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里修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如果說攝影是一門光與影的藝術,那麼航拍就是一門高空與膽量的藝術。從飛機上俯視而下,山川、河流、平原、峽谷,盡收眼底,大自然的純粹與壯美給予人無限震撼的力量,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讓我們更加懂得敬畏自然,生命可貴。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他航拍中國大地23年,無數次記錄了中華大地的波瀾壯闊,他曾96次飛躍峨眉山,46次飛掠西藏林芝南迦巴瓦,8次高空挺進川藏公路,16次空中俯拍青藏鐵路,多次挑戰空中攝影禁區,可可西里無人區的壯麗悽美、帕米爾高原的冷峻凜冽、世界屋脊最高地的蒼茫挺拔都被他定格。他就是中國西部航拍的先驅者、我國著名航拍攝影師——田捷硯先生。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走進田捷硯位於成都名人御苑國際藝術區的攝影工作室,此時他正在整理過往的攝影資料,一張張被包裹整齊的黑色底片,彷彿是歷史的印記,記錄著中國西部的時光變遷。時光荏苒,23年的攝影生涯轉瞬即逝,攝影、生活、藝術、人生,就此融為了一體。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航拍起點

博Lan:“您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航拍嗎?”

田捷硯:“航拍對我來說可能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吧!”

有些人天生就是為某種東西而生,田捷硯可能天生就是為航拍而生的人。而與其它攝影相比,航拍更加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沒有完備的條件就很難進行。23年的攝影生涯讓他看清了世界,更認識了自己。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1995年3月15日,對於他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這天是他正式航拍的起點。

春暖花開的三月,天朗氣清,風和日麗,成都的油菜花一馬平川,此時田捷硯很想拿出相機記錄下這樣的美好。但是他覺得在平地上拍不出想要的效果,因為之前有過一次在飛機上拍攝的體驗,他知道如果在飛機上拍這一望無際的油菜花,將會呈現出無比震撼的效果。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於是他找到了一架飛機,在能見度大於20公里的空中飛行,一直從成都飛到樂山、峨眉山。他不僅拍攝到了油菜花連成片的壯美,還拍攝到了雄偉壯觀的樂山大佛和秀麗無比的峨眉山。“飛起來以後穿行大地的感覺真的太好了”,他激動的說,儘管時隔多年,但是那種感覺還留在他的心裡,也成為他不斷向前行走的力量。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在2002年第20屆全國攝影藝術展上,他在第一次航拍中拍攝的峨眉山、樂山大佛等系列照片參賽,以斬獲一金兩銀獨佔鰲頭。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之後他又獲得了第22屆全國攝影藝術展、第七屆中國攝影金像獎這兩個大獎的金獎和全軍第五屆攝影藝術獎。以至於有人戲稱他是“獲獎專業戶”,與此同時,中國攝影家協會成立50週年時,被表彰為建國以來100位攝影突出貢獻工作者。他還被人們稱為“中國西部航拍第一人”。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正因為第一次航拍峨眉山的作品讓他在全國攝影藝術展上獲得了第一枚金獎,這讓他對峨眉山有著特別的情懷。“峨眉山就是我航拍的起點”,他說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而他就用普行的人生觀行走,這裡就好像他的一個精神寄託,一個心靈的歸屬地,他常常在此與山對話,從山明水秀中去獲取純粹的自然力量。“我每次買一個新相機和新鏡頭,首先去拍的都是峨眉山”,也因此,峨眉山成為他航拍次數最多的地方。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危險時刻

博Lan:“航拍是一項很危險的工作嗎?”

田捷硯:“是很冒險,甚至會以生命為代價”

航拍是一項很艱難的工作,在高空拍攝不僅要克服心理恐懼和飛機顛簸,還可能遇到各種惡劣的天氣變化,飛得越高越是危險,而這對於有恐高症的田捷硯來說挑戰更大。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我本身是有恐高症,但只要一拿起相機就什麼都不怕”,田捷硯說,航拍就像打仗,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準備。這包括知識、身體、器材等方面的準備。為了拍好照片,他從地理、測繪、歷史、文學等方面的知識中汲取營養,力求從自然、歷史的變遷,人文的演變中找到規律和個性。比如為了拍好峨眉山,他先後拍了幾十個架次,從不同角度、不同季節來反映這座佛教名山。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但即便準備充分,也逃脫不了變化莫測的險境,航空攝影的危險和困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2005年7月,他航拍喀拉崑崙山,直升機飛到海拔6300米高空,這已經接近高原型直升機的極限了,機組人員都戴上了氧氣面罩。田捷硯看到無人區的壯麗景色,握著相機頂著寒風拍個不停。大家勸他戴上氧氣罩,他說戴上不方便,影響拍攝,直到4個小時後回到地面,終因嚴重缺氧而暈倒。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有一次航拍青藏鐵路,因為缺氧和感冒,他整個人陷入了昏迷的狀態,整個腿被凍僵,還好救護車及時趕到,給他按摩吃藥,讓他的腿慢慢從僵硬變得有知覺,避免了更嚴重的傷害。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他現在鼻子上的一個白點,也是在拍攝的過程中留下的。那是在黑龍江漠河北極村零下50度的極寒時,保溫車裡零上20度多度,外面是零下50多度,他全副武裝走到車外拍攝,但是因為不好看鏡頭,他就將臉上的防護摘了下來,一會鼻子就凍白了,但他還全然不知。還好被同伴及時看見,叫他趕快上車,一上車冷與熱的刺激,讓他的臉痛得就像撒了辣椒麵一樣,鼻子就留下了這個白點,如果再凍鼻子可能就廢了。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所以人們看到那一張張震撼人心的照片,背後可能是他用鮮血和生命凝聚的。他說,航拍是需要吃苦的,要拍出好的東西,沒有人是隨隨便便一蹴而就。最重要的是用情感來撥動快門,每一次都是對自己的修煉。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大美西部

博Lan:“您在航拍時面對自然的力量,內心會不會受到很大的衝擊?”

田捷硯:“攝影讓我的心胸開闊,人在自然面前太渺小了”

因為有了他的拍攝,讓我們看到了許多無法觸及的美。綿延的山脈,閃閃的雪峰,廣袤的原野,蜿蜒的河流和粼粼的湖光,還有村莊和城市,還有生活其中的美好人們和萬物生靈……無數次,田捷硯就以這樣一種深情,將鏡頭對準它們,熱烈地表達著內心的激情。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獨到的藝術構思,別有洞天的視角,使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能讓人久久咀嚼。他在西南上空抓拍下來的無數鏡頭,有的似人類心中的圖騰,有的似斑駁迷離的夢境,有的似色澤明晰的扎染,有的似“抽象派畫家”紙上的傑作。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人們從他定格下來的畫面中,感受到大自然造山運動的神奇,驚訝人類處在一種怎樣的生存環境,懾人心魄,遐想無餘。 他記憶最深刻的是把鏡頭對準自己的雙腳,見到滔滔黃河在自己的腳下滾動,非常新奇有趣。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在他的拍攝中,投放情感最多、下功夫最大的是南疆北疆以及西藏。他說,因為這是少數民族地區,非常受到外國的關注,他拍攝主要是想讓大家知道這兩個地方到底有多美。還有綿延的川藏公路,像一條盤龍在叢山峻嶺中盤橫交錯,守護著來來往往的人們;激揚的青藏鐵路,像一頭勇猛的野獸,快速而有力,在西北大地上穿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航拍中國23年,他看到了中國大地的美不勝收,同時也看到了她的滄桑變化、物是人非,內心有著諸多的體會和感嘆。因為他在空中看到了常人沒有看到的景象:雲南的熱帶雨林在加速消失;貴州的荒漠化日趨嚴重;陝甘寧的水土流失觸目驚心;可可西里三江源頭冰川在急劇退卻……他曾經在5分鐘內感覺到了一條河流的鉅變:那是在貴州境內,在那條河的上游,他看到了小孩在裡邊游泳,人們在河裡洗衣服,牛還在喝水。但僅僅在5分鐘的航程後,當飛機飛過一個縣城,他就看到這條河變得黑乎乎,在飛機上都能聞到臭味。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他說,作為一名攝影人,最終應該是一名環保人,他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可以去喚醒、團結更多的人加入到愛護環境的隊伍中。

藝術思想

博Lan:“攝影是藝術嗎?”

田捷硯:“任何東西做到極致都是藝術”

“攝影是藝術嗎?”

田捷硯曾經因為這個問題而與別人有過爭執,在他看來,任何東西只要做到極致都是藝術。在他攝影的生涯裡,他的藝術思想也在發生著轉變,對於航拍的理解、攝影創作也有著更深層次的認識。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我的攝影生涯分為前十年與後十年,前十年對航拍的理解比較簡單,在拍攝上特別在於垂直的角度,就是想告訴別人自己是航拍。而到了現在,飛機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個空中移動的三腳架,我更在乎的是拍出具有創新性和感染力的作品,不再單一的垂直拍攝,可能平視拍,甚是在空中仰拍。”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他認為,攝影的門檻雖然很低,人人都可以拍照,也特別容易出作品,但是這並不代表攝影簡單,相反真正好的作品是要讓人感覺到攝影的難度和跨度。所以在他整理過往素材的過程中,他越發感覺自己以前拍攝的作品有所欠缺。一方面是他的攝影審美能力在提升,另一方面是他的作品數量實在太龐大。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對我來說,攝影就是一個不斷塑造自我、不斷否定自己、不斷迭代更新的過程,新作品不斷覆蓋舊作品,攝影就在不斷進步。每一次拍攝選出的照片可能只是拍攝的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但是這些沒有整理的素材同樣也特別重要。”沒有量的積累,也就不會有質的變化,所以他特別珍惜每一次按快門的機會,每一次都是一種歷練。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攝影也是一個稍縱即逝的過程,所以它有兩個極端,一個是拍攝瞬間性,另一個是作品的永恆性。在這短短的拍攝過程中,怎麼樣進行創作考驗著攝影人的思維和技術。對他來說,更多的創作是在高空中完成的,所以更具有挑戰性和難度,他很多時候都是即興創作,神來之筆。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他在攝影中修行,也在生活中創作,藝術與生活本來就是一種辯證關係,藝術也是生活,生活也是藝術,二者都是相通的。他說,攝影有一種積極的力量,讓他生活得更快樂、更有意義。他通過攝影的方寸之間看世界,反過來認識我自己,表達自己的思想,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平臺。在往後的日子裡,他會更加註重藝術思想的表達,從過去以及現在的攝影作品中,整理出更好的、更具有思想性和現實意義的作品呈現給大家。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文字/穎子 圖片/田捷硯攝影作品 編輯/穎子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田捷硯:他在航拍中創作,也在攝影裡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