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擅長打感情牌的品牌,都活得很好

最近老張看到朋友圈裡“凌晨三點不回家”的視頻火了,評論全是些戳心的留言,大概是在講述一線職場女性有多不易,引發許多人的共鳴,當然也有很多吐槽,這裡不多提了。

這些擅長打感情牌的品牌,都活得很好

這是某品牌面膜做的一次營銷傳播,這個熱度想來品牌主非常滿意。其實在品牌傳播方面建立起與消費者的情感連接是諸多品牌都用過的套路,不新鮮,但好使。

瓶身營銷界的老大哥可口可樂,把家喻戶曉的臺詞印在瓶身上,用人們最熟悉的「回憶殺」激起購買慾,你幫他講出了心裡話,他自然願意幫你主動傳播。因為拿著這款瓶子不代表可口可樂,而是代表消費者自身的身份,你幫他和其他人做了一次有效的溝通。

這些擅長打感情牌的品牌,都活得很好

要說哪個品牌靠洞察消費者需要溝通的這種微妙心理而獲得成功,一定是江小白。

江小白髮起的“我有一瓶酒,有話對你說”的創意,看著很粗暴,直接把瓶子做成了表達瓶,文案往瓶身上一貼,結果年輕人們主動幫它在社交平臺上瘋狂傳播。江小白主要聰明在,引發情緒共鳴的同時,打破了人們對白酒的刻板認識,白酒不再高大上了,主動擁抱年輕人的江小白,獲得了年輕群體的認可,就這樣火了。

這些擅長打感情牌的品牌,都活得很好

肯德基年初的時候推出了“老鐵桶”,藉助了網絡流行語和友情做賣點,宣傳片裡肯德基請來幾對朋友參與“老鐵默契靈魂拷問”,答案吻合的加雞腿,輕鬆、好玩還溫馨,感覺對了!

這些擅長打感情牌的品牌,都活得很好

臺灣麥當勞之前的系列廣告“讓對話更有溫度”,講述了親人、情侶和朋友之間的故事,讓你自然而然地記起那些給過你神助攻的好朋友,主攻情懷的走心傳播簡單有效,顧客認同你,自然就會喜歡你。

這些擅長打感情牌的品牌,都活得很好

老張認為,近幾年餐飲品牌抓住的溝通維度的洞察,精準而有效,在如今的社會語境下,固守傳統推廣模式的品牌大多舉步維艱,你得用心去了解,去理解買你產品的群體,主動擁抱他們,讓他們覺得你是自己人,你是為我說話,為我解決需求,這樣的良性溝通才能帶來轉化。

當然啦,如果你產品本身不過關,那前面這些通通是白搭。

-------------------------------------

*快車道·張勁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