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國際商貿城爲什麼現在客人越來越少了?

西布倫飾界


舊時代終究過去了,線上“搶劫”是如此赤裸裸,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義烏國際商貿城客人越來越少,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1、技術的力量。這些年隨著一家家電商企業的創立和上市,阿里巴巴、京東、唯品會、小紅書、拼多多等。傳統小商品城,貿易一條街等都逐漸凋零了。我所在的區域大興黃村,至少有三家傳統小商品城門可羅雀,卻天天開門,還在死撐。

技術的迭代,快遞行業的深入發展,網絡交易誠信體系逐漸完善,讓傳統線下義烏貿易商城等走向衰弱。

2、小門店,小賣家很難有新模式,缺乏聯合,缺乏發展模式。

義烏國際商貿城是小商品市場的代表,這裡聚集的小商家難以跟巨頭抗爭,義烏國際商貿城本身又不像阿里巴巴一樣,是一個能持續提供技術、工具、模式服務的平臺,它舊有的出售門店,收起房租、水電費之外,沒有任何創新之處,只能被動挨打。

一方面是“敵”方勢力太強大,另一方就是我方太不更新升級了。

為什麼中關村的電腦商城都被用來做共享空間了?為什麼很多舊物業舊樓都要改造成有新時代氣息的公寓樓?

求生存,求發展。

另一方面,蘋果體驗店,小米體驗店,包括京東、阿里巴巴又再朝線下猛烈推進,銷售模式可以變成體驗模式,線下模式可以找線上聯盟。這些都是義烏商貿城可思考的模式。

當然,歷史不會倒退,同一地域要再聚集人氣,也不會再是小商品城的形式了,可能是智能產品的巨型體驗區,是未來商店的航母展示區。

每一種樣式,都有它的歷史使命。我們也不要為義烏商貿城的漸漸衰落太過悲傷,猶如人之老去,時間無法拉扯。


財經作家邱恆明


我在義烏有五六年了,幾乎是在義烏經濟最繁榮的時候過來的,那時候義烏國際商貿城客流量數不勝數,尤其是外國客商,中東非洲東南亞的外國人,隨處可見店面老闆都忙不過來,但是今非昔比,隨著義烏經濟下滑,還有全球經濟不景氣,傳統外貿行業已經江河日下,現在大多數外貿已經變成了跨境電商,利用亞馬遜、阿里巴巴等國際電商平臺,開始做外貿生意了。

這已經將傳統外貿生意,需要店鋪作為展示,變成將電商平臺店鋪作為展示,這中間省去店鋪運營成本,做生意比較便利,樣品可以直接寄到國外客商手上,再進行大批量的成交,所以國際商貿城外商也逐漸少了許多。

再說說義烏國際商貿城,這裡的店鋪租金真的很貴,如果一年你賺不到錢,在這裡開店估計要虧死了,自己買下店鋪做外貿生意,但是產品賣不出去,也是很虧的,所以當年買下店鋪的人,多數都是租給別人的,但是隨著生意難做,許多人紛紛不願意在國際商貿城開店了,因此關店的人有很多。

因此隨著實體店越來越少,所吸引的客人也越來越少,加上現在的互聯網大潮,許多人坐在家中就可以做生意了,何必又來到義烏國際商貿城呢?


金華身邊事


不只是義烏的商品城生意變差了,所有類似商品城生意都變差了。所不同的是,義烏作為全國最知名的小商品市場,出現今天這樣的現象,很多人有點想不通而已。

事實上,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正如當年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出現,其他地方,也包括國有批發市場都受到極大衝擊,很多都因此而倒閉一樣,義烏面對電商,可能也很難有招架之力,更別說還手之功了。

必須正視的現實是,目前電商經營的商品,與當年義烏小商品市場經營的商品有異曲同工之妙,也都是以小商品開始的。只是,電商的發展速度,要遠快於義烏小商品市場,且升級極快,不少電商已經開始經營高品質商品了。特別是京東和天貓等,還引入了大量國際知名品牌。

既然電商以這樣的速度發展,義烏小商品市場也就只能衰弱了。不過,在線下市場受到衝擊的同時,我們注意到,義烏在發展線上業務方面也已邁出了非常重要的步伐,形成了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的態勢。也就是說,義烏衰弱的是線下市場,如果與線上業務結合起來,義烏並沒有衰弱。而且,隨著線上業務的不斷髮展,義烏的線下業務也會再度增多。畢竟,電商也需要線下業務做支撐,而義烏恰恰具備這方面的條件。因此,義烏小商品市場會在短時間內衰弱,但從長遠來看,仍有可能發展得很好。


譚浩俊


我2002年到義烏做小百貨也就是日用品,我趕上黃金十年、搬到國際商貿城、也分了一兩個商鋪……差不多2010年回到福建發展,在義烏期間打開眼界也人生不少生意上朋友,為福建發展打下基礎……當然在義烏期間也賺了不是💰……義烏給我印象當地政府很好,為我們外地人很好,是非常適合創業地方……義烏人做生意,說他做的好的是很好,大部分我感覺比較貪婪了,整天就是想做外貿生意,我當時在的時候70%不做國內生意,現在估計還有30%店鋪只做外貿生意,義烏人做生意技巧沒有廣東人好,當時廣州也許想的賺大錢、做生意被義烏趕上……這幾年不同了,廣州人生意做的活……大小生意都做……現在的廣州批發市場老外多很多……為什麼……廣州人大小生意都做……品相對會在乎些、不會有的賣家一見老外出貨有的時候賣不出也摻雜裡頭,說義烏店租貴還行,畢竟有80%是小商品集團租來自己經營……再貴也貴不到哪裡去……市場經濟生意好租金貴正常……實話實說


百年老百姓


有關於義烏國際商貿城的“生存狀況”,大家討論的也不是一兩年了,你沒看錯,我說的就是“生存狀況” 可見市場有多麼的不容樂光。以下幾點僅代表本人拙見。

一,大環境使然。這裡要說的是整個世界的環境,我們國家的定位在不斷升級,已經從一個勞工型國家正在慢慢轉型為高尖端精密製造型國家,需要的是腦力,而不是太多的勞力。大家都知道,義烏國際商貿城大部分所賣的都是些日常用品,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周邊一些諸如越南,印度等國家勞力成本會更低,更適合做這些貨物。加上匯率的變動,使得國外販賣沒有以前那麼高的報酬。更何況近年來國外經濟的連續低迷。

二,電商的推動。線下商戶大多怨聲載道的在罵馬雲,是這個教父級的人物推動了工商業的轉型,其實這也是必然的,因為傳統生意的低效率,見光死等諸多弊端必然需要被代替,就像國際商貿城內有許多商家是從廠家進貨,做一個二級批發商,做到最後老外全做沒了,咋回事呢。原來,精明的老外早就找到攤主拿貨的廠子裡去了。這種事在電商還未盛行的時候已經開始屢見不鮮了。不過精明的很多攤主早已轉型做電商也是賺的盆滿缽滿。所以,勿怪形式,形式來了就上車唄,各位老司機。

三,城市的轉型。義烏這個沒有任何實體型支柱產業的城市,也已經意識到市場走向衰敗的必然性,所以在大刀闊斧的改革,關停無證小作坊,規劃,搬遷小企業。城市有機更新。引進大型企業等等一系列辦法都是在提升城市品味,“造出”支柱產業。當然,轉型必然是有陣痛期的,我希望義烏人和熱愛義烏的外地人不要對這篇曾經給予你們“黃金”的土地失去信心哦!


義烏市簡膳餐飲有限公


個人認為有三個方面

1、電商的衝擊對小商市場衝擊最為明顯,我也在義烏髮家致富的,來義烏13年,從當時飾品檔口3、5萬可以買一間,到後08年炒到上幾百萬一間,店租也是水漲船高。最難搞的就是租金是一年一交,客戶又是欠款交易,有一定的風險,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是很難在義烏髮展的。在10年之前你說是做電商,很多店鋪老闆都不看你,10年之後慢慢有所不同,生意明顯沒有之前好做,特別是近年來,這些店鋪老對電商去拿貨的感覺明顯就很大的好轉,更多是希望建立長期的關係。

關鍵是電商的發展,讓這些淘寶賣家也很精也懶,直接找阿里批發足不出戶就能解決進貨問題,而且售後還有保證,這才造成很多消費者和淘寶賣家不願意去實體店消費的原因之一,也就淘汰了一些實體店出局,給電商更多的生存空間。而網絡購物相對來說有第三方介入更容易讓消費者放心自己的權益,所以就造成了小商品市場江河日下,風光不再。

2、商城集團對市場的發展太過於樂觀,這個主要集團領導的責任。對市場發應太慢。

3、市政府的戰略規劃有所不不同,小商品不再是重點,而是做產業轉型升級,需要高精尖企業落戶義烏,而小商品都是一些小企業,自然不待見。


時尚流行飾品


本人在國際商貿城工作,認為目前國際商貿城客人越來越少主要原因如下:【1】互聯網的興起:隨著國內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客戶通過阿里巴巴或中國製造網等平臺找到各地工廠越來越方便,一些生意做的大的客戶,慢慢開始直接向工廠轉移,來市場上採購的客戶現在大部分為嫌麻煩小額買貨的人;【2】手機交流便捷化:現在越來越多的客戶會在來中國幾次後,就慢慢減少來中國的次數了,畢竟過來也需要很大的費用和麻煩的證件辦理,他們會直接通過微信、WhatsApp、Viber等聊天工具直接和工廠或店面聯繫,在市場交易額名義增長的情況下,市場上的客戶就相對變少了;【3】國內各地商貿城層出不窮:現在幾乎國內所有的大城市和沿海重要城市都有所謂的商貿城或者小商品城,義烏與他們同質化越來越重,加上義烏的名氣大租金貴消費水平高,義烏產品已沒有原來的價格優勢了,客人不來也正常;【4】產業轉移:隨著中國產業升級和環保監管加強,加上國內工廠費用和勞動力成本上升,一些勞動力密集型產品在中國生產已沒有成本優勢,一些大型企業開始向東南亞等國轉移,而義烏國際商貿城主要以價格低廉的小商品為主,大部分客戶也是外國人,客戶變少也就正常了!


用戶94703201466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最有發言權了,2008年我在商貿城開始了人生第一創業,在二區f區3樓,店租每年13萬,稅收例外一年差不多3萬6,空調費3千,差不多固定的17萬多,第一年賺了點,第二年房東直接把房租漲到33萬,簡直是搶錢啊,但是不租要做生意啊,所以第二年就沒賺到錢了,兩年就關門,第一年賺了點,買了個車,第二年保本,兩年就這樣拉拉平,就剩一臺車,生意越來越不好做,老外騙子又多,一不留神就被騙,做點小生意都心驚膽戰的,加上義烏東西確實太次,我做塑料日用品的,同樣一個塑料杯,老外只看樣子,但是太台州黃岩人民辦法多的很,你家做的30克一個,另外一家可以重新開個磨具,25克,價格便宜好幾分一個,最後一家再開一個磨具20克,但是人家老外看的樣品是40克,可人家剛開始只看樣子不稱重量,所以有點賺,到現在的老外學精了,都知道其中的奧秘,而且很多都知道阿里巴巴,直接從廠家拿貨,都不去逛商貿城,要去也是找新產品,所以就人也就越來越少了。


一星壹憶


因為店家看不起做淘寶的,小賣家很難活下來,小賣家不去逛,冷清,老外也不去湊熱鬧了。。基本上小淘寶賣家很難去進貨,起批量太大,訂了一批貨發現淘寶上有廠家直銷,比自己賣的便宜多了,自己的貨就相當於死在手裡。。快遞也貴,小賣家很難活下來。這樣做淘寶的越來越少,都去打工了,加上房租貴,工資少,環保查的嚴,各方面原因,工人大量流失,返鄉賺錢。。。。國際商貿城房租很貴,大廠有實力去租,現在阿里巴巴衝擊很大,很多電商產業園出現,各大廠家都想在網絡上分一杯羹,戰略上有一部分轉移,老外也懂網絡啊,他們當然想躺在家裡找產品,搜索一下就可以了。國際商貿城,面積太大,開車去找個車位很難,停在路邊罰款,進去全靠腿,一個區一天也跑不完,再遇到幾個勢利眼的老闆娘,基本上沒現貨,都要訂貨,一件不賣!!一天下來,又累又不爽,乀(ˉεˉ乀)滾他奶奶的,這就是我的親身感受,僅供參考。


帥帥528


我倒是覺得國際商貿城的生意還是可以做的,只是跟國際經濟形勢有關。義烏是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並不是生產中心。現在國內的生意確實被阿里巴巴衝擊了不少。但國外的生意影響卻沒有那麼大。因為老外來買貨都是一個櫃的出,大概68個方。他們會買很多類別,比如飾品、玩具、箱包、五金等等。只要逛一趟商貿城就可以全部滿足你。對老外說省出來的時間就是金錢。如果直接去廠裡拿貨,除非你的量特別大,並且只能拿到單一產品。這樣的老外畢竟是少數。況且廠裡和市場店面合作時間久,量也有。他們給市場的價格,普通的客戶到廠里根本是拿不到的。再說國際電商對商貿城的衝擊,我覺得不會很大,首先,老外買這麼多貨,肯定要看到樣品才敢下單,就算出了問題,至少店還在,他們心裡踏實。網上魚龍混雜,99%的也都不是工廠。他們要想找到真正的工廠也很難。找不到工廠就拿不到合適的價格,與其這麼多未知數,冒這麼大的風險,還不如到世界文明的國際商貿城來下單。只是個人觀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