要求。所以一本的才是屬於國家大學教育。這裡面的大有文章,一本院校培養人才都是符合國家要求綜合素質教育比較高的緊湊型人才,在思維方式上一本院校的培養方法確實很有用,綜合所有院校來說從一本院校出來的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職場適應能力,人生未來的前景和發展都是第一的。。二本院校因為建校時間不過百年或者只有幾十年,在人才培養和人才塑造上沒有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體系。師資硬件也是根據國家發展和要求逐步完善中,校園的風情雖然也是良好,校規也比較嚴格要求,但是終究還是太人性化建築,人性化辦學,人性化教育,人性化了就不沒有秉承歷代思想家教育的精神。。雖然也為國家培養出很多精幹型人才,但是這些人才他終究還是不穩定。。。所以人還是往高處走,能選一,絕對不要選二,


手機用戶5792722372


先表達觀點:基本不虧

為什麼說基本不虧呢?因為事無絕對,我先說一下不虧!

之所以出現有能力進二本而讀了二本大學的情況,無非是考生本身對自己考進一本沒有什麼自信,或者說是能力不足!一般的二本大學和普通一本的水平差不多,都足夠培養考進來的每一個考生!有很多考進二本院校的學生畢業後的工作或者考研情況要比一些一本的學生要好一些,當然沒讓拿二本學生跟一流大學比,不在一個平面上,就算有掉下來的,也是個別!

我本身是二本工科大學(很多人說我這個學校垃圾,但是我不這樣認為),有個學長,他當初以零星之差沒進入他想去的大學來到了二本,他就立志考研一定要考進去,結果他沒考而是直接保送進了那所大學而且是很好的專業(哈工大)!每一年都會有很多人保送到各個名校讀研,我這一屆有大連理工、哈工大、清華!這可以說明一個問題,二本的學生通過努力還是可以走向更高端的平臺!

上面說考研,下面是工作。確實在找工作中,二本學生不佔優勢,但是能找到好一點的工作並不是難事兒!說很真實的話,在二本里能好好讀書做一些有用的事情的學生並不多(在普通一本也是這樣的),我上大二那年看著那些畢業的大四學生在拍畢業照,那幾天天天在學校裡晃悠,又跟我朋友說了一句話:這些學生連自己的未來在哪都不知道,還有一天天美美噠,真是不知所為啊!後來想想說的可能是傲慢了,但是這確實是我對大部分二本甚至普通一本的學生看法!在二本大學裡,如果你有心想做一些實戰性的科研工作很容易(之前我看到我所在的學校就很支持學生實戰)。我是工科,學院各個實驗室均為學生開放,學生自主管理,學生通過培訓參加科創活動,通過專業技能你可以接外面或者老師的項目掙錢!等到畢業的時候,很多人都提前被企業籤走,也有很多被院長或者老師直接推薦到公司裡做技術研發工作!

我經常跟我工作室的隊員說:思想決定了你的最大值,而能力是你是否能達到你最大值的關鍵因素!你要你想、你去開拓、你去探索、你去努力,二本足夠給你一個足夠的平臺,但是好學校的資源還是很多,不是一般破學校能媲美的(旁邊有一所985每個老師研究經費每年幾十萬甚是百萬很正常用不了,我們整個學院才幾十萬,都不夠用),所以不要嫉妒。

有一次跟985名校的一個老師帶的研究生團隊合作(機會偶然,要不然我也沒這這樣的機會在那種層次上合作項目),當那個老師知道我是二本的時候很是不屑,有點看不上,很正常。但是我把我的簡歷給她看的時候,她看到我之前做過的項目成果的時候,說你這樣的成績應該考研,考我這我會接收!我還是選擇工作了,明年夏天去工作,過年之後跟我之前合作的公司老闆合作開一家公司。感覺未來還是挺好的!

如果進了二本沒必要不甘心,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一本不一定會比二本的出路好!但是並不是鼓勵不好好學習畢竟考一個好點的大學還是有更好的發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