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溫泉寺,曾有一位帝王死在這裡,現在是這般模樣

北碚溫泉寺,曾有一位帝王死在這裡,現在是這般模樣

“柴柴遊記”系列之一

文 | 柴柴

北碚溫泉寺,位於嘉陵江溫湯峽內,寺內有溫泉湧出,故名。

溫泉寺前臨碧綠江水,後立陡峭山崖。寺內寺外古樹參天,綠蔭匝地,鳥鳴啾啾,甚是清幽。從烈日當頭的市區,陡然投入這一方清涼之地,渾身上下頓時舒展透了。

古往今來,對溫泉寺環境點贊之人很多,其中還不乏大V,像杜甫、王維、李商隱、丁謂等。北宋官員彭應求曾夜宿溫泉寺,題詩道:

公程無暇日,乍得宿清幽。

始覺空門客,不生浮世愁。

溫泉喧古洞,寒磬度危樓。

徹曉都忘寐,心疑在沃州。

明代詩人劉道開遊後也寫詩云:

兩崖環抱時王居,峽邃林深靜有餘。

幾個長松巢野鶴,一池溫水躍神魚。

僧無白社能供酒,客在青豆好讀書。

蜀道清華真富貴,鼓聲過後不如初。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之事物,放到今天,要挑這裡兩三樁不如意之處,一則是山崖腳與寺廟間的公路上,時時有大貨車呼嘯而過,這現代怪物發出的聲音與引磬誦經聲,多少有些不和諧;再則樹長的太高太密,以致視野不夠開闊,嘉陵江只得從枝葉間窺視;還有就是因種種原因,整個寺廟顯得雜亂頹敗,不少地方荒草叢生。

01

下午三點左右我到達寺院時,僧人正在大佛殿做晚課。兩僧人在前引磬誦經,繞殿而行,眾信徒在其後隨聲附和。辨識聲音,唸誦的應該是阿彌陀經。

寺內,遇到的無論是僧人、信徒,還是工作人員,對我都是以淡淡微笑相迎。讓我這個在城市裡看慣各式臭臉的人,有些小小不適應,好像醉氧了。

02

北碚溫泉寺,曾有一位帝王死在這裡,現在是這般模樣

現存的溫泉寺為明、清兩代建築,殿主要有四重兩側,四重依次為關聖殿、接引殿、大佛殿、觀音殿。接引殿最近重修,看樣子已大致完工,但殿門上了鎖,可能還沒掃尾。

兩側殿的名字忘記了,都重修了。走到右側殿門口一看,佛前當門吊一吊燈,亮著,左右還各有一盞,沒亮。初一看,覺得有些新奇怪異,細一想,哦,潛意識裡是青燈古佛。想起以前讀《紅樓夢》,賈惜春的判詞是:“可憐侯門繡戶女,獨臥青燈古佛旁。”好了,曹雪芹要是現在復活,看到這一幕,準會寫成“獨臥電燈古佛旁”了。

佛前吊一時尚嶄新的吊燈,還是第一次見到,可能是我少見多怪了。

大殿左邊牆上掛著一像,應該是溫泉寺以前的住持,觀其面貌,慈祥的很,溫和的很,拍照時應該高壽了,但兩眼還炯炯有神。觀之越久,喜悅平和不知不覺從心底升起。

右側殿二樓,樓道里擺著一長排鞋子,多是乾淨整潔的酒店拖鞋,室內卻空無一人。

03

左側殿前有一許願亭,亭裡掛有近百許願牌。一一翻看,多是求升學、求發財、求健康、求愛情。唯有兩塊牌子讓我印象深刻,心生酸楚,從中能讀出許多故事。現抄錄如下:

爸媽:

人生在世,不過是夢一場。所有的困苦喜樂都因(由)生命這個載體來承受。若有一天,我先行(於)你們離開,請好好保重。願我愛的與愛我之人,身體健康,一生平安,終找到自己的幸福。

2016.09.19 某某某

某某 某某某

求母子相認

病情好轉

早日康福(復)

2014 2.6

04

溫泉寺多為木結構建築,經過多年的日曬雨淋,大多需要整修。不知為何,重修了兩側殿一接引殿後,就停工了,寺內見不到任何工人,也沒有再開工的跡象。

05

看寺院介紹,應該還有一石刻園,一五龍壁,可寺內左右尋不到。

原來石刻園就在寺廟現在的入口處(寺廟原來的山門前,柏聯溫泉建了一條兩邊封閉通道,沒有給溫泉寺留入口,這個正門也就實際被封。現在新的入口道路,從溫泉寺橫穿而過,另一端連著柏聯溫泉。),只是被荒草淹沒不易發現。

石刻園前有一方水池,水池中臥兩石,一石形似臥牛,石上刻“臥牛石”三字;另一石看不出像什麼,上刻“石刻園”三字。園內有石雕佛像和明代碑刻。佛像青苔蔓生,碑刻字跡已模糊。

五龍壁,走到寺廟院牆外才發現。所謂五龍壁,就是五個龍頭往外噴水。有四個龍頭的水流有小孩手臂粗,一龍頭僅手指粗,就顯得形單影隻、勢單力薄了。

站在那看五龍壁,柏聯溫泉一女工作員手拿對講機,在對面盯著我。哦,明白了,這是到了人家的地界,只得匆匆提腳離開。

06

說起柏聯溫泉,不得不提,十多年前,溫泉寺與它的糾紛。看現在這情形,糾紛應該沒完全解決。

溫泉寺在此已屹立一千六百多年,有詩人來過,有官員夜宿過,有帝王死在這過,有商人“偷窺”過。昨天,我,一個微不足道的人也來了,不僅來了,還第一次向菩薩許願了,至於許的什麼願,菩薩知,我知,你們就不用知道了。

最後用《臨江仙》中的一句收尾吧,“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