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徽省政協論壇——創新金融手段 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2018年元旦前後,安徽衛視、安徽科教頻道(2017年12月28日)和安徽公共頻道(2018年月2日)先後播出安徽省政協每年一次共4個節目之一的“2017安徽省政協論壇——創新金融手段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該節目錄制背景如下: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項目,作為落實國務院科技金融創新政策的重要內容,已在安徽、天津、浙江、山西、內蒙古等地部分地區開展了應用示範,取得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化解三角債、降低流通成本、化解地方政府債務、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化解矛盾糾紛減少訴訟破解執行難,促進實體經濟加快發展的有效途徑,受到國家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支持和肯定,在全國開展。

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根基,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和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引起各方關注和重視。

安徽衛視《2017政協論壇——創新金融手段助推實體經濟發展》截圖:

2017安徽省政協論壇——創新金融手段 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演播大廳現場

2017安徽省政協論壇——創新金融手段 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特邀嘉賓

2017安徽省政協論壇——創新金融手段 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羅平

2017安徽省政協論壇——創新金融手段 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安徽電視臺著名主持人馬瀅

2017安徽省政協論壇——創新金融手段 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安徽省政協委員、安徽海匯金融投資董事長黃林

2017安徽省政協論壇——創新金融手段 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北京中銀(合肥)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陶冉律師

《2017政協論壇——創新金融手段助推實體經濟發展》視頻網址:http://www.hpce.cn/bus/newsDetail.shtml?id=498

(在電腦或手機上點擊此網址可觀看此視頻,部分型號手機需下載flash播放器後點擊此網址觀看視頻)

節目文字內容: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2017政協論壇》,我是主持人馬瀅。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今天來到演播室的嘉賓。他們分別是安徽省政協委員、安徽海匯金融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林先生,歡迎。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羅平女士,歡迎。北京中銀(合肥)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陶冉先生,歡迎。歡迎三位的到來。

2017年9月29日,安徽省政協舉辦“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廣泛凝聚智慧力量,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今天我們邀請三位嘉賓來到演播室,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方面的話題。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短片。

背景短片1:傳統的觀念認為,實體經濟就是指那些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部門或行業,最典型的有機械製造、紡織加工、建築安裝、交通運輸等等,包括物質的、精神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可以說,實體經濟涵蓋了第一、二、三產業,是社會生產力的直接體現,是經濟發展的根基,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基礎。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大力推進製造強省、“三重一創”、科技創新、技工大省建設,深入實施“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全省實體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主持人:通過短片可以看出,在經濟新常態下,我省實體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態勢穩中向好。但是與此同時,相信困難和壓力是依舊存在吧,羅廳長?

羅 平:制約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新舊因素相互交織,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依靠科技創新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應該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主持人:今天我們討論的這個話題呢,就是“創新金融手段,助推實體經發展”。那我們首先想了解一下,金融和實體經濟的關係在哪呢,黃委員?

黃 林:做過企業的人都知道,現金流對於企業來說,就像血液對於人一樣。所以,金融、融資和企業發展,尤其是實體經濟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今年6月至7月上中旬,為籌備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省政協牽頭組織了專題調研小組,召開了省直承辦部門的相關會議,同時赴蚌埠、蕪湖、滁州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發現,影響實體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因素還是融資難、融資貴。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企業有大量的應收賬款難以盤活。

省政協調研報告提出,要提升傳統金融行業的服務水平,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同時要推進動產融資抵押方式,一系列的建議,促進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

羅 平: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一直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視。那麼,在今年上半年省政府出臺的《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當中,我們從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重大技術攻關研發,包括支持人才團隊、創新創業等10條政策都是來落實到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那麼在其中呢,對於科技保險和專利權的質押實際上就是讓科技和金融結合的相關政策。

前面我介紹的是我們省裡面的政策。從國家的層面,國務院為了營造一個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這樣一個制度環境和市場公平競爭的環境,在今年的9月7日,也出臺了一個《關於推廣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國辦發〔2017〕80號),在這個通知當中有13項舉措。其中就有3項是關於科技金融的。

主持人: 陶律師,您在日常處理的一些糾紛當中,涉及到實體經濟的主要有哪些?

陶 冉:主要是企業之間的經濟糾紛、債權債務、應收賬款等等。目前企業的應收賬款,如果可以通過流轉抵付的方式盤活,將有助於化解矛盾和糾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企業減少訴訟時間和訴訟成本。

在此,我們也希望在科技和金融領域能有更多的科技創新的方法和辦法,來有效的化解實體經濟矛盾,提供更多的工具。

主持人:提到創新,我們就會想到用科技的力量去創新,那麼我們省在科技創新、尤其是科技金融創新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羅 平:近年來,我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核心重要的位置。

那麼從科技部門,我們著力從加大科技的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創新主體,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等等方面來開展工作,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那麼,在科技和金融方面,我們也是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比如和相關的銀行金融機構開展戰略合作,推動科技保險專門機構的成立,另外還有在省裡面推動相關的銀行在安徽設立科技分行等等一系列的措施。特別是我們在今年的科技政策裡面,我們將科技保險補助的險種,由原來的五種擴大到十二種,對於保費的補助比例,由原來的20%提高到30%。此外,在專利權質押,比如說今年1-9月份,我們全省的專利權質押貸款就有288筆,那麼貸款金額達到了27.4億。這在全國的排位,是第三位和第六位,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主持人:那特別是這個科技金融創新,有沒有一些相關的項目?

羅 平:

在支持科技金融研發方面,早在2014年,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就將我省的“基於債權流轉的新一代電子支付服務體系研發及應用示範”項目就予以了立項,並給予相應的資金支持。可以說,科技部早在2014年的這個立項,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主持人:這個項目有簡稱嗎,很長的一個項目?

羅 平:這個項目可以簡稱為“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項目”

主持人: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項目,那到底是一個什麼項目呢,黃委員?

黃 林:剛剛羅廳長說到,國務院辦公廳要求推廣的科技金融創新項目。實際上,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項目,就是這樣的項目。應收賬款是當前各類經濟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重要資產。那麼,因為大量的應收賬款被佔據,所以佔據了中小企業大量的資金。所以,由於缺乏盤活的有效機制,那麼企業實際上是捧著金飯碗找飯吃。

因此,我們研發並建設了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系統,從模式創新、方法創新和技術創新上,實現了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主體,及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全流程協同服務及結算,從根本上解決了應收賬款盤活的市場化和持續盤活的這麼一個問題。同時,這個項目滿足了不同監管部門的監管需求。

例如,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分別彙總財政部、銀監會、保監會的意見,明確肯定“經過幾年實踐,天津市、安徽省建立了較為健全的工作機制,形成了分業聯合監管的模式、完善的業務流程,並取得了一定的經濟社會效益”;中國人民銀行肯,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這種模式對於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化解三角債、降低流通成本、化解地方政府債務、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將起到積極作用”;中國銀監會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創新,是探索“盤活存量、用好增量”的有效途徑;中國證監會調研肯定,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企業‘三角債’,有利於企業用應收款抵付應付款,實現應收應付款的雙降,使持有應收賬款的末端中小微企業借用大企業的信用,實現融資易、融資快、融資廉”;中國保監會也“鼓勵相關保險機構開發了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回購業務保險產品”。

為了幫助更多的實體經濟主體盤活應收賬款,多名省政協委員通過政協平臺,提案建議支持該項工作的開展。2015年,安徽省政府辦公廳出臺《安徽省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提出,支持全省“加快應收賬款債權管理服務機構建設,推進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2016年,安徽省政府辦公廳《關於辦理省“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政府工作意見建議的通知》明確,今後五年更加註重供給側改革與管理,推進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促進資金週轉和債務化解。該項工作被列入2017年《安徽省“十三五”服務業發展規劃》重要內容。

主持人:那剛才黃委員說的這個項目,應該是科技金融的一次大膽創新,那到底能夠解決企業的哪些問題?

黃 林:目前,國際上應收賬款流轉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美國RES模式,主要是藉助發達的高信用體系。另一種是墨西哥NAFIN模式,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來推動。我們聯合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借鑑國際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創新了符合我國國情的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模式。

一個是針對政府、國企及產業鏈核心龍頭企業債務對應的企業應收賬款,主要是通過組建政府國資應收賬款債權管理公司,由銀行、保險或融資擔保等金融機構參與審核,出具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由於債務人承諾到期支付,金融機構願意提供貸款、保險或融資擔保,持有人可用於流轉、抵付或融資,如果融資就可實現融資易、融資快、融資廉。這種方式不僅解決了債務主體還款的資金壓力問題,同時沒有新增債務,也不會產生隱性債務,對於當前防控地方政府債務存量,嚴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另一種模式主要是針對中小微企業之間的應收賬款,調解組織應用司法機構已經生效的司法文書,出具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由人民法院簽章確認,債權人用憑證(合同)債權對外流轉、抵銷,將大量的債權債務化解在訴前,對減少訴訟、破解執行難具有積極的意義。

概括起來,這項創新化解了政府、國有企業、產業鏈核心龍頭企業的債務;促進了企業融資,同時減少了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釋放了銀行的信貸規模,更好的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主持人:剛才黃委員特別提到了“債權流轉”,這是屬於專業術語,那跟我們通常所說的“三角債”是一回事嗎,陶律師?

陶 冉:債權流轉實際上就是債權的轉讓,包括融資、融貨、抵付等等。剛才黃委員講的債權流轉,它實際上是通過應收賬款債權管理公司或者調解組織出具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由相關機構進行增信,比如銀行承諾預授信、保險公司保險或法院確認等,來促進債權憑證(合同)記載的債權順利流轉、抵付、融貨等等。

那麼,它與傳統的“三角債”清理之間是有區別的。目前,債權流轉完全市場化運作,沒有行政性質的強制;它與保理相比,重在做實初始債權債務關係;它與質押貸款相比,更加註重流轉功能;它與政府融資相比,可以讓企業盤活應收賬款,讓更多的資金注入到實體經濟中。

主持人:對於這樣的一個新興的科技項目,其中涉及到經濟事務中的債權、債務,從法律角度上來說,它應該是法律允許的範圍之內吧?

陶 冉:這個項目的合法性,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和判斷:

首先,債權可以轉讓。債權轉讓是合法的,主要的法律依據包括《合同法》、《物權法》以及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其中《合同法》第79條規定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物權法》第223條也規定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對有權處分的應收賬款可以出質(質押)。

其次,債權轉讓應當通知債務人。據瞭解,這個項目在具體辦理業務過程中,它就要求債權人和債務人對於應收賬款首先要進行一個債權確認,並且就債權不存在可抵銷、可抗辯的情形出具書面承諾書,並且將債權轉讓的情況況通知債務人。

再次,債權轉讓以轉讓協議為基礎。那麼我們這個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項目,其中,在載體上就記載了相關債權轉讓、質押、包括債權轉讓通知等等這樣的信息。

最後一點,我們再看國家相關部門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到,在科技部門的支持下,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已經被納入我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政府撥款支持,那麼所以說這本身就體現了國家的政策和態度。

主持人:那麼我們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黃委員,你們是如何保障這套系統安全有效進行?

黃 林:前面陶律師說過,債權轉讓需要當事人雙方簽字,並且通知債務人才生效。我們建設的債權流轉系統,需要當事人雙方實名驗證並通過紙質當面簽字或電子簽名,並且由系統通知債務人,這個合同才生效。虛假身份簽訂的債權轉讓合同是無效的。因此,債權轉讓系統對債權轉讓來講是相對安全的。

另外,憑證(合同)流轉過程中,中國金融認證中心與應收賬款債權管理公司系統對接,為參與流轉的各主體之間的轉讓信息提供信息安全保障,中國銀聯提供了第三方資金結算服務。根據科技支撐計劃要求,債權流轉系統還專門建設了集成監管系統,為人民銀行、銀監、保監、證監、地方金融辦等監管部門預留了監管接口,為各類監管機構在分業監管的時候,可實現實時監管,並且這個系統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業務流程網絡和風險防控體系。項目被科技部納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以來,已逐步開始在全國推廣實施。目前,主要在安徽、浙江、天津、山西、內蒙等部分地區開展實施,43家中外資銀行和保險機構參與,幫助實體經濟盤活應收賬款300多億元,沒有發生一例風險。

背景短片2:2016年7月,因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小崗村而聞名的安徽省鳳陽縣,再次邁出具有開創意義的一步。該縣人民法院開出了全國首張抵付型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總價為800萬元。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為何物?法院為何要開具這樣的憑證?這要從該縣一處爛尾項目說起。

2014年下半年,鳳陽縣一個房地產項目,因債務問題被多家法院查封停工,導致施工單位拖欠的數千農民工工資款無法支付,1700戶購房群眾無法收房。一年後,安徽海匯金融投資集團收購了該項目。以債權流轉抵銷債務的方式,幫助施工單位解決了2000多萬的資金缺口,化解了購房群眾拿房的問題。

一個崩盤的項目峰迴路轉,讓鳳陽縣人民法院開始探索由當事人各方通過債權流轉方式,化解債務糾紛、減少訴訟、破解執行難的司法護航新方式,最終誕生全國首張抵付型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而伴隨鳳陽爛尾項目的華麗轉身,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已作為“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正在全國範圍內發揮著流轉抵銷債務和化解矛盾糾紛的積極效應。

主持人:我們看到這個項目幫助企業化解“多頭債”,確實也起到了作用,那麼我們想問一下羅廳長,作為政府科技的主管部門,你們是如何看待金融領域的創新的?

羅 平: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項目,今年已經於11月10日,在北京順利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項目驗收。我們就希望這個項目,它的成果能夠進一步的推廣應用,為實體經濟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作為科技主管部門,我們將會一如既往的繼續支持和關注類似這樣的科技金融領域的項目,推擠金融科技的結合,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

主持人:剛才黃委員(黃林)也說了,這個項目其實在全國已經開始推廣了,那麼在實際操作的過程當中,會遇到哪些困難?

黃 林:應收賬款債權流轉,本身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礙,預料之中最大的困難是,由於社會認知度不夠,企業界、銀行界、主管部門及全社會的參與流轉的各類主體對有關政策環境和法律環境存有疑慮,使廣闊的流轉市場仍然處於“沉睡”狀態。

我們在開展這項工作的過程中,經歷了從業務風險防範機制的制定、論證、完善,到國家相關部委的認可,以及開展試點的地方政府和金融主管部門認可,這麼一個艱難的過程。

當前,國家高度重視金融科技創新工作。應收賬款債權流轉,是一項金融與科技融合的創新,是一項多部門、多主體參與的協同創新,既要靠市場主導、企業參與,也離不開政府規劃、政策引導。因此,我們希望在應收賬款債權流轉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能得到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的進一步重視,在政策保障、業務示範和輿論引導等方面給予更大的支持,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的發展。

主持人:振興實體經濟,關乎國家核心競爭力。那麼,我們今天在節目結束之前,就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想請各位嘉賓用簡短的一句話來表達一下你們最深的感受或者是展望。

羅 平: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根基,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和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那麼,我們要加速科技創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為實體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

陶 冉:去年6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關於人民法院進一步深化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意見》(法發〔2016〕14號),也要求深化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改革,推廣現代信息技術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的運用。我們省部分法院和調解組織目前也在運用這個項目,那麼這也說明這個項目具有一定的市場價值。所以我們希望這個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項目能夠進一步的創新,能夠進一步的為企業發展實現更大的意義和更大的作用。

黃 林: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應收賬款能否有效盤活與每個企業息息相關,事關實體經濟發展全局。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企業家,我深感責任重大、任務艱鉅,我將堅定走下去,發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的作用,為推動解決實體經濟發展中的債權債務問題,做出應有的貢獻。

主持人:今天我們探討科技金融創新,認識債權流轉。可以說這一手段,是順應經濟形勢,結合實體經濟需求孕育而生的產物。那麼,相信也會為整合金融資源,為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不斷的積蓄新的動能。

好,也在此感謝三位嘉賓,來到我們的演播室。感謝您收看這期的《2017政協論壇》,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