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山川披綠裝 農民錢袋鼓

20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而在紅都志丹退耕還林建設者的心中,卻是銘記心靈的永恆。1999年到2018年的近20年間,志丹縣生態改善令人驚喜,曾經裸露的黃土地披上了綠裝,曾經肆虐的黃風被綠樹所遏制,退耕還林帶來的一系列效益使群眾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1999年8月6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在延安提出“退耕還林、封山綠化、個體承包、以糧代賑”的十六字方針,要求延安人民“變兄妹開荒為兄妹種樹”,實施退耕還林,建設美好家園。

志丹:山川披綠裝 農民錢袋鼓

此後,志丹縣人民爆發出移山填海、改天換地的力量,“全民動員抓生態,誓叫山河披綠裝”。歷屆縣委、縣政府和有關單位夙興夜寐、不遺餘力,一任接著一任幹,陸續出臺了“人均3畝基本農田保吃飯、戶均3~5畝經濟林保花錢、10畝草地保舍飼、20畝林地保生態”的戰略規劃;實行了“一季設計、兩季栽植、三季整地、四季管理”的造林措施;堅持“一張藍圖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把手負責到底”的責任落實機制;摸索出了科學的“針闊混交、喬灌結合、林草複合配置、山水田路綜合治理”的路子。全縣人民眾志成城、群策群力,造就了山川秀美、幸福宜居的新志丹。

20年退耕

極大地改善了生態環境

志丹:山川披綠裝 農民錢袋鼓

初夏,行走在志丹縣韓家溝小流域,滿目青山碧水,處處綠意盎然,山頂整齊的梯田地裡栽滿了蘋果樹,山腰綠樹成蔭,山腳碧水泱泱,一幅幅美好的畫卷讓人流連忘返。

“韓家溝小流域治理,可以說是志丹縣退耕還林的一個縮影。對志丹縣這個曾經生態十分脆弱的地區來說,退耕還林是打生態翻身仗的難得機遇。我們沒有錯失機遇,克服了種種困難,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志丹縣退耕辦主任劉景治這樣說。

相關數字顯示,截至2017年底,志丹縣完成國家上一輪(1999年—2013年)退耕還林面積115.53萬畝,其中,退耕地還林62.51萬畝(生態林56.12萬畝,經濟林6.39萬畝),荒山造林52.12萬畝,封山育林0.9萬畝;完成市級新一輪退耕地還林面積18.75萬畝(生態林17.95萬畝,經濟林0.8萬畝),已納入國家計劃面積11.7萬畝。全縣林草覆蓋率由1999年的29%提高到71%以上;森林覆蓋率較退耕前淨增14.2個百分點,達到35.2%;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達71.1%,土壤侵蝕量減少46.6%。

志丹,已經不再是全國水土流失重點縣區之一的志丹了,也不再是每逢冬春沙塵暴頻發的志丹了。“響雷下雨不起泥,再不見洛河發洪水”。志丹,已一躍成為陝北生態大縣、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示範縣、陝西省集體林重點縣。目前,已建成生態村34個、美麗宜居示範村12個。

如今,許多初來乍到的遊客,看到綠樹環繞的紅都志丹,總會忍不住發問:哪裡是黃土高原?

志丹人說,這裡就是啊!雖然語氣平淡,卻流露出些許自豪。

20年退耕

讓“荒山”變“金山銀山”

志丹:山川披綠裝 農民錢袋鼓

20世紀末,提起永寧鎮賀老莊村,大多數人腦海中第一個印象便是“荒山野嶺”。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全縣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這裡的荒山披上了“綠衣”,梯田栽上了“金果果”,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賀老莊村綠意盎然、美麗寧靜,村民們栽了蘋果,養了豬羊,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村上的坡地和荒山都栽了樹、種了草,按照縣上的政策引導,剩下的標準梯田全部種上了果樹。去年我的蘋果賣了8萬多元,全村賣了200多萬元,光蘋果這一項就給村民人均增收7000元左右,加上退耕還林的補助,現在收入不少呢。”永寧鎮賀老莊村支書王志昌自豪地說。

該縣在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中,堅持“國家要被子、農民要票子”的雙贏目標,把農民增收的問題考慮或解決在退耕之初。在規劃設計時,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科學合理規劃每個農戶的用地空間,多栽植經濟、生態兼用樹種,能建果園的就建果園,經濟林實行林藥、林草、林糧間作,把退耕還林與產業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農田建設保退耕,產業開發促退耕”。目前,全縣新修標準農田72425畝,新建山杏乾果經濟林2000畝,改造山杏園2萬畝,建成山地蘋果27萬畝,實施生態移民近3萬人。除去政策補助資金使退耕農民直接受益外,農民還通過栽植經濟林、外出務工中獲得收入,並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獲得大量收入。特別是蘋果這一綠色朝陽產業,截至去年底總產量已突破6萬噸,產值達到了2.2億元。

除去產業收入之外,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兌現退耕還林補助資金(含種苗費)13.23億元,其中國家上一輪面積兌現12.236億元(糧食折現9.781億元,現金補助1.833億元,種苗費0.622億元);市縣新一輪面積兌現0.994億元(現金0.842億元,種苗費0.152億元)。全縣農業人口累計戶均享受退耕地還林面積31.5畝,戶均兌現補助資金48279.1元。在普惠的同時,志丹縣還不斷加大退耕還林扶貧力度,從2013年至2016年,先後安排397戶貧困戶1088人,享受退耕還林面積4004.989畝,累計兌現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166.6萬元。2017年又向854戶貧困戶2307人兌現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2060458.74元,貧困戶戶均兌現補助資金2412.72元。

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深根植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和16萬志丹兒女心中,並已開花結果。

20年退耕

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

志丹:山川披綠裝 農民錢袋鼓

“蘋果一山杏一山,咱志丹到處是錢串串。楊樹成林柳成行,咱農民住上了小樓房……”這一段陝北說書,唱的便是退耕還林給志丹群眾生產生活方式帶來的巨大變化。

在實施退耕還林過程中,志丹縣邊摸索邊總結,適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從根本上促進了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實現了致富增收,以看得見、摸得著的真金白銀打消了農民復墾的念頭。在此基礎上,該縣逐步向設施農業、高效農業和現代農業轉變——確定了“興果、擴菜、強畜、精糧”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把大批農民從落後的耕作方式中解放出來,逐步轉向專業養殖、蘋果種植、勞務輸出等行業,改變了廣種薄收的傳統農耕模式,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為此,該縣主要採取了四項措施,即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為核心,全力推進產業轉型發展;以“一村一品”建設為主線,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以農業標準化建設為重點,穩步推進農業現代化;以園區為承載,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

過去以糧為綱、廣種薄收的低效農業被多業並舉、集約經營所取代;曾經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綠豆豆”“紅豆豆”被如今的“金果果”所取代;過度放牧的習慣被科學飼餵、舍飼養殖所取代。產業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有效解決了養殖與封禁、種植與退耕之間的矛盾,鞏固了退耕還林成果。

“退耕之後不用上山種地,老百姓都從低效的勞動中解脫出來,按照縣上制定的現代產業模式自願選擇生產方式,達到了增收致富的目的,這是退耕還林最大的好處。”志丹縣順寧鎮白草堂村村民賀建利這樣評價。

目前,全縣累計發展現代果業示範村12個、蔬菜專業示範村4個、特色種養殖示範村2個;建成“一村一品”示範村31個、“一鄉一業”示範鎮4個,新發展家庭農場29個、專業合作社106個;日光溫室大棚達到4429座,弓棚達到8419座,年產值1.5億元;建成24個小雜糧高產示範點,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增收模式,發展糜子訂單種植10000畝……志丹縣先後被確定為全省蘋果北擴示範縣和優質蘋果基地縣、全省百萬畝設施蔬菜基地縣和全省旱作節水農業示範縣。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1002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584元,較1999年翻了7.6倍。

如今,在紅都志丹,退耕還林不僅使國家有了“厚被子”,而且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