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熟的人,都會和焦慮做朋友!

真正成熟的人,都會和焦慮做朋友!

一、

我們已經進入了全民焦慮的時代。

2018年1月,智聯招聘發佈了2017年中國白領滿意度指數報告。2017年白領職場年度關鍵詞是什麼?

答案一揭曉,第一名居然是:焦慮。

各種“最牛00後月入10萬”、“80後CEO套現一個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等等令人震驚的新聞,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你我都無暇顧及其他,只得馬不停蹄的往前飛奔,生怕被落在別人身後。

現在的我們,活在一個人際關係異常透明的社會。朋友圈、微博等等的迅速,使每個人稍有風吹草動,周圍的人立馬就草木皆兵。

真正成熟的人,都會和焦慮做朋友!

以前班上不起眼的同學,現在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大學時瘦瘦小小的女生,靠著公眾號實現了財富自由;連老家鄰居的孩子,都買了房買了車生活幸福美滿。

朋友圈裡,每個人都滿滿的正能量,他們拿著高薪歲月靜好,似乎每個人的生活都比你的要精緻,要有趣。

各種90後、00後都在把你拋在身後,留下一個偉岸的身影,叫做“別人的生活”。

比著比著,你發現自己才像賭桌上輸的一乾二淨的賭徒,除了一個勉強維持生活的工作,什麼都不剩。

於是,於是你害怕被後浪拍在沙灘上。

於是,你越來越焦慮。

真正成熟的人,都會和焦慮做朋友!

二、

前兩天,一個許久不見的朋友找我喝酒。

席間,他跟我描述了他現在的生活狀態:“每天一睜眼腦子裡裝的都是業績,各種壓力無孔不入,晚上經常失眠。”

外人看來光鮮亮麗的策劃工作對他而言,卻是焦慮的源泉。

看著周圍的同齡人都買了車買了房,在上海獨自打拼的他,沒車沒房,雖然每月有幾萬塊的收入,卻還是很愁。

“看著別人利用業餘生活做著兼職,做直播啊,寫公眾號呀,我除了策劃,其他都不太會,心裡就發急。”

真正成熟的人,都會和焦慮做朋友!

他的焦慮反映了這個社會的現狀。

各種新興科技讓人目不暇接,前兩天剛火的谷歌人工智能讓許多人驚出了一身汗。

自媒體、短視頻、區塊鏈的發展迅猛而直接,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盯著手機,害怕錯過每一個信息,就會跟這個世界脫軌。

沒有人在面對這樣的競爭環境時,能夠不亂於心。

真正成熟的人,都會和焦慮做朋友!

三、焦慮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過分的焦慮並沒有讓我們過的更好,更有動力。與之相反的,是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迫。

去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外公佈數據稱,全球目前有超3億人患有憂鬱症,佔全球總人口的5%。

自2005年至2017年,抑鬱症患者人數增加了至少18%,而大城市的抑鬱症、焦慮症患者人數也在不斷攀升。

真正成熟的人,都會和焦慮做朋友!

除了對人心理的影響,焦慮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

焦慮障礙是一種長期性的負面性情緒障礙,可導致多種身體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甚至癌症等,這對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的發揮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經不完全統計,國內每年因工作猝死的的人數已經達到55萬人。

除此之外,焦慮對人還有以下影響:

可能遺傳:哈佛大學的專家研究發現,焦慮具有遺傳潛質。

影響身高:焦慮、緊張的不良情緒可能會使人身高變矮。研究表明,有緊張焦慮的青春期孩子平均身高會比開朗快樂的孩子矮5-7釐米。

傳染孩子:孩子對大人的情緒狀態極度敏感,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焦慮氣氛裡的家庭裡,不僅不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還容易引起身體上的疾病。

真正成熟的人,都會和焦慮做朋友!

四、和焦慮做朋友,才是明智之選

不焦慮不代表著不思進取,和焦慮做朋友也不意味著隨波逐流。

美國存在心理學之父羅洛·梅曾經也換過嚴重的焦慮障礙,疾病甚至直接威脅到了他的生命安全和作為個體存在的價值,迫使他重新思考自身存在的意義。

在與疾病博弈的過程中,最終他與焦慮達成了和解。

他認為焦慮是存在的特徵之一,正常焦慮是人成長的一部分,當人意識到生老病死不可避免時,就會產生焦慮。

此時重要的是直面焦慮和焦慮背後的威脅,從而更好地過當下的生活。

疾病康復後,羅洛・梅在導師的指導下,以其親身體驗和內心感悟寫出博士論文《焦慮的意義》,標誌著羅洛・梅以人的存在為核心的思想的形成。

疾病沒有打倒他,最後真正成就了他。

真正成熟的人,都會和焦慮做朋友!

最近,一個視頻火遍了整個朋友圈,裡面這樣說:“並不是每一件算得出來的事,都有意義;也不是每一件有意義的事,都能夠被算出來。”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別讓別人影響你生活的節奏,更別讓環境對你的生活說三道四。

最近美國有一首很火的詩,送給大家。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你沒有落後。

你沒有領先。

在上帝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

一切都準時。”

循序漸進的節奏未必輸給一步到位的死撐。

別讓焦慮打亂了你的節奏,擾亂了你的生活方向,人生還長,你莫要慌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