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待續,養豬乾貨「下」,不要錯過了

v 乾貨11:要選擇安全性好的活疫苗,豬場用活疫苗無法做到淨化藍耳病,在正在發生藍耳病或不穩定的豬場,可以考慮使用活疫苗;在用了活苗之後仍然不穩定的豬場,可以考慮暫停。

v 乾貨12:藍耳病的傳播在很多情況下都是由於生物安全體系造成的,加強飼養管理和生物安全控制,是當前很多豬場要做的重點。應該倡導和推行種豬場PRRS的淨化和生物淨化。建議一次免疫。經產且抗體陽性母豬群不免疫。公豬站禁止使用活疫苗。

v 乾貨13:豬流行性腹瀉在2015年2016年有所反彈,許多豬場發病,發病豬場疫情可持續1月以上,造成大批仔豬死亡。發病率100%,病死率80%-100%。

v 乾貨14:豬流行性腹瀉會繼續流行,併成常態化,單純依靠疫苗免疫並不能完全控制PED,發病豬場要及時清除發病仔豬,對產房及全場進行徹底消毒,提升母豬群的母源抗體水平,強化豬場的生物安全。

v 乾貨15:豬偽狂犬病病毒相對來說好控制,2011年出現的病毒變異毒株仍在流行,靠疫苗免疫並不能抵抗該毒株的感染和臨床發病。立足於現有疫苗進行免疫接種,勿須過多考慮更換疫苗或新毒株疫苗,不必制定複雜的免疫程序。加強生物安全措施,嚴防新毒株的傳入。

v 乾貨16:瘦化是控制豬偽狂犬病的唯一出路。種豬一旦帶毒會終身帶毒,並排毒。

v 乾貨17:高質量的豬瘟商圈是防控豬瘟的保障,建立合理科學的免疫程序。建議哺乳仔豬母源抗體ELSIA陽性率低於40%時,進行首免,大概在20-35日齡,二免60-70日齡;哺乳仔豬發生豬瘟的豬場,要進行乳前免疫。

v 乾貨18:種豬場應自發、自覺地開展種豬群豬瘟的淨化工作,建立豬瘟陰性種豬群。

v 乾貨19:僅僅依靠疫苗、獸藥控制豬病是成本最昂貴的措施,生物安全是控制豬病最最廉價、最有效的措施。

l 乾貨20:母系豬種平衡選育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更多活仔數;初生重一致性;母豬更自主;使用壽命長;仔豬成熟度。

l 乾貨21:二元母豬的性能目標應該從終生性能、使用壽命,終生斷奶仔豬數,母豬保留率,母豬死淘率幾個方面進行考量。

l 乾貨22:妊娠母豬的飼餵可以將整個妊娠期分為3個階段:妊娠早期(0-28天)恢復體況、胚胎附植;妊娠中期(29-85天)維持需要;妊娠後期(86-114天),總體目標是分娩時背膘厚度15-9mm。

l 乾貨23:提高PSY關鍵措施在於以下幾個方面:母豬體況(母豬分娩時背膘厚);母豬哺乳期長度;斷奶後母豬的發情刺激(使用16h光照和12min公豬親密刺激……);發情母豬的輸精時間;母豬胎次結構;配種後的轉群時間;配種後7天或35天轉群等幾個方面。

l 乾貨24: 後備母豬是母豬一生中的重要時期,是豬場未來利潤的保證,是母豬群的根基。要淘汰有遺傳缺陷的豬,如疝氣缺陷、睪丸缺陷、外陰發育不良等;淘汰有乳頭缺陷的豬,如乳頭髮育不良,排列不整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