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並不是知道的知識越多越好,而是建構對世界的理解

有一次在家裡講繪本,剛唸了書名《月亮是誰的?》,紅豆就搶答:是我們地球的!因為地球有引力啊,月亮是繞著地球轉的!我當時忍不住感慨,現在的小孩知道的太多了,都沒法好好講童話故事了。

不得不承認,“知道很多的名詞”對這一代10後小孩來說是挺普遍的事情。尤其是這幾年性教育啟蒙很受重視,問三歲小孩“你是從哪裡來的?”他們大部分都會斬釘截鐵地回答,“從媽媽肚子裡來的!”有不少還能繪聲繪色的描述“小精子和小卵子結合變成受精卵”、“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越長越大”這些事實層面的知識;而四五歲的孩子,嘴巴里冒出質子、原子、宇宙、黑洞等抽象名詞,也都不是什麼新鮮事。現在的孩子,確實知道的越來越多了。

究其原因,可選的優質出版物越來越多,給孩子的優質內容也越來越多,再加上廣大父母對於啟蒙階段的重視,大量有一定教育意義的工具、材料進入到了家庭語境,孩子們可以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渠道接觸信息。他們可以知道的世界,前所未有地擴大了。

但是,這也給我們提出了另一個問題,知道的知識越多越好嗎?或者說,讓孩子知道這麼多的東西,是我們的目的嗎?

誠然,知識本身是重要的,事實層面上的知識,對於我們理解問題、解決問題都很有幫助,它是認識的起點,但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知道的知識越多越好,因為真正對未來有著更長遠意義的,是建構自己對世界的理解。

對於孩子,並不是知道的知識越多越好,而是建構對世界的理解

什麼才算真正的理解?

愛因斯坦說,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的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我們容易遺忘的,是具體的知識;而留下來的,是自己的理解。所以如何實現學生的理解,是教學設計非常重要的目標。

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美國真實性教育組織的負責人、《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的作者格蘭特·威金斯,他與合著者傑伊·麥克泰格一起,創造性的提出了理解的六側面的概念。

理解當然不同於知道,它更為複雜,也更加多元,包含著很多個相互重疊又完美整合的側面。這六個側面,也是我們希望引導孩子建構的,對於世界的完整理解。

1、解釋(explanation)

能解釋,意味著孩子能回答關於為什麼和怎麼樣的問題。

比如上文中紅豆的解釋,月亮是地球的,因為月亮圍著地球轉,而月亮之所以圍著地球轉,是因為地球有引力。她生成了一個貌似合理的自己的理解,解釋了這個問題背後的為什麼。當然,紅豆小朋友的解釋是不對的,但錯誤的理解也有價值,恰恰能夠幫助我瞭解她哪個概念沒有搞清楚。

事實上,這個在教學上有個專門的詞,叫做“偏誤分析”,分析的結果正是為了設計新的教學環節來消除這一誤解。

2、闡明(interpretation)

能闡明,意味著孩子能夠舉出更多的例子,來說明某個概念背後的含義,或者將普遍的知識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去理解,並能說明與我們的關係。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讓我們覺得驚喜,覺得孩子真的學到了東西的時刻,正是他舉一反三地給出了更多解釋的時候,這是他們真正的開始輸出自己的理解的時候。

對於孩子,並不是知道的知識越多越好,而是建構對世界的理解

3、應用(application)

能應用,是一個相對容易理解的要求,也是大部分教學對學習者的要求,學了之後能夠在實際的場景中應用,這也是評估的一個重要方面。

霍德華·加德納在《未經教育的頭腦》說過這麼一句話,如果一個人能夠將學到的概念應用於新的問題和新的情境中,那麼就可以說明他真的掌握了這些知識。所以我們會常常強調,在孩子知道了某些知識之後,需要為他創造更多的使用場景,讓他有機會真正的去應用。

4、洞察(perspective)

洞察,這裡的英文意思也是觀點,而能洞察的要求是,能夠批判性的看待不同的觀點。在具體的問題上,真正有洞察的人,能夠批判某個立場,也能夠為這個立場辯護,也即,能夠客觀地看待具體的觀點,理解它的適用範圍和侷限。

比如地心說和日心說,放在科學的發展史上,都有其先進性與侷限性,而能洞察,則意味著能將這些互相矛盾的觀點,放到一個更大的框架之下來客觀地看待。

所以理解的這一個側面,正是要求我們能夠站在一個相對宏觀和客觀的角度,來看待具體的觀點,這也是批判性思維的要求,觀點只是觀點本身,任何觀點都應該辯證的來看。

5、神入(empathy)

這裡的翻譯比較不常見,但很傳神,可以理解為從精神層面進入另一個人的視角,所謂神入。用更常見的詞翻譯就是移情或者同理心,其實說的是代入他人視角、理解他人立場的能力。與洞察不同,神入要求的不是全面的、客觀的、總領全局的理解,而是從人的角度考慮,能夠從其他人看似古怪、奇特的觀點中發現價值。

很多表面的不同背後都有著深刻的文化和人的原因,而理解的這一側面正是要求我們,正視和理解這些背後的原因。

6、自知(self-knowledge)

能自知,其實也是學習領域一直在強調的元認知,即認識自己的認知過程,監控自己的理解是如何生成的,有沒有什麼預設信息、個人偏見、思維習慣等影響了自己對事物的理解。

反思自己的認知過程,知道自己如何知道、如何不知道,這正是蘇格拉底所說的“人的智慧”。

對於孩子,並不是知道的知識越多越好,而是建構對世界的理解

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孩子,獲得更好的理解?

以上提到的理解的六個側面,是生成理解的完美狀態,也是教育從業者的終極目標,因為要達成這樣的理解,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對於成人,都需要付出終極一生的努力。這也是近年來終身學習這一理念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我們對事情的理解,永遠可以更進一步、更深一層。

理解六側面理論給我的最大啟示,是提醒我理解有很多個維度,那麼在呈現給孩子信息的時候,也要時時刻刻關注到孩子生成的理解。比如:

新概念的引入有沒有與他的已有知識建立聯繫?

有沒有給出更多的關注具體情境的例子?

有沒有引導她關注不同觀點背後的原因?

有沒有提醒她注意不同人的不同視角?

這些當然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但有了這個工具在手,就會更關注孩子對事物的客觀、公正的理解。

學齡前的孩子能接受的信息有限,能理解的深度也有限,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有一些小tips,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

1、從解釋和闡明的角度,引入新的知識要從孩子的已有知識出發,給出多情境的解釋。

比如我給紅豆解釋地球有引力,會從她知道的、經歷的實際出發,跟她說:你看你無論多用力、跳多高,最終都會掉下來,是因為地球的引力很大,我們都會落到地球的表面。

她聽到這樣的解釋之後,在跟小夥伴玩的時候,也會試著輸出:地球的引力很大,我們都會被地球拉到地面上;你看蘋果會掉下來、樹葉會掉下來、吃的東西沒拿好也會掉下來。

已有的知識,和更多的情境,是幫助孩子深化理解的有力武器。

對於孩子,並不是知道的知識越多越好,而是建構對世界的理解

2、從應用和洞察的角度,給孩子更多元的解釋、多樣的角度,並在不同的場景下引導他去輸出、去應用。

在月初的一次公司內部培訓會中,我們討論了一個問題,如果給一些抽象概念配一個具象的圖,會不會讓孩子的理解受侷限?其實是不會的。

孩子對於抽象概念的理解,也是從多角度切入的,當然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次接觸時的情感和態度會產生很深遠的影響,但對這一概念的初次理解是通過故事、圖片、音頻、遊戲、實物,還是別人的講解,區別並沒有那麼大。關鍵是,在第一次接觸了這個概念之後,他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來不斷認識、深化這一理解。

這也是我們的教育產品希望所能做到的,提供更多的角度不斷深化孩子的理解。我們想傳達的內容,從來都不期望孩子聽完以後就能記住,而是從多個角度去切入,用多種方式去演繹,給他更多的瞭解這個世界的可能性。

也希望孩子在知道了一些知識之後,能夠在家長的幫助下,有機會在具體的場景中去應用這些知識。

3、從神入和自知的角度,多樣化的閱讀和有記錄的反思回顧,都能幫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

上面的《月亮是誰的?》這本繪本,其實講的就是一個視角的故事:

小巢鼠覺得月亮住在麥田的上空;

鴨子覺得月亮住在池塘裡;

小松鼠覺得月亮住在樹梢;

野兔覺得月亮住在山上。

而幾個小夥伴經過一番歷險,互相理解了大家看月亮的不同視角,這也是一種換位思考的教育。

孩子都愛故事,其實各種各樣的故事本身,就提供了豐富的視角和情境,不僅能幫助孩子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客觀看待問題,更能利用文字和圖畫的力量,將他引入他人的視角,獲取更豐富的感知。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跳出自我的視角,審視自己的認知,是非常困難的事,但藉助一些工具和記錄,也並不是不能實現。

比如我就常常同紅豆一起用美國High-Scope學前教育理念中的計劃-工作-回顧(plan-do-review)的辦法,一起做計劃,將她的想法記錄下來,之後再與她一起回顧,“你那時候是這麼想的,現在你怎麼想?為什麼你的想法不一樣了?”這一過程也是幫助她看到自己的思維變化和提升的方法。

對於孩子,並不是知道的知識越多越好,而是建構對世界的理解

現在大家一說到學習,都會提到一個很流行的概念,叫做螺旋式上升,說的是學習是一個不斷生成新的理解,不斷提升的過程,但這個過程中,有偏誤、有校正、有前進、有後退,但總體上是不斷上升、不斷深化的。這一理解過程,完全是自我建構的,每個人都各不相同。

童行一直強調“帶孩子看看這個豐富、多元的世界”,“將關於世界的知識,送到孩子眼前”,其實,知識只是載體,靠譜的知識只是第一步,我們想做的,一直都是藉助豐富、多元的知識,幫助孩子生成自己的理解,建構自己的螺旋。

最後,我想用一個短小的寓言結束本文,引文來自劉易斯·卡羅爾的童話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

愛麗絲:柴郡貓,你能否告訴我,我應該走哪條路?

柴郡貓:那取決於你想要去哪裡。

愛麗絲:我不在乎去哪裡。

柴郡貓:那你走哪條路也就無所謂了。

愛麗絲:只要能到達某個地方就行。

噢,只要你走的足夠遠,那你一定能做到。柴郡貓說。

幫助孩子生成記得理解,就是我們的方向和目標,而通往目標的路,有千萬條,我們願能提供多一種可能性。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