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我的中國移動

作者|顧嘉

微信|故事書 (ID: GFM1983)

嗯,是時候說些什麼了。

很多人都在問我昨天的海報是什麼意思?一個「紀」字有三重含義:

  1. 十二年,是為一紀。2006年,我加入中國移動,到今天已經有十二個年頭了。

  2. 紀念。這是我畢業後第一份超過十年的工作,理應紀念。

  3. 新紀元。希望開啟一段全新的旅程,正式告別。

是的,我已經正式向服役十二年的公司提交了離職申請。這篇文字,沒有關於行業、企業的高談闊論,只是忠實記錄下在這十二年間的那些心路歷程。

西南地區有著繁盛而錯落有致的植被。空氣中也有著北方無法感知的潮溼氣息。我知道,我的下一站就在這裡。工作還沒有完全定下來,心卻是無比的安靜,好像已經安定在了這裡。習慣這裡的風土人情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2006年8月2日,我剛從北郵畢業1個多月,每天都在等待工作的消息,某天夜裡在自己的博客裡記錄了這麼一段話。

彼時,互聯網還遠遠沒有像今天這樣發達,更別提現在風生水起的移動互聯網了。我的博客開設在MSN Space上,寫作只是個人習慣,基本沒什麼關注度,有點兒像個日記本兒。於是,我幾乎可以毫不費力地回憶出每個細節。

那時候,我辭去了北京的工作,和女朋友來到貴州,準備開啟一段全新的旅程。因此,我給自己的博客起了一個聽上去有些矯情的名字——『沒有回程的前行』。

來到這個南方的小城已經有一個月了,我也在這一個月裡體會到了這裡特別的地方。南方特有的植物、南方特有的景觀、南方特有的小吃,還有最重要的——南方特有的氛圍。……只有懂得遊戲規則的人才能玩好,而現在這個地方的遊戲規則我還沒有完全弄明白,所以我有時候會感到惶恐。

2006年8月26日,工作單位還是一直沒有消息,我依然在努力調整自己的狀態。差不多三週後,2006年9月9日,在焦急的等待中,終於盼來了上班的消息,我被分配到了遵義仁懷,是國酒茅臺的產地,因此也被大家稱為酒都。

在此後的近1年時間裡,我在這個南部小縣城工作、生活。有快樂也有失落,有興奮也有黯淡。我嘗試去改變一些什麼,也在努力調整狀態去適應一些什麼。

  • 每天都非常忙碌,儘管都是一些小事情,但是確實讓我有了很強烈的存在感,自己在想著為單位開發一個小小的信息管理系統,好像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 我一直都在迴避著討論現狀,因為覺得沒什麼可以談的,一切都很平淡,覺得可以看見自己50歲以後的生活。

  • 2007年正月十五,今天又完成了一個系統模塊,馬上就可以試運行了。這個凝結了我大量心血的東西馬上就要出爐了。

  • 青春就是這樣的一個時期,我們充滿激情但是一樣有煩惱。涉世未深的我們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但是對於周圍的威脅卻全然不知,知道生活真的開始對自己發出警告我們才會懂得去保護自己。漸漸地,我們懂得了生存法則,而那時我們也許會發現已經不再年輕。可能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在仁懷的日子,我學會了忍耐。記得我剛到工作崗位上時,遇到了很多看不清楚想不明白的情況,一個小小的縣級公司竟然也會有各種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有時抱怨,甚至會感到憤怒,於是用工作來打發無聊、用奮鬥抵禦妄念,歷經了5個月的開發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個項目——《仁懷移動信息管理系統》,第一次感覺到了“耐得寂寞”的魔力。9個月後,我調到了遵義市公司。

2007年初在博客圈裡流行“點名”遊戲,剛開始的那兩個問題基本上可以真實歸納自己彼時的心情。

1.2006你最開心的事是什麼?

終於開始自食其力,雖說剛開始有各種情緒,但可能都是以後的寶貴經驗。

2.2006年最難過的事是什麼?

從2006年6月開始到現在,最最難過的事情就是離開了學校,踏上了獨自闖蕩江湖的旅途,讓我痛恨又留戀的北郵就這樣離我而去,還有那群死黨們,好想你們這群混蛋啊。

2007年5月20日,我接到公司通知,去交換中心工作。這段短暫而快樂的時光讓我懂得了學習的意義。

  • 雖然擔心會漸漸失掉一些質樸,但我還是要保衛自己心靈不會受到汙染。

  • 王小波說“人活在世上,不但有身體,還有頭腦和心胸。對我自己來說,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達到的最低目標。某件事有悖於我的心胸,我就認為它不值得一做;某個人有悖於我的心胸,我就覺得他不值得一交;某種生活有悖於我的心胸,我就會以為它不值得一過。”正是這種心胸,讓人拋棄安逸,去做更好的自己。

一直以來,北郵的“光環”給了我很多自信,有些時候甚至是些小驕傲。但是到了交換中心,我才明白北郵給我的除了一張文憑以外就真的沒什麼了。剛剛到崗的時候,那裡的每一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工作壓力,也踏踏實實開始學習技術知識。這段時間成了我入職以來最充實、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因為我似乎可以每天都看見自己的進步。這進步來自一本本書,一摞摞筆記,一份份不很成熟卻無比認真的方案。

一切似乎是安排好的,但我竟然毫無準備。不到半年,我又接到通知去分公司綜合部,這次的崗位是綜合秘書。

  • 我記得在應聘的時候,有人問過我為什麼會選擇貴州?為什麼會選擇遵義?為什麼放棄留在北京繼續發展的機會?現在如果有人重新問我這個問題,我會說:其實在哪裡工作都一樣,關鍵是你是否真正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 秘書生涯就在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開始了,開始覺得很簡單,真的覺得很簡單。不過是核一下文件、組織一下會議什麼的,但一切都比我想象的要兇猛得多。文件越來越多、雜事越來越多、規矩越來越多……

  • 2008年有太多的記憶,雪凝、地震、洪水,北京奧運會……這一年,我們真正要學會的是感恩,感謝親人、朋友、身邊的每一個人,為自己還有機會體驗如此豐盛的生命而感恩。

  • 在這個大客場裡,我需要的是出類拔萃的實力與厚積薄發的經驗。而這些都需要個人超過常人數倍的努力與時間的積澱,現在我明白了後者的重要性。

時間就像是海綿裡面的水,擠擠就有了,我開始關心時間管理、精力管理。面對接踵而至的各種工作,從起初的應接不暇到後來的遊刃有餘,慢慢找到了方法和感覺。管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就像是在管理一個項目、甚至一個隊伍,要充分協調、充分溝通、充分統籌。正是這段忙碌的工作經歷,拉開了我在秘書崗位上近8年的序幕。

在分公司綜合部工作的三年裡,記憶最深刻的就是2008年年初那場雪凝,我退了回家的車票。白天跟著領導下縣慰問,晚上回來整理素材,用我的筆記錄下在那場災難裡移動人表現出的無畏和堅韌。15個日日夜夜,平均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終於完成了那次任務,令人欣慰的是,在那兩個月裡,遵義分公司一共獲得了一百多次獎勵和榮譽。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抗雪凝保通信的工作,也算為大家幹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兒。

2009年9月,經過筆試、辯論、面試的三重考驗,我得到了通往下一站的入場券。在參加工作的第四個年頭,我競聘到省公司綜合部。

  • 很多時候,理想是需要在妥協中慢慢前行的。

  • 我們這群80後早已脫離了憤青的年紀,在社會大潮中,我們不斷調整位置、不斷調整心態、不斷調整生活和工作的狀態、不斷調整我們曾經的夢想和憧憬,責任讓老覺得自己還是孩子的我們長大了、成熟了、堅強了……

  • 當機遇來臨的時候,必然伴隨著壓力。要知道,每走一步都要用超乎常人的付出和努力。忠誠務實,在平凡的工作中找到突破點,而不是盲目的熱血沸騰和爭強好勝。堅硬的職場安全感來源於自身的成長與修正,這是正面的、心安理得的,並會伴隨著自我認識變得越來越穩固。

  • 不論是文稿還是PPT,我們交付的作品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一個產品,只不過這個產品的最終用戶可能是老闆,也有可能是老闆的老闆,用戶感知的好壞也直接反映在你的作品上。只有用做產品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份作品,你才能算是一位有尊嚴的職場人。

從2009年到2015年,我在省公司綜合部的秘書崗位上幹了六年。這六年的文字工作磨練了我的心智、開拓了我的視野、提升了我的韌勁。此間還發生了兩件對我有重要影響的事,其一我被借調到總部綜合部工作,深度參與了中國移動集團“大材料”的撰寫,“字字嘔心瀝血,句句思慮萬千”的日子對自己是一次回爐再造;其二是開始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行業洞察”生涯,以第三方視角完成了對信息通信行業的幾百篇原創文章,增長了見識、結交了好友、提高了水平。

2015年10月12日,我到公司新成立的大數據運營中心報到,在這裡開啟了一段“初心之旅”。

我在糾結“綜合”與“運營”雙重職能應該怎樣平衡,一邊是面向內部的綜合協調與行政保障,一邊是面向客戶的溝通銜接與銷售策劃,我對新崗位的“雙重屬性”困惑不解,也打算從中找到些為團隊破局的思路。

一週之後我就徹底放棄了這樣的想法。因為我根本沒時間想,與綜合部相對務虛的工作屬性不同,大數據運營中心的綜合運營儘管也帶著“綜合”二字,但工作非常細碎具體。一場大型展會的策劃籌備、一個業務流程的梳理優化、一份營銷策劃的落地執行、一張活動宣傳的海報設計,甚至是一張名片、一份週報……每一件工作都是可以交付的“產品”。

儘管如此,我依然樂此不疲。稱之為“初心之旅”,就是因為看到行業正在經歷危機。我們早就失去了通信業“黃金十年”的榮耀,早就告別了“大象快跑”的神話,運營商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挑戰不僅來自外部的壓力,更來自全體員工的內心。我希望通過自己和團隊的努力,能為大家帶來一些變化、一些希望。

  • 在浮躁的現實裡,我們麻醉自己,我們圓滑世故,我們暗藏鋒芒,我們相互攀比……不知從何時起,運營商就和先進生產力之間築上了一道重重的牆,那些想走又能走的人最終選擇了離開這裡,那些想走卻不能走的整日抱怨體制,那些不想走也不能走的昏昏度日,剩下那些能走卻不想走的痛苦掙扎……

  • 我想,我是愛這個企業的。但恐怕並沒有能力對大環境產生什麼影響,我能做的或許就是從自己做起,從團隊做起,讓曾經熊熊的烈火在胸中重新燃起,讓那些被迷霧遮蔽的夢想發出光芒,讓實際行動去證明:一切皆有可能。

我們做到了。

在2017年的貴陽國際數博會上,我們發佈了第一款服務社會的大數據產品——“數字天網”,我們甚至還總結了通信運營商該如何切入大數據這個細分市場的心法和身法。

作為通信運營商,我們一直在苦苦探索如何能切實有效地推動大數據應用落地,老實講也走過一些彎路,之所以能在數字天網項目上最終實現目標,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有了客戶的深度參與,讓我們的產品一問世就可以進入實戰,讓大數據真正為廣大群眾做些什麼。

發佈會一結束,我們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在全省推廣。與其說是現場推廣,倒不如說是“現場支撐”,在那場發佈會後,需求就紛至沓來。我們不得不將團隊按照區域分成幾組,才能勉強應對絡繹不絕的訂單。不到半年的時間,全省試點簽約數就突破20家,其中4家單位還直接走了“單一來源採購”流程。

第一次感受到了基層的熱情呼喚,第一次感受到了客戶的高度評價,第一次感受到了“站著把錢掙了”的尊嚴,那種快樂或許就叫“成就感”。

只不過,一切都結束了。原因很複雜,我不便多言。

前幾天和一位公司領導聊天,我告訴他中國移動是我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工作,因此也有了特別的意義。伴隨著這艘大船,我們收穫了成長、喜悅,也經歷過挫折、失落,但在內心深處充滿感激,這裡教會了我作為企業一員應當具備的職業感和尊嚴。

放在更加宏觀的格局中看,我們親身參與到了中國通信業蓬勃發展的大潮中去,我們比任何局外人都清楚它的過去經歷過什麼以及正在經歷什麼,我們也比任何人都希望企業能夠在新一輪的技術浪潮中重振雄風、再創輝煌。

12年,我不知道我的一生能有幾個12年,但我明白從離開的那一刻起,我就要徹底和過往告別,再次踏上沒有回程的旅途。掙扎過、彷徨過,努力過、奮鬥過,我也曾燃燒熱血、拋灑青春,用自己的方式為企業做些什麼。對我而言,這就夠了,正所謂:“行止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前段時間,朋友發給我一篇文章,內容沒記住,標題倒是讓人印象深刻——《離開體制的人,每一個都是勇士;堅守體制的人,每一個都是英雄》。

如今,到了告別的時刻,真心感謝一路上關心、幫助、支持我的人們,希望一切都順。也請大家原諒我曾經的幼稚、倔強、魯莽,希望越來越好。

再見,過去;你好,未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