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放棄收購恩智浦,會錯失未來嗎?

高通對荷蘭半導體企業恩智浦44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於美東時間7月25日23:59(北京時間26日11:59)到期。由於未獲得中國商務部的批准,高通宣佈終止該交易。根據今年4月更新的收購要約,高通將支付恩智浦20億美元“分手費”。為了安撫投資者,高通宣佈將回購300億美元的股票。

高通業務側重移動和計算等領域,而恩智浦業務側重汽車、物聯網、網絡融合、安全系統等領域。收購恩智浦是高通著眼於未來、減少對智能手機業務依賴的重要一步。在中美貿易戰升級、中國舉國發力半導體產業的檔口,高通此項收購遲遲未獲進展,最終成為貿易戰的背景板。

中美貿易戰的犧牲品?

此次併購需得到全球九個主要監管部門(美國、歐盟、中國、韓國、日本、俄羅斯等)的批准。中國商務部是該收購成功與否的最後關卡。

根據中國《反壟斷法》和商務部《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的指導意見》的規定,經營者只要在全球年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人民幣,並且至少兩家經營者上一年度在中國境內營業額超過4億人民幣,就應該向中國商務部申報,以進行反壟斷審查。

2017財年財報顯示,高通全球營收223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市場的營收佔三分之二,而且近年來還在不斷提升。

截至北京時間7月26日12點,商務部未就此次收購案發表任何觀點。這意味著高通收購恩智浦案正式宣告流產。高通此前宣佈:若中國12點前不批准收購恩智浦,將取消交易。

隨著這項全球半導體行業最大的收購案宣告流產,高通面向未來的佈局遭遇重大挫折,未來的多元化之路將挑戰重重。

01

近八成營收源於手機

高通是美國著名無線通信終端基帶芯片公司,在基帶芯片市場長期處於壟斷地位,積累了大量CDMA、 WCDMA、LTE等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這使其成為移動通信領域的絕對霸主,相關業務收入佔據公司總營收的近八成。

高通放棄收購恩智浦,會錯失未來嗎?

高通剛剛發佈的2018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公司淨利潤為1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1%;營收為5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其中,大部分營收來自生產手機等設備芯片的CDMA技術部門,共計40.9億美元。

近年來,全球手機市場趨於飽和,物聯網等行業則顯示了強勁的發展潛力,智能聯網終端趨於多元化。為了擺脫對通信業務的嚴重依賴,高通積極向汽車電子、物聯網等領域拓展。2016年10月,高通宣佈將斥資44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這是半導體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交易。

恩智浦半導體(NXP)是荷蘭著名高性能混合信號半導體電子企業,2006年從飛利浦公司分拆上市,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半導體公司,擁有汽車電子、智能識別、家庭娛樂、手機和個人移動通信、多重市場半導體等領域的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並在射頻、身份識別與安全領域長期處於領導地位。

在半導體領域,高通和恩智浦由於客戶群和產品領域不同,業務重合部分少、互補性強。在手機需求增長放緩的背景下,若交易成功,高通將一步到位在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開拓一個全新的市場。

如今,隨著交易終止,“高通稅”意圖向IOT領域滲透之路遭遇挫折,多元化之路仍將面臨多重挑戰。

2

5G路上的反壟斷陰雲

憑藉在移動通信領域擁有約25000項標準必要專利的技術積累,高通在5G芯片領域所向披靡。

毫米波曾經一度被認為是不可能用於移動無線通信,很難將尺寸縮小到移動終端上面。近日,高通公司正式公佈旗下首款面向移動終端的全集成5G NR毫米波和6GHz以下射頻模組系列。這項突破可以幫助高通的合作伙伴,縮減5G終端開發工作的時間和難度,降低5G新手機的開發週期,對於5G商業化有極大促進作用。消費者也可以在移動終端上享受千兆級網絡速率及前所未有的響應速度。

高通放棄收購恩智浦,會錯失未來嗎?

5G NR毫米波射頻模組

高通放棄收購恩智浦,會錯失未來嗎?

以雄厚的技術儲備為基礎,高通一直通過授權專利費坐享其成,專利費約佔據其總營收的三分之一。高通高級工程副總裁兼QTL法律顧問陳立人日前公佈了高通新的專利費收取標準。

高通放棄收購恩智浦,會錯失未來嗎?

不過,作為在移動通信領域擁有約25000項標準必要專利的全球最大芯片巨頭,高通一直因為吸血式的專利授權模式深陷多國的反壟斷指控中。打破高通壟斷,正在成為業界及各國政府的共識,5G時代高通或面臨更多國家的反壟斷調查。

近日,歐盟委員會對高通提出新的指控。歐盟委員會於2015年12月對高通展開反壟斷調查。近日發佈的反對意見補充聲明重點關注高通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基頻芯片組的程度。若歐盟新的調查坐實,高通將面臨被處以最高達23億美元的罰款。

7月24日,韓國首爾高等法院舉行高通反壟斷案舉行聽證會,旨在調查其是否推行了“不公平商業模式”。蘋果、英特爾的代表也出席了聽證會,對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的裁決表示了支持。

2018年1月,歐盟宣佈,由於高通公司在LTE基帶芯片市場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對其罰款9.97億歐元(約合12.3億美元)。

2016年底,韓國反壟斷監管部門向高通開出歷史性罰單1.03萬億韓元(約合8.53億美元)。2017年,高通提起上訴。

2015年2月,中國國家發改委宣佈,因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對高通處以60.88億元人民幣(約9.75億美元)罰款,要求整改其違法行為。

03

群雄並起,芯片市場格局演化

5G物聯網開啟全球的商業模式,車聯網、VR、家庭娛樂等新興消費需求日益高漲。全球芯片巨頭紛紛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之外開拓新市場。在人工智能時代,芯片的研發水平將直接影響企業乃至一個國家的科技版圖。

5G芯片領域,華為、英特爾、聯發科等公司都在重金投入,挑戰高通的地盤。在今年的MWC2018大會上,華為宣佈會在2019年6月份推出基於麒麟5G芯片的5G手機,英特爾也表示2019年會推出相應的5G產品線。由於蘋果和高通關於專利費問題上法律糾紛不斷升級,蘋果或將在新iPhone等設備上放棄使用高通的基帶芯片,只使用英特爾或聯發科的基帶芯片。

在汽車芯片領域,英特爾在2017年8月併購以色列自駕技術業者Mobileye,並與BMW、飛雅特克萊斯勒(FCA)等廠合作,共同開發自動駕駛系統。英偉達。英偉達日前宣佈,公司將同全球最大的Tier 1 汽車供應商博世和世界上最大豪華汽車製造商戴姆勒合作,推動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向前發展。

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英偉達已經發布一系列芯片產品和解決方案,領跑AI芯片。與此同時,微軟、谷歌、蘋果、華為、IBM等也在奮起直追。目前,中國的“芯片國產化運動”如火如荼,寒武紀、地平線等一批AI芯片初創公司湧現出來。

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新一輪芯片軍備競賽將日趨激烈,市場版圖也將重新改寫,5G時代高通坐著數錢的日子或一去不復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