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幅漫畫看似絕情,卻教會孩子:放手,去做!

看到10幅養育孩子的漫畫,深有感觸,而這些事情在我們家,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周國平說,愛孩子是我們的本能。是的,愛是本能,只是我們愛的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而已。

01

很多媽媽抱怨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兒園還不能好好吃飯,歸根結底,還是自己慣出來的。

10幅漫畫看似絕情,卻教會孩子:放手,去做!

有人說中國孩子是被人喂大的,而外國孩子則是餓大的。

我家孩子到2歲半吃飯都要大人喂,不是自己不會吃,而是奶奶始終擔心他自己吃不飽。每次他說吃飽了,奶奶都要追著再喂幾勺飯。

愛人和奶奶說:“你這樣喂下去,孩子在家不捱餓,去了幼兒園也是要捱餓的。”

但奶奶總說:“孩子小,去了幼兒園自然就會吃了。”

雖然孩子撒嬌說要喂著吃,但是在我們餵養的寵溺裡,剝奪了孩子自我探索、成長和獨立進食的樂趣,以及他們對食物的敬畏之心。

還有的媽媽說,之所以選擇餵飯吃,是因為孩子自己吃的實在是太髒了,弄得身上地上到處都是。但是,這也是孩子成長必須經歷的過程,只有經過反覆練習,他們才會學會將食物準確無誤的送到嘴裡。

02

曾在一個家長群眾看到,幾個媽媽為了孩子多大自己穿衣服爭的不可開交。

好多都覺得孩子在上小班之前,讓他們自己穿衣服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而套頭衫一類複雜的衣服,有些孩子中班以後才開始慢慢學會。

10幅漫畫看似絕情,卻教會孩子:放手,去做!

其實很多兩歲多的孩子就能夠自己穿戴簡單的衣物了, 之所以他不會,是因為你不願讓他嘗試、讓他犯錯,讓他自己動手。

朋友圈裡有一位媽媽,總說自己是個“懶”媽媽,孩子的吃飯、穿衣她都沒盡心盡力的照顧過,經常是,把盛了食物的碗往桌上一放,就讓孩子自己吃,具體是用手吃、勺子吃還是筷子吃,她幾乎都不去管。如果孩子不會,她就讓孩子看自己是怎麼吃飯的,結果孩子不到兩歲竟然學會了用筷子。

兩歲多一點的時候,自己穿褲子和襪子,出門前,自己穿鞋。

這位“懶媽媽”卻養了個自立的小能手。

03

10幅漫畫看似絕情,卻教會孩子:放手,去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了多少年,但是就是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狠不下心來實踐。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尊重父母和長輩,但是,往往我們卻在面對孩子成長的時候,將自己定位在了保姆的角色上。對於孩子的要求可謂是一呼百應,就怕孩子累著,凡是都親力親為,為孩子跑前跑後,又如何讓孩子升起尊敬之心呢?

04

教育孩子要趁早,別等孩子長大了,讓這個社會的大家庭來替你教育他。

10幅漫畫看似絕情,卻教會孩子:放手,去做!

前兩天在幼兒園門口,有一個孩子不小心踩壞了另一個孩子的玩具。犯錯的孩子小聲的說了一句對不起,但另一個孩子依然難受地大哭起來。

這時候一邊的家長不幹了:“你弄壞我們家東西,賠!”

另一個家長也不甘示弱:“你那麼兇幹什麼,我們都說了對不起了!”

“說對不起有用嗎!你怎麼教孩子的!”

“又不是賠不起,那麼兇幹什麼,沒教養!”

……

家長還在鬧得不可開交,可兩個孩子卻被老師帶到一邊,嘻嘻哈哈玩到一起了。

有的時候,孩子之間的事情還是要交給他們自己去解決,可能有時候會覺得孩子受了委屈自己沒給他們出頭,心理上不好受,但是也要明白,這也是鍛鍊他們人際交往能力千載難逢的機會。

任何人的成長都會伴隨委屈。適當的受點委屈,也是為了讓他們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05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10幅漫畫看似絕情,卻教會孩子:放手,去做!

在美國,四五歲的孩子就要開始學會自己整理衣物、書包,學習洗菜、擦桌,再大一點就要分擔收拾花園的任務。

而中國的寶寶們上了小學依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甚至是有的孩子都已經上初高中了,依然沒有自己洗過內衣褲和襪子。

想要孩子成為精英,讓他做家務是必不可少的;而保姆式的一切代辦型家長,最終只會毀了孩子。

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隔壁寢室有個女生,不會洗衣服、也不會整理自己的東西,甚至是去食堂打飯都要讓人專門帶著去。最後這位女生實在是無法適應學校裡的生活而被迫退學回家了。

06

10幅漫畫看似絕情,卻教會孩子:放手,去做!

帶孩子去參加一個繪畫體驗課。老師讓大家給繪本填色,由於很多小朋友都是第一次上這個課,所以老是畫到線條外面去。

看著這些毫無章法的顏色搭配,旁邊有位媽媽急壞了,

“寶貝,這個花怎麼是綠色的呢,葉子才是綠色的呀。”

“你看這個地方要塗成圓形的,媽媽幫你一起。”

“寶貝,你這裡……”

一趟體驗課下來,幾乎成了這位媽媽在畫畫。

其實,每個孩子的認知裡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可能他們目前認知的顏色與我們不同,但那是他們表達的最真實的世界。我們不要總是喜歡用自己的認知去指點孩子的世界,而讓他們失去了探索的樂趣。

如果你總是喜歡代孩子做事,那又如何能讓孩子掌握學習的能力呢。

07

記得小時候,最快樂的時光就是放學回家的那一段路。和小夥伴們在草地田野上追逐嬉戲,從路過的菜園子裡摘黃瓜、在路邊摘來野花別在衣服上、追著蝴蝶或者是蜻蜓到處跑……現在回想起來,我們的童年似乎總是有大自然的陪伴。

10幅漫畫看似絕情,卻教會孩子:放手,去做!

再看現在的孩子,天天宅在家裡,不是電腦就是手機、IPAD,出去面對的是鋼筋水泥的叢林。

孩子想要在樓下挖個土,媽媽會說髒。下雨天想要去玩個水,奶奶說:會淋溼的。

其實,如今的孩子更需要去做一個田野中自由奔跑的風一樣的少年!

08

跌倒了自己爬起來,人生哪能一帆風順?

10幅漫畫看似絕情,卻教會孩子:放手,去做!

摔倒了,學會自己爬起來,是每個人生路上都要經歷的成長。我們希望可以牽著孩子的手一直走下去,但是更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擁有一片獨立成長的天空。

每個人都會犯錯,逃避與推責都不叫成長,直面挫折,才會越來越勇敢。

09

不準做這個,那樣不行、不可以……這是好多媽媽的口頭禪。

10幅漫畫看似絕情,卻教會孩子:放手,去做!

每個人都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尤其是成長中的孩子,更是十足的好奇寶寶。這個世界對於小小的他們來說,是陌生的,也是新鮮的。

很多時候,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比一件乾淨的衣服重要得多。衣服髒了可以洗,但是禁錮了孩子的好奇心就再也無法挽回了。

孩子需要用心,用身體,用行動去探索這個世界,然後他才會愛上這個世界,進而富有激情的活著!

10

10幅漫畫看似絕情,卻教會孩子:放手,去做!

愛他,就要學會放手,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孩子終要自己學會面對一切!

就如最新的凱迪拉克的廣告語一樣,更多時候,我們需要對孩子說的是:放手,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