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槐妝送鹽——經典紅色故事

聶槐妝送鹽——經典紅色故事

聶槐妝1908年出生於湖南酃縣十都的一個小山村,1927年由親戚牽線與井岡山茅坪倉邊村的謝吉林結婚。不久,她丈夫參加了袁文才任隊長的寧岡縣保安隊。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來到茅坪安家後不久,聶槐妝的丈夫隨袁文才在紅四軍32團當兵。

1928年5月,聶槐妝在轟轟烈烈革命形勢的影響下參加了革命工作,擔任了茅坪鄉工農兵政府婦女委員。自從擔任公職以來,聶槐妝沒日沒夜地工作,與女紅軍戰士一塊下鄉做婦女解放的宣傳,組織婦女削竹釘、打草鞋,鼓勵年輕男子參加紅軍,在戰鬥來臨時,組織婦女參加洗衣隊、擔架隊。不久,聶槐妝成了茅坪鄉遠近聞名的婦女委員,陳毅讚揚她是“婦女工作的模範代表”。正當她全心身投入工作中去,準備大幹一番事業時,卻迎來了國民黨對井岡山根據地的第三次“會剿”。

1929年1月30日,井岡山紅軍主力紅四軍下山不久,守衛井岡山根據地的紅五軍和紅四軍32團因寡不敵眾,根據地五大哨口相繼失守,國民黨軍隊佔領了井岡山根據地。紅五軍主力突圍後,留下了少數紅軍隱蔽在崇山峻嶺之中,並且有不少是傷病員。國民黨對井岡山根據地軍民恨之入骨,叫囂“茅草要過火,石頭要過刀,人要換種”。佔領井岡山大小五井、茨坪、茅坪等地的國民黨軍隊,對各個路口嚴密把守,企圖把紅軍困死在冰雪封凍的深山老林裡。他們對來往山中的人員嚴格盤查,對疑為資助紅軍的嫌疑人員,不分男女老幼一律處以極刑。霎時間,白色恐怖籠罩著整個井岡山地區。

原來扼守在黃洋界哨口的紅四軍32團特務連因失守而悄悄隱蔽於茅坪半岡山的竹林中。特務連經過黃洋界哨口的激戰後,人員剩下不多,並且有半數以上是傷病員。在這種情況下,連隊最缺乏的就是鹽。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鹽顯得彌足珍貴。傷病員除了食用需要鹽外,清洗傷口消毒同樣需要鹽,沒有鹽不少傷病員性命都難保。為此,連長周桂春多次派人悄悄下山,希望茅坪的群眾想方設法送鹽上山。

國民黨軍隊的嚴密封鎖及對上山人員的嚴格盤查,使送鹽上山的通道全部被堵死。為了解決紅軍指戰員的食鹽困難問題,當地群眾曾千方百計地把食鹽送上山去,有的把鹽藏在竹筒內、籃子底下、雙層底的水桶底內等,但都被敵一一識破,敵人越查越嚴,不少群眾為紅軍秘密送鹽而慘遭殺害。

食鹽斷絕後,紅軍指戰員一度出現全身浮腫,虛弱不堪。在得知紅軍缺鹽的事後,聶槐妝非常著急,整天坐立不安,茶食無味。她要想辦法儘快把鹽送上山去。可是,自從敵人佔領井岡山後,茅坪村前村後的各條道路都有崗哨,如果毫無掩飾地往山上送鹽,等於白送自己性命。冥思苦想一番後,聶槐妝終於想出了一條好辦法。她首先把鹽浸入水中,化成鹽水,然後把一件吸水性非常好的新棉夾衣放進鹽水中,待衣服充分溼透後再把它烘乾。不久,聶槐妝穿著晾乾後的夾衣,罩上一件新外套,挎著一個裝有一些山貨的竹籃上山了,儼然一副出門走親戚的農村婦女打扮。

聶槐妝送鹽——經典紅色故事

聶槐妝的沉著鎮定,使她很快地通過了敵人的一道道關卡,順利上山,來到了紅四軍32團特務連的隱藏地。由於平時經常上山砍竹子,道路十分熟悉,她在茂密的竹林中很快找到了躲藏在這裡的紅軍戰士。戰士們看見聶槐妝的到來,高興異常。他們知道她是為戰士送救命的食鹽來了。可是當戰士們看見她竹籃中的一點點山貨,而沒有他們最期待的食鹽時,不免顯出失望的表情。聶槐妝神秘地笑了笑。不一會兒,她脫下外套,露出一件嶄新的卻又有些皺巴巴的棉夾衣。她不急不慢地把夾衣脫下,要戰士們把它放在鍋裡浸泡、煮沸,然後把棉夾衣拿出來,再將鍋裡的水慢慢燒乾。好像變戲法似的,當鍋底的水都蒸發後,留在鍋底的確是一顆顆晶瑩的鹽粒。紅軍戰士眼裡冒出了激動地淚花,因為有了食鹽,解決了紅軍用鹽的燃眉之急,不少戰士的性命保住了,體力也很快得到了恢復。

這次巧妙送鹽上山的成功,使聶槐妝信心倍增。她用同樣的方法又給紅軍戰士送了兩次鹽。她的聰明機智和沉著,贏得了紅軍戰士的尊敬與讚許。

可是,當聶槐妝第三次送鹽上山返回家時,引起了國民黨官兵的懷疑。一個月內,聶槐妝多次上山走親戚,敵人覺得不合常理。他們抓住聶槐妝後,認真仔細地對她進行搜查卻毫無結果。敵人將她押解到李家祠堂,把她綁在一根木柱上,用扁擔打、火鏟烙,問她到哪裡?去幹什麼?她回答說去走親戚了。當狡猾的敵人問她到哪裡走親戚,親戚叫什麼名字時,聶槐妝卻無言以對。敵人問她是不是為紅軍送鹽,她矢口否認。敵人逼問紅軍的藏身之地時,她回答不知道。他們見硬的不行就改成軟的,許諾只要她說出紅軍藏身之處,就可以放了她。面對敵人的軟硬兼施,聶槐妝毫不動搖,守口如瓶。敵人見用盡各種手段也沒有任何收穫,在茅坪壩上殘忍地槍殺了這位對紅軍堅貞不渝的農村婦女,她犧牲時年僅21歲。

看過電影《閃閃的紅星》的人們可能還記得裡面一個精彩的橋段——潘冬子巧計送鹽的故事,這個故事其實是作家王願堅根據井岡山時期聶槐妝的原型創作的。井岡山斗爭自始至終是在敵人軍事進攻和經濟封鎖中進行的。然而勇敢機智的井岡山人民並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們活躍在戰爭與生產的的第一線,同敵人鬥智鬥勇、巧妙周旋,為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和犧牲。

聶槐妝送鹽——經典紅色故事

聶槐妝送鹽——經典紅色故事

聶槐妝送鹽——經典紅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