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頭盔顯示器高清曝光,空軍院士顧問親身體驗

6月13日中國空軍網微信公眾號發佈了題為《“最高智庫”對接“空軍硅谷”,10名空軍院士顧問趕到戈壁深處……》的文章,報道了10位空軍院士來到“紅劍-2018”演習場建言獻策的新聞。文章有三幅配圖,分別是空軍院士顧問近距離觀摩殲-10C戰鬥機;空軍院士顧問參觀長空一號無人靶機(照片背景疑似出現一架殲-6無人靶機);最後一張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張照片是空軍院士顧問體驗殲-20新式頭盔顯示器並與飛行員陳瀏交流。

殲20頭盔顯示器高清曝光,空軍院士顧問親身體驗

這張照片為啥引人注目呢?

當然不是因為陳瀏手腕上的蘋果手錶,也不是80後飛行員陳瀏殲-16/殲-20雙料王牌飛行員的身份(他在2017年建軍90週年大閱兵中是殲-16分隊飛行員),而是院士頭戴的頭盔顯示器。這是官媒首次公佈殲-20頭顯的清晰照片,表明該頭盔已經列裝殲-20戰鬥部隊。

殲20頭盔顯示器高清曝光,空軍院士顧問親身體驗

戰鬥機頭盔顯示器是頭盔瞄準具的進一步發展,除繼承頭瞄的目標瞄準和指示功能外,頭顯還能夠顯示符號和圖像,相當於把一個衍射平顯固定在眼前並實現了後者的全部功能,這就是為什麼F-35敢於徹底取消平顯的原因。

殲-20在座艙航電上沒有F-35那樣激進,仍舊保留衍射平顯,但頭顯仍能顯著增強飛行員的態勢感知能力和近距空戰效率。事實上頭顯已成為現代戰鬥機的標配,廣泛裝備於世界各空軍強國的主力戰鬥機。

殲20頭盔顯示器高清曝光,空軍院士顧問親身體驗

從照片看,殲-20的頭顯由內盔和外盔兩部分組成,內盔就是一個普通頭盔,從頭顯側面的氧氣面罩固定扣來看應該就是一頂拆掉了護目鏡組件的TK-31輕量化頭盔。外盔是頭顯的關鍵組件,不僅包括顯示與光學投射組件,還包括LED頭盔跟蹤組件以及多層護目鏡系統。

殲-20的頭顯採用了經典的雙目圖像投射設計,外盔內兩個液晶投射顯示器把圖像投射到最內側透明護目鏡內表面,圖像焦距無窮遠,在飛行員眼前形成完全重疊的彩色圖像。根據中航工業的展會數據,該頭顯的最大視場36度,遠高於美軍JHMCS頭顯的20度,接近F-35 HMDS頭顯的40度。

殲20頭盔顯示器高清曝光,空軍院士顧問親身體驗

雙目圖像投射要解決的難題是在飛行中讓圖像中心始終對準飛行員雙眼瞳孔,保證圖像不會“出瞳”,不會抖動。因此殲-20頭顯的內襯應該是為每位飛行員“量頭定製”的,以最大限度的保證圖像穩定,不受大過載機動的影響。

殲-20頭顯外盔表面的凸起是紅外LED,通過座艙內的光學跟蹤系統感測頭盔的精確位置。LED頭部跟蹤技術比F-35 HMDS頭顯的磁感應技術要輕,因此殲-20頭顯的整體重量可能會低於HMDS,對飛行員頸部造成的負擔也小一些。

殲20頭盔顯示器高清曝光,空軍院士顧問親身體驗

照片中可以看到頭顯眉心上方還有一個小孔,這應該是一個前視攝像機而不是夜視傳感器,拍攝前方圖像並與頭盔顯示內容自動對比,如有偏差就自行校準,保證頭顯圖像的精確性。如果是夜視傳感器,其攝像頭至今要大上許多。

殲-20頭顯是目前我國列裝的第一種戰鬥機用頭顯設備,除了適用於殲-20之外,應該同樣適用於殲-10C和殲-16這類具有先進座艙航電的戰鬥機,對提高我軍飛行員的作戰能力的態勢感知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