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上個世紀的足球王國,卻在這個世紀逐漸掉出足球強國的行列

相信對於70末80後的中國球迷們來說,曾幾何時,桑巴就是足球的代名詞,一提到桑巴,想到的不是舞蹈而是羅馬里奧、貝貝託這幾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昨天裡瓦爾多在廣州評價當今足壇缺少巨星的時候,拉出了許多回憶梗。

他們是上個世紀的足球王國,卻在這個世紀逐漸掉出足球強國的行列

他們是上個世紀的足球王國,卻在這個世紀逐漸掉出足球強國的行列

他們是上個世紀的足球王國,卻在這個世紀逐漸掉出足球強國的行列

差不多20年前左右的時候,的確是眾星雲集。與現在的梅西、C羅的獨佔撇頭不同,那個時候的足球先生、金球獎很有看點,因為夠格的巨星真的很多。然而國家隊的層面正好反一反:現在的每屆國家隊巔峰都保持得不長,不然也不會“衛冕冠軍小組出局”。而且足球強國與非足球強國的差距變小,看似弱一點的對手擺個大巴,沒準可以爆冷。而在94、98、02連續三屆世界盃都是冠軍水準的巴西隊,在現在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在本屆俄羅斯世界盃前,巴西隊的世界排名是第2,當然很多人都清楚這裡面有老前輩積累的功勞。開賽前,奪冠的最大熱門還是那些歐洲隊。而當五星巴西被零星的歐洲新貴比利時淘汰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太正常了,這就是兩隊實力差距的體現。記得在02年世界盃巴西捧得金盃的那一刻,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解說詞:21世紀的首個世界盃,被上個世紀的足球王國捧起了。而為什麼桑巴足球在這個世紀逐漸開始掉出了足球強國的行列呢?

以下幾點原因:

1、鄧加的“團隊巴西”是桑巴軍團由華麗到趨於平淡的轉折點

2006年德國世界盃後,鄧加接任佩雷拉的巴西國家隊主教練的職位。鄧加把剛剛那支在德國世界盃上表現不好的巴西隊歸結為“散漫、毫無團隊性、紀律性”。於是鄧加用德國化的手段改造了巴西隊,然而那是的德國隊正向技術化的方向發展,鄧帥的下馬威就是拿赫赫有名的肥羅開到,自此肥羅也無緣了巴西國家隊。2007年委內瑞拉美洲盃和2009年南非聯合會杯冠軍是給予鄧加的肯定。然而南非世界盃的“貧民巴西”1-2負於荷蘭後的鄧加宣佈引咎辭職。

其實鄧加隊巴西隊紀律性的改造沒錯,但是這個團隊化是有爭議的。要知道巴西隊的傳統就是星光璀璨,任何丟棄了自己傳統的國家隊終究會在大賽中被還以顏色的。要知道當時的巴西射手諸如埃爾伯、埃爾頓等人都是德甲的最佳射手,就是因為巴西隊巨星太多了國家隊都進不了。像德尼爾森這樣的在巴西隊中充當浪費時間“製造娛樂”的尷尬角色,在聯賽照樣進球助攻飛起。當初因為狀態等原因排除肥羅是應該的,但是鄧加那種排斥巨星的團隊足球,使得巴西隊的年輕天才多少被埋沒了。現在巴西稱得上球星的只有內馬爾一人,還不是頂尖況且年齡也不小了,甚至還要來中超考察隊員的狀態。

2014年在本土舉行的世界盃上被德國隊完虐後,鄧加第二次接受了“爛攤子”當上了巴西隊主帥,這回的他更加倒黴,在2016年百年美洲盃,巴西首次於小組賽出局。

2、戰術立體化、融合化,巴西卻不進則退

06年之後,國際足壇基本上就是歐洲人的天下了,能和歐陸稍微抗衡下的美洲球隊,不是巴西隊,而是阿根廷和烏拉圭。究其原因而是巴西隊理念上的固執。西班牙、法國隊、葡萄牙甚至是德國隊都開始融合了上世紀桑巴足球的技術精華,而巴西隊並沒有汲取歐洲球隊的戰術精華,還守不住自己的傳統,下滑是必然的。

3、國民經濟發展下的文化損失

21世紀以來巴西的國民經濟增長是令人驚喜的,儘管仍舊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巴西的體育,籃球、排球、田徑都很出色,然而足球不同。足球對於巴西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強勢體育項目,更是巴西重要的國民文化組成部分。而在巴西製造的巨星,大多都是平民窟、街頭足球出生,也就是這種野球讓他們今後的足球風格充滿了想象力。隨著現在巴西的青訓也系統化,踢野球出道的越來越少,從而使得桑巴足球的文化性有所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