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蘭和魁教授被評爲「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

在2018年“3·5”學雷鋒日到來之際,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命名了第四批廣東省學雷鋒活動示範點和崗位學雷鋒標兵。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副主任蘭和魁教授榜上有名,被評為“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

據悉,受命名的50個示範點和50名標兵,由各地各部門層層遴選推薦,覆蓋各行各業,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代表性。這些示範點和標兵堅持立足崗位學雷鋒作奉獻,是新時代模範弘揚雷鋒精神、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型代表。第四批廣東省學雷鋒活動示範點和崗位學雷鋒標兵名單已通過南方新聞網、廣東文明網公開發布。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蘭和魁教授被評為“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

專注白血病的診療與研究

從醫30年,蘭和魁總是被小患者親切地稱呼為“蘭伯伯”。

一個13年前白血病患者的電話,讓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中心副主任蘭和魁在忙碌與疲憊之餘,心裡多了一絲溫暖與欣慰。當年,這位患者16歲,因患白血病,自己與家人都準備放棄治療。正是蘭和魁不斷地鼓勵與精心地治療,他最終成功康復出院。如今,已經立業、結婚、生子的他,特意給蘭和魁打來電話“報喜”並表達謝意。

其實,像這樣的兒童白血病患者,從醫30年的蘭和魁接診的有很多。以前,因知識的侷限,大部分人都以為白血病是不治之症。但其實,很多種類型的白血病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孩子們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成長、學習、生活與工作。於是,15年前,蘭和魁開始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於專注白血病的研究與診療。

化療、靶向治療、幹細胞移植,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治療白血病的手段越來越多,在蘭和魁所在的兒科,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治療後,長期無病生存者比例達到了80%。目前,他所研究的基於基因檢查的診斷、治療與預後判斷,將為患者帶來更多福音。此外,兒科腫瘤是蘭和魁的另一個重點研究方向,他與醫院泌尿外科醫師組成了一個兒童膀胱橫紋肌肉瘤MDT(多學科診療)小組,通過化療與創新性的去帶乙狀結腸原位新膀胱術,讓膀胱癌小患者免去了背尿帶之苦。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蘭和魁教授被評為“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

“121塊錢的故事”

讓患者出院十幾年依然“惦記”著的蘭和魁,憑藉的不止是精湛的技術,還有對患者的無私關愛。在珠江醫院兒科中心,有一個“121塊錢的故事”廣泛流傳。一位來自韶關的2歲小患者小光(化名)在當地醫院被懷疑為白血病。小光家境貧困,父母都是農民,父親腿還有殘疾。一籌莫展的母親帶著身上僅有的121塊錢和化驗單,抱著他輾轉找到了蘭和魁。孩子患的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但治療很有希望,意識到這一點,蘭和魁果斷協調,幫小光辦理了入院。121塊錢,對於治療白血病無異於杯水車薪,蘭和魁便發動身邊的朋友想方設法為小光捐款。如今,早已康復出院的小光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在他的記憶裡,永遠都有那位穿著白大褂,常常對自己微笑,幫著自己打敗“病魔小怪獸”的“蘭伯伯”。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蘭和魁教授被評為“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

兒科病房裡的溫馨“小課堂”

每逢週三與週六,珠江醫院兒科病房裡的孩子們都格外開心。因為志願者哥哥姐姐們要來和自己一起看書、畫畫、做遊戲了。在蘭和魁的支持與協調下,他所在的兒科血液病區,每週三都會有醫院的醫學生準時到病房開展“兒科小課堂”,為學齡患兒提供“個人定製”的床邊功課補習,並定期為他們上美術課、手工課。每週六,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啟智服務總隊童心童路分隊的志願者們會帶著小禮物來病房,與孩子們一起做遊戲,幫助他們緩解患病的緊張心情,減輕焦慮,樹立抗擊病魔的信心。

陪伴著一起遊戲的蘭和魁,看著他們臉上天真無邪的燦爛笑容, 認為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