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爲什麼救不了明朝?

黃強黃不息


一、明朝末年社會背景

明朝末年存在的問題主要如下:

(一)宦官專權。我國曆史上宦官干政比較嚴重的有東漢、唐朝及明朝,前兩者都是在王朝出現頹敗之勢,中央宮廷無法抑制宦官專權,才會出現如此非正常現象。而明朝則不同,與前者相比,明朝皇帝在完善組織機構的過程中,逐漸將“運籌帷幄”之權交由宦官處理。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以外,其他的皇帝尤其是嘉靖帝、萬曆帝、天啟帝均十分信任宦官,而萬曆皇帝更是把太監派到全國各地為自己斂財。

(二)皇帝惰政。既然身邊有能幹的宦官在身邊,皇帝自然巴不得“垂拱而治”,躲到一邊享清淨去了,比較有代表性的還是嘉靖帝跟萬曆帝這爺孫倆,數十年不上朝,在我國漫長君主專制發展史上也是頗為罕見的,另外明武宗荒淫無度,視朝堂為兒戲。天啟帝也如法國路易十六一般不愛政治,偏愛研究鈑鑿斧鋸,被稱為“木匠皇帝”。

(三)朝堂黨爭。明朝黨爭之嚴重,實為歷史罕見,明朝的黨爭主要指的就是東林黨與閹黨、浙黨之爭。黨爭給大明王朝帶來的不僅僅是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也造成大量人才的流失。這一窘境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大明朝的解體與覆滅。

(四)邊患危機。明朝邊患危機嚴重,北虜與倭寇一直成為大明朝健康發展的擋腳石,即便是明成祖朱棣奪國成功之後,開啟“天子戍邊”的模式,也依然無法阻擋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更是無法預見1644年明朝總兵吳三桂“怒髮衝冠為紅顏”率領清軍入關,開啟了中國歷史上一個王朝的新篇章。

(五)農民起義。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是靠反抗大元的統治而建立的大明王朝,但我們細翻歷史會發現,有明一代的歷史一直伴隨著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但萬曆皇帝懶政後,朝堂腐敗不堪,在一定程度上明政府已然成為“無政府狀態”,權力的真空加之攤派嚴重,引起了民眾的不滿,晚明的農民起義運動無論從規模上、囊括的範圍上、持續的時間上、影響力上等各個方面,在我國前近代農民起義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六)災害頻仍。有學者曾指出明朝災害頻仍,周圍遊牧民族對其騷擾不斷,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此時的明朝出於“小冰期”,災害頻仍加之土地集中嚴重,民眾都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反抗心中不滿,推翻大明王朝也是應有之義了。

二、鄭成功其人概述

鄭成功是我國的民族英雄,其豐功偉業也將永遠彪炳史書。

(一)鄭成功的早年經歷與家庭背景

鄭成功生於1624年的8月26日,卒於1662年的6月23日。也可以說是英年早逝,但鄭成功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至今仍被臺灣民眾奉為神明崇拜。鄭成功的父親為鄭芝龍,信仰天主教,教名為尼古拉,鄭芝龍是活躍在明末清初時期在福建沿海一帶,最大的海商及軍事首領,可以說是那時期中國實力最為強大的大海盜,觸手已遠播他國。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田川氏,其胞弟的後人至今仍生活在日本,如八世孫鄭永寧曾任日本外務省書記官一職、十世孫鄭審一曾在東京大學讀書,與戰後日本“戰犯首相”岸信介是同學。

由於其家世背景煊赫,此時明朝正是用人之際。就招撫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並賜“朱”姓。所以又稱“國姓爺”,因被永曆帝封延平王,因此又被稱為“鄭延平”。

鄭成功收復臺灣

(二)收復臺灣

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前,曾多次婉拒清廷的高官厚祿,1653年,清順治帝下詔封鄭成功為“海澄公”,希望鄭成功能主動投降與清廷合作。1658年鄭成功率領十七萬大軍水陸並進北伐,企圖一舉奪下故都南京,但因遭遇颶風只能作罷,166年又在福建沿海一帶殲滅清軍四萬餘人,一時名聲大振。

鄭成功收復臺灣畫像

1661年鄭成功審時度勢,聽從何廷斌的建議,據守臺灣等待時日收復舊國。隨後命其子鄭經駐守廈門、金門殿後,自己則率領數百艘戰艦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直抵臺灣。此時由於中國大陸正經歷改朝換代,無論是清朝還是南明抑或其它政治勢力都無暇估計東南一島,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滲入,航海技術的不斷提高,荷蘭——這個被稱為“海上馬車伕”的國家,此時已佔據臺灣達三十餘年,並開始了自己罪惡的殖民統治,鄭成功的到來恰好可以解當地百姓的燃眉之急,經過數月的浴血奮戰,鄭成功終於收復臺灣,將中國寶島從荷蘭殖民者手中重新奪回。

三、明末各支政治勢力的角逐

明末清初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此時的神州大地正經歷著一場劇變,百姓們也期盼有一個安寧的生產環境,但一切的變革必然經歷一番陣痛。

(一)清朝勢力的延伸

此時的清朝,八旗軍驍勇善戰,中央朝廷獎罰分明,又招招撫了明朝許多勇將,實力大增。可以說所到之處是所向披靡。在軍事上不斷取得勝利,在政治上,清朝也做好了問鼎中原的準備,較之於氣息奄奄的明朝,清朝自然顯現出新朝的勃發一面,所以即便是鄭成功單憑一己之力,似乎也很難與整個時代歷史潮流所抗衡。

(二)南明王朝的苟延殘喘

晚明時期政治變革急驟,隨著大廈將傾,整個朝廷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怖,毛文龍被殺,袁崇煥也被殺,東北防線猶如一張薄紙一般一捅就破。內無鼎力襄國大臣,外無安邦無懼良將,以至於崇禎帝自縊前也不得不發出如此的感慨,清朝入關以後,很多明朝勢力退至江南一帶,史稱南明,但明朝的“疾病已經深入骨髓”,即便是偏安一隅、苟延殘喘的南明小朝廷,也是互相掣肘,彼此拆臺,很難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治勢力組織有效的軍事抵抗。

四、退據臺灣的無奈

鄭成功退居臺灣實在是無奈之舉,我們翻閱歷史會發現,鄭成功之前無論是清廷的招撫、冊封,還是家人的苦苦勸說都無法打動鄭成功此時收復河山的心中執拗,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期望通過個人的努力實現故國的江山,但逝去終究是逝去,明朝的腐敗與無能已經深入骨髓非人力所為。鄭成功出生日本,身體裡有一半是日本人的血統,但他依然以南明為正朔,積極開發寶島臺灣,無論是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都為臺灣地區健康良性發展奠定了基礎。鄭成功去世之後,清朝康熙皇帝聞後不免傷心,題賜輓聯一副高度讚揚了鄭成功的一生偉業: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臺灣日月潭照片


參考文獻:

1) 陳名實; 林國平:鄭成功的儒學思想及其影響,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

2) 高致華:臺灣地區鄭成功信仰之歷史研究,史學集刊,2006。

3) 陳思:從軍事角度比較鄭成功與施琅的兩次徵臺之役,臺灣研究集刊,2014。

回答者:李晨,季我努學社青年會員。


季我努學社


很簡單,因為鄭成功不具備拯救明朝的實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靜Yes”曾做過專門的分析,現分享補充如下:

1658年,鄭成功利用清軍主力西調對付桂王的有利時機,從舟山群島北上進攻南京,但無奈遭遇颱風,進攻計劃擱淺;

1659年,鄭成功再次大舉北伐,鄭成功集合大小艦船3000餘艘,兵馬10餘萬人。先攻定海,全殲清軍定海水師,焚船100餘艘,清軍的海上力量基本被消滅。而後鄭成功聯繫蒐羅前明降將,獲得支援,隨即鄭成功越過吳淞口、江陰、鎮江等地,直撲南京城。

南京,清朝的江南重地,對於清朝意義重大。1842年,英軍艦隊到達南京下關江面,清朝投降!

彼時,鄭軍兵威正盛,志在必得,而清軍接連敗績,士氣低迷,拿下南京似乎只是時間問題,鄭成功也露出了勝利的微笑。然而僅僅過了一個月,鄭成功便匆匆兵敗南撤,挽救大明的機會從此徹底失去!

怎麼會這樣?為什麼鄭成功無法拯救明朝?“靜Yes”認為有以下原因:

1、鄭成功的性格缺陷

鄭成功這個小夥子,很熱血,很愛國,很會帶兵,很會經商,非常厲害。但是這並不完美,比如性格有小小的瑕疵。這是由他的家庭環境以及後天閱歷造就的。很多時候,這些不完美可以忽略,但是我們知道:細節決定成敗!

還未接敵,便已輕敵。這是鄭成功失敗的最關鍵因素。在鄭成功眼中,清朝終歸是蠻夷和暴發戶,層次和漢族沒法比,他們的成功更多的是投機取巧的成分。

也許是這樣,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清朝入關奪取天下絕非偶然,他們的路線經過仔細推敲,他們為崇禎報仇的口號也經過斟酌,對漢人降將的籠絡和收買,使它們能夠迅速佔領中原。這些是鄭成功看不到的。鄭成功所做的,是對自己的高度自信和對清軍的盲目蔑視。

聽不進下屬意見。清朝對前明降將十分器重,原因無他,清朝需要這些人打天下,這些馬前卒也特別賣力,為清朝的佔據天下做出巨大貢獻。

而鄭成功就有些差距了。佔領瓜州後,屬下張煌言提議陸上出奇兵奔襲南京,但鄭成功堅持走水路,穩紮穩打。雖然清朝水師已經基本玩完,但戰爭終歸是需要爭分奪秒的。長江口到南京,一路逆水而行,行軍速度慢上加慢,水軍前鋒張煌言部在南京江面等了好幾天才等來鄭成功。這幾天時間足夠讓清軍加強南京防務,給鄭成功增加進攻難度了。

自以為是。7月12日,鄭成功抵達南京,登岸後在太平、觀音、神策、金川、鍾阜、儀鳳、江東等門外立營83座,切斷交通,架設大炮開始圍城。看似南京旦夕可下,但當一切妥當,鄭成功卻圍而不攻,甚至圍城都沒有圍死,白白損失戰機。他想讓清軍主動上門投降,用自己的聲威帶來一個兵不血刃的勝利。事實證明他想多了,清軍加強南京城防,鄭成功更被動。

心胸狹隘。當初永曆政權的李定國多次邀請鄭成功東西夾擊進攻清軍時,但鄭成功無動於衷。南明之所以接連覆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內訌,大家都覺得自己是天下共主,自然要爭奪統治權,這種缺乏大局觀的想法也影響著擁兵自重的將領,一旦反攻成功,到底誰聽誰的呢?於是鄭成功坐視永曆覆亡之後才姍姍來遲。

2、鄭成功備戰中的疏漏

天氣預警不足。你相信嗎,一個常年在海上活動的人,居然一次遭遇颱風就損失8000人。因為這次颱風,第一次北伐不得不宣告失敗。

如果第一次北伐時突發天氣狀況可以理解的話,那麼第二次錯估南京江面的水文條件就不可原諒了。鄭成功曾到南京學習過,作為本次北伐的最終目標,對南京水文情況應該瞭如指掌才是,然而現實是鄭成功對南京複雜的水文條件一臉懵逼,還未開戰就已出現大量傷亡。

缺乏陸軍,不利攻堅。這是鄭成功失敗的終極因素。這支活躍在海上的抗清游擊隊,以船為基地,發展的自然是水戰的家當。倭盔倭刀在水上接舷戰中作用巨大,但是面對城高牆厚的南京,鄭成功就只能望城興嘆。鄭成功之所以遲遲不打南京,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步兵以及攻城器械,光靠幾門繳獲的紅衣大炮顯然是不夠的。

另外,從鄭成功圍城部署上看,大軍紮營距離太大,不利於互成犄角協防,導致遭遇清軍反撲時很快失敗。

鄭軍的戰鬥力低下。薄弱的戰鬥力一直是鄭成功的心病,最開始是望風潰敗,後來經過整訓稍微好一些,但是在面對強悍的清軍,鄭軍的戰鬥力還是顯得矮人三分。果然,清軍反撲,鄭軍再一次倉皇撤退。

3、鄭成功的戰略差池

從始至終,鄭成功都沒有一個統一的作戰構想。

說到底,鄭成功北伐本質上就是一次軍事冒險行動,和吳軍入郢相類似。如果得當,可以取得巨大戰果。

但縱觀鄭成功北伐過程,就能發現鄭成功沒有一個全盤的戰略考慮,消滅清軍水師,收復很多州縣,招降很多降將。這些都做得很好,然而在攻取南京戰役上卻屢屢犯錯。

作為軍事統帥,鄭成功當然明白南京的巨大價值。但在南京城下得知上游的蕪湖有義軍投降的消息後,他就立刻讓前鋒張煌言前去受降,將進攻南京的時間再次延後。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樣的自耗是南京之戰最後失敗的一大推手。

從戰術的執行來看,鄭成功始終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想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沒有一個全局的把握。要知道,彼時的江南,人心浮動,只要鄭成功的大軍迅速佔據江南要地,基本是一呼百應的狀態。但他的眼裡只有南京,拿下南京後,繼續下一座城池。

所以“靜yes”認為:若鄭成功能迅速佔領南京,將清朝在江南的勢力盡快掃除,迎立藩王,或許江南各地能夠群起響應。或者,在佔領南京的同時,出奇兵沿海岸線北上,在北方沿海登陸,給清朝帶來多線作戰的局面,或許歷史可以改寫。

可惜,鄭成功做不到這些!

北伐失敗後,鄭成功元氣大傷,退回廈門基地。為解決大軍後勤給養問題,有一個長期穩定的抗清基地,鄭成功東渡臺灣海峽,在1662年收復了臺灣島,收復臺灣的壯舉使鄭成功成為民族英雄。

1683年,清軍將領施琅率軍進入臺灣,鄭氏反清復明的大業至此徹底終結。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先說鄭成功的軍事才能及其麾下武裝的實際戰鬥力,與當時人才濟濟的清廷和刀鋒依舊的八旗軍尚無法相提並論。

誠然,鄭成功部隊的長處在於擅長水戰,但相應的其陸戰、野戰特別是攻堅戰能力就要差得多,而且鄭家軍起家於武裝海商集團,雖然後來割據一方,但官兵無論紀律嚴明程度、訓練水平,還是戰術配合與戰鬥意志等方面都很難跟清軍匹敵

從史料記載的歷次戰鬥來看,鄭軍敗多勝少

——1647年攻打海澄、泉州失敗;1648年再攻泉州失敗,軍民死傷無數;1650年圍困潮州失敗;1651年遭清軍偷襲丟失廈門,後來收復;1652年圍攻漳州失敗;1658至1659年2次北伐均告失利。

當時清朝作為一個新生政權的銳氣正盛,而且由於貴州、兩廣、雲南、川南、浙東等許多地區還未平定,清廷依然保持著很高的戰備意識,統治集團雖有派系之爭,但對付外敵大體仍可保持團結一致。

反觀鄭軍內部卻矛盾、罅隙很深、很多,鄭氏親族之間、部屬將領之間,乃至於原住民和客家人之間都存在諸多不和。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清初高壓政策和明末腐敗,東南沿海地區對於反清復明的熱情並不一樣,當時鄭軍在福建、廣東各地攤派、強徵糧草和賦稅,都引發過很多不滿情緒和反抗行動。

比如1652年鄭軍圍困漳州,城中已經到了“人相食”的地步也沒有開城投降。而在有些地區,當地豪族出於抗稅、自保的目的,甚至不惜引清兵前來攻打鄭軍。就連鄭成功手下大將,也有不少人出於各種原因(遭責罰、親友被殺、受冷落)投降清廷。可見,對於明末清初的人心叵測還是要有足夠清醒認識。

至於說鄭成功與各路南明武裝配合的問題,更是一筆糊塗賬——他與南明潮州總兵郝尚久火拼、為與清廷議和放棄與浙東義軍北伐的良機、辜負李定國9次致信與他聯手進攻的殷切期望,可以說他的反清復明充滿了鄭氏小集團的利益算計

而等鄭成功起大兵進攻南京時已經到了順治十五年(1658年),由於清初的殘酷鎮壓,江南地區的反清復明力量一蹶不振,根本無力協助、配合鄭成功的軍事行動


網言軍事


鄭成功時代的南明軍事力量並不弱,其軍隊數量超過入關的10萬清兵。僅鄭成功父親鄭芝龍手上就有二十多萬人馬,集中在福建一帶。加上明朝原有軍隊,各地的反清的義軍,其兵力有百萬之眾。但是明代末期,人心渙散,軍隊鬥志喪失,崇禎皇帝煤山自縊後,國無統帥,明朝的各種勢力擁立明朝皇室後裔成立了南明政權,也是各懷鬼胎。

福王朱由崧在明朝留都南京建立政權,史稱弘光政權。此後又,福建建寧的唐王朱聿鍵,浙江紹興的魯王建立了政權,延續南明王朝。但是南明政權內部矛盾重重,互相傾軋,不能有效進行防禦。鄭芝龍擁立朱聿鍵稱帝目的,是表明明朝已有皇帝,形成抗清復明的號召力。隆武帝建國福建的消息傳至四方,江浙、安徽、江西各地義軍紛起,響應抗清號召。隆武帝的領土也自福建、兩廣、雲貴而外,兼及湖南、安徽、江西、湖北的一部分,很有光復的機會。倘若可以團結一切抗擊清兵的力量,必然會給清兵掃蕩中華大地致命一擊。但是各有各的心思,各打各的算盤,與隆武帝同時起兵抗清的明代宗室魯王、韓王、益王等,在大敵當前,國家存亡之際,糾纏在誰領導誰的問題上,不僅荒唐,更是誤國。

鄭芝龍擁兵自重,不是為了大明覆國,而是以此為籌碼與清軍談判,置國家安危不過,通敵賣國,以致南明大好形勢轉為劣勢,坐失復國良機。

到了抗清後期,鄭芝龍的人馬被鄭成功掌握,南明抗擊清軍形成三支力量,鄭成功、張煌言、李定國。但是在抗擊復國的決策上,也存在分歧。

永曆十一年(清順治十四年,1657)起,鄭成功第一次北伐失敗。永曆十二年(清順治十五年,1658)二月,鄭成功第二北伐失敗,損失慘重。兵敗江寧使得南明最有力量的鄭成功大軍徹底失去了光復漢族政權的最後機會,此後鄭軍無力與清軍進行全面抗衡。

鄭成功南京失利的戰局也影響到張煌言,遭遇清軍四面夾擊,傷亡慘重,張煌言的隊伍被打散,全軍只有數百人,被迫退入浙東進行頑強抵抗。

三支最具實力的抗清力量,因為分散,沒有形成合力,力量逐漸消耗。最為強大的鄭成功部,也只能選擇臺灣作為生存基地,維持與清軍在福建臺灣一帶的抗衡,李定國部在滇緬一帶與清軍周旋,張煌言部在浙東抵抗已經進入尾聲。至此,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被清軍佔領,各種抵抗力量也被消滅。

清軍力量與抗擊力量對比已經逆轉,鄭成功孤掌難鳴,復明大業難以實現,加上進駐臺灣不久,鄭成功就病逝,臺灣成為抗清的孤島,最後被投靠清廷的原鄭成功的叛將施琅帶兵收復臺灣。


黃強黃不息


鄭成功覺悟可沒你這麼高,事實上南明軍閥就沒有幾個是把國家利益放在最上面的,假如南明各權臣和武將一起聯合,那麼南明絕對不僅僅是存在了十幾年,有可能開啟一個類似於東晉和南宋的江南政權。

自打看了一些南明史籍,我覺得對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鄭成功,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我在看南明史之前接受的宣傳都是把鄭成功形象說的很光輝燦爛,這簡直就是一個完人。但是看了一些南明史籍後,我覺得鄭成功的形象完全是言過其實,說句難聽的,南明之所以垮臺那麼快就是由於有很多像鄭成功一樣只過自己利益,豪不考慮的大局的一些軍閥造成的。我也曾反思過,為什麼今天的人對於鄭成功標榜的那麼好,事實上他對於抗清並沒有太多貢獻。後來在網上聽一些養有的分析,我才明白,鄭成功是什麼形象完全是取決於今天當政者的喜好,因為祖國尚未統一。

熟悉南明史的人都知道,到了南明最後幾年,整個中國還在抗清的只有兩個武裝,第一就是大西軍餘部,後來歸順南明成為抗清主力的孫可望和李定國等人的部隊。再一個就是盤踞在福建沿海的鄭成功部隊,其他內地的一些抗清武裝比如大順軍餘部規模都比較小。當時的鄭成功傭兵十來萬,海船數千艘。鄭成功總有一支可謂說當時全中國甚至整個亞洲最好的水師。當時滿清剛南下,滿清當時幾乎是沒有水師的。假如鄭成功配合其他抗清力量,就憑它的水師就夠滿清喝一壺的。事實上鄭成功表面上效忠南明政府,其實他並不怎麼接手南明政府的號令,鄭成功做的更多的時自己關起門來搞自己的建設,所以鄭成功幾乎是獨立於滿清和南明的政權。

南明歷次用兵鄭成功大多采取觀望態度,除非滿清直接威脅到鄭成功自己的地盤,要不然他採取的政策就是明清兩邊都不得罪。李定國兩次打廣州都事先請求鄭成功出兵協助,但是鄭成功兩次放了李定國的鴿子,坐視李定國孤軍敗北。鄭成功在明清兩邊舉棋不定的心態,也就間接造成了南明政府的加速瓦解。鄭成功一直和滿清在和談,事實上鄭成功並不排斥歸順大清,只是後來在剃髮問題上和滿清談崩了。加上滿清覺得大勢已定,就不再對鄭成功抱有希望,所以滿清也加大了對鄭成功和西南南明政權的打擊。

滿清大兵合圍西南李定國的抗清力量,此時鄭成功才意識到唇亡齒寒,此時他才做出了他對於滿清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那就是率領十幾萬鄭軍北伐。但是此時大廈將傾,鄭成功這次的行動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時機。此時北伐勝算不大,即使順利拿下南京,那麼我不一定能夠守得住。因為此時滿清幾乎平定了所有抗清力量,到時候舉全國兵力來征討鄭成功,鄭成功又能如何應對?永曆政權被消滅後,鄭成功政權在大陸上自然也待不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