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單位的人,個人繳納社保是否合算?

沒有單位的人,個人繳納社保是否合算?

如果一定要說划算還是不划算,那我的回答是不划算。理由如下:

個人與公司社保繳納項目

想必這個大家都知道。個人和單位繳納社保的項目,區別還是很大的:單位繳社保,包含的項目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單位和個人繳納的比例分別是(由於各地繳費比例標準不同,以北京為例):

養老保險:單位繳納比例19%,個人繳納比例8%

醫療保險:單位繳納比例10%,個人繳納比例2%+3元大病統籌

失業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8%,個人繳納比例0.2%

工傷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8%,個人不繳費

生育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8%,個人不繳費

個人繳社保(特指有城鎮戶籍的居民)的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其他三險個人無法自己繳納。在繳納金額上,要視不同地區的相關政策而定

舉個例子,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個檔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經濟發展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不同地區的相關政策有所不同,建議諮詢當地的社保局。

個人與企業社保繳納享受的待遇

1、退休時間不同

女性參保人員退休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有差別:

單位的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個人繳費的如果曾經在單位繳納社保累計滿10年、到退休年齡累計繳費滿15年的,可以50歲退休;否則都要55歲退休(特殊工種除外)。

男性參保人員退休領取養老金的年齡,不管是單位還是個人繳社保,都是60歲

2、養老保險領取待遇不同

通過單位繳社保參加養老保險的個人,如果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是累計繳費已滿15年,即可按月領取養老金;如果未滿15年,可以繼續繳費直至繳滿15年,再按月享受領取養老保險待遇。

個人繳社保無法繳納失業險、工傷險和生育險,只能繳納養老險和醫療險。個人參保大部分城市按年繳納參保費,且屬於自願行為。相比單位繳社保,個人繳納的保險費相對較低,享受的待遇也會較低。

這裡以北京為例,社保繳費基數為2015年北京月平均工資7086元,單位交社保的比例和金額如下圖:

沒有單位的人,個人繳納社保是否合算?

仔細計算一下,如果是在企業,那麼單位和個人一共繳了2919.09元,個人支付720.94,單位支付2198.15。但是如果是個人繳納的話,那麼單位的比例也需要自己繳納,工作是2919.09元。

另外,如果退休之後,想和在職員工領一樣的養老金,沒有單位的人交的錢就要多很多。所以就錢來看,個人繳納社保是不划算的。但是如果你沒有更好的經濟實力也沒有更好的選擇,還是建議你繼續著交社保。畢竟這對於你來說是一份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