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44個糧改飼試點縣可享受政策補助

近日,省農業廳印發《山西省2018年糧改飼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確定2018年全省要完成糧改飼面積68萬畝,收儲優質青貯飼草料185萬噸。

我省選擇在大同市南郊區、大同縣、天鎮縣、陽高縣、靈丘縣、左雲縣、新榮區、廣靈縣;朔州市朔城區、山陰縣、應縣、懷仁縣、平魯區、右玉縣;忻州市忻府區、定襄縣、岢嵐縣、河曲縣、靜樂縣、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呂梁市臨縣、嵐縣、交城縣、孝義市;太原市尖草坪區、陽曲縣、婁煩縣;晉中市昔陽縣、榆次區、太谷縣、祁縣;長治市潞城市、長子縣、沁縣、沁源縣;臨汾市浮山縣、蒲縣、堯都區;運城市的永濟市、新絳縣、平陸縣,共44個縣(市、區)作為糧改飼試點縣。採取以養帶種方式推動種植結構調整,促進青貯玉米、苜蓿、燕麥草、甜高粱和構樹等飼料作物種植,收穫加工後以青貯飼草料產品形式由牛羊等草食家畜就地轉化,引導試點區域牛羊養殖從玉米籽粒飼餵向全株青貯飼餵轉變。

按照方案,支持對象為具有較大規模青貯飼草料收貯能力的規模化草食家畜養殖場(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化青貯飼料收貯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項目實施過程中,享受過牧草種植補貼的,不得列為補助對象。不得隨意擴大補貼範圍,不得隨意變更實施主體。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主要用於優質飼草料收貯環節,各試點市縣結合各自實際創新開展糧改飼試點工作。補助標準為青貯全株玉米(苜蓿、燕麥草、甜高粱、構樹等飼草)每噸補助不超過55元;收貯本地燕麥草每畝補助不超過100元;收貯本地產苜蓿乾草每噸補助不超過150元。具體測算指標(包括種植面積核定、產量的測算、乾草數量的核實)由各試點縣區制定。(記者 賈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