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從敘利亞撤軍嗎?

美国会从叙利亚撤军吗?

敘利亞曼比季,駐紮在當地的美軍

特朗普近日表示,過去十餘年,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行動耗資巨大卻“一無所獲”,將於近期就是否從敘利亞撤軍作出決定,他希望美軍能從敘利亞撤離。隨後白宮也發表聲明,表示美方在敘利亞打擊ISIS的軍事行動將很快結束,該組織已幾乎被全部消滅。

一個持反敘利亞政府立場的美國醫學組織稱,敘利亞政府軍在首都大馬士革東郊東古塔地區使用化學武器。敘利亞軍方回應說,這是反對派武裝窮途末路之際蓄意散播假新聞。

就在化學武器風波出現後第二天,駐紮有俄羅斯空中力量的敘利亞T4空軍基地遭到來自空中的攻擊,造成了一定損失。美國在事發後第一時間表示,並未發動任何對敘利亞空軍基地的攻擊,隨後俄羅斯國防部證實,這次空中攻擊來自以色列方面。就在白宮宣佈可能撤離敘利亞乃至中東時,這些突發狀況讓美國從當地撤軍事宜出現變數。到底美國是否會撤離敘利亞?

要解釋上述問題,需要了解特朗普和白宮撤離中東和敘利亞的理由是什麼?眾所周知,自2001年“9·11”事件之後,美軍發動了針對阿富汗境內塔利班和基地組織聯盟軍隊的進攻,同時扶持阿富汗北方聯盟組成的聯合政府。從當時的歷史條件來看,美軍進入阿富汗幾乎得到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支持,即便俄羅斯此前在科索沃戰爭中與美國幾乎兵戎相見,也對美軍迅速進入其勢力範圍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未有任何阻撓。

然而2003年美軍進攻伊拉克並推翻薩達姆政權的戰爭,連美國的盟友法國和德國也表示反對,歐盟則對伊拉克戰爭爆發表示遺憾。事實上,美國在中東問題上的失控,主要是發生於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後。不僅美國軍隊深深陷入戰爭泥沼難以抽身,自身的國際形象也隨之一落千丈。儘管奧巴馬政府上臺後,啟動了中東和平進程並且宣佈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然而阿拉伯之春運動的爆發,導致中東亂局從伊拉克蔓延到了利比亞、敘利亞、突尼斯、也門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從2003年到現在的15年間,中東亂局本質上是中東教派之間的重重矛盾造成的。美國入侵伊拉克打破了中東教派間原有的平衡,導致各方勢力趁機滲透到過去無法進入的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正是由於美國在中東捅了馬蜂窩,使得在阿富汗已經被逐漸撲滅的塔利班勢力和基地組織得以死灰復燃,並且開始在中東地區進行大規模擴張。

現在的中東不僅已經偏離了小布什當初將伊拉克改造成日本和德國那樣的標杆政權的設想,而且帶來了更多問題,甚至導致中東持續動盪。更為糟糕的是,奧巴馬執政期間對於中東地區持續發生的動盪態度曖昧,從利比亞到敘利亞的內戰,就是奧巴馬政府缺乏長遠戰略規劃的後果。一方面奧政府希望參與和推進中東內部事務,另一方面又對持續投入力量心存忌憚。民主黨政府甚至在ISIS組織一路攻城略地期間,提出了所謂新中東平衡論。奧巴馬還認為美國可以和正常運作的國家一起合作,預防極端主義在此出現。

然而他構想的新中東平衡實際上並未出現,反而因為美國外交和軍事上的猶豫不決而導致各方力量不斷碎片化。如果從經濟角度來重新審視中東問題,特朗普政府無論採取布什的積極干預還是奧巴馬的消極干預,都很難主導中東局面的走向。就像越南戰爭中後期一樣,選擇只剩下了及時止損,儘快脫離戰場。

美國對中東持續投入,回報卻如此低下且沒有任何扭虧為盈的希望,才是特朗普政府提出撤出中東的原因。即便美國不能丟掉整個中東,至少敘利亞這一部分特朗普政府完全可以放棄,畢竟敘利亞原本就不在美國的政治勢力範圍之內,且此前美國對反對派力量的投入也相當有限。

所以,無論是生化武器風波,還是以色列發動的空襲,對於白宮撤離敘利亞的決心都不會有什麼影響。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對止損必須乾脆決絕這一原則,是絕對不會動搖的。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週刊第548期

文 / 朱江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