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張曼玉的婀娜旗袍或是梁朝偉的憂鬱氣質

關於《花樣年華》究竟講述的是怎樣的故事,一直以來影迷和影評人各有認知。《花樣年華》被稱為一部懷舊經典。就影片所講述的故事本身而言,古老而又普通,沒有什麼新意,無非就是一個講述婚外戀的愛情故事;《花樣年華》是部採用了驚悚片手法拍攝的懸疑片。 梁朝偉則笑言把姦夫淫婦的故事拍出了郎才女貌的感覺。一部婚外情電影卻成為世紀經典之作,或許只有王家衛、梁朝偉、張曼玉的三人組合能夠做到。《花樣年華》作為經典華語文藝影片,劇情簡單卻晦澀難懂。王家衛的電影風格重視情緒的傳遞,往往“看的不是劇情,而是情緒;講的不是故事,而是人性。

《花樣年華》張曼玉的婀娜旗袍或是梁朝偉的憂鬱氣質

同許多人一樣,最初對這部電影產生興趣,是想欣賞張曼玉在影片裡穿著各款旗袍嫋嫋婷婷走過去的身姿。然而影片看到一半,便不得不重新定位王家衛頻頻拍攝的這一組鏡頭的作用,它是一道鮮明有力的色彩,卻也只是色彩,它的存在與電影中壓抑的大提琴音樂一樣,都是為突顯這樣一個主題:最美好的年華與最糟糕的愛情。

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周慕雲對蘇麗珍說了這一句。也僅僅是一句。她還來不及答覆,他便習慣地將她的沉默當成了拒絕。

可後來,一句“原來有些事情,不知不覺中就會發生。”證明了一段苦戀的開始。周慕雲在掙扎,蘇麗珍也在掙扎,掙扎在情感與道德理智的邊緣,也彷徨在愛與不愛的邊緣。可惜,最後他們誰也沒有越出那至關重要的一步,各分東西。懷著心中對對方的掛念,蘇麗珍選擇了坐在他已經空蕩蕩的房裡無聲地哭泣,任眼淚肆意地流過臉頰;周慕雲選擇了將心中的秘密訴說在吳哥窟的石洞裡,用土埋住,讓它永遠是個秘密。花樣的年華,卻是個無言的結局。

《花樣年華》張曼玉的婀娜旗袍或是梁朝偉的憂鬱氣質

也許一切都應了該片的英文譯名:In the mood of love

只是那“情緒中的戀愛”,在那個消逝了的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的配樂真是太棒了,蘇麗珍的身姿隨著配樂緩緩搖曳,兩個人眼神的交匯,一顰一笑,都在音樂的襯托下愈發有了味道。最後的最後,那一句話周慕雲始終沒有問出口,他帶著記憶離開香港,在樹洞裡說出了自己的真心話,然後埋葬這段過往,回到香港,再也沒有見到蘇麗珍。

花樣年華,花一樣的年華,我們在這樣得年華里都會不斷地失去,不斷地錯過,自己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孤獨得行走著。

《花樣年華》張曼玉的婀娜旗袍或是梁朝偉的憂鬱氣質

如果我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