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三位女主角的姓名祕密(一)

“金、瓶、梅”即“今、平、沒”?

《金瓶梅》是一部千古奇書,是唯一一部超越《紅樓夢》的文學作品。

《金瓶梅》三位女主角的姓名秘密(一)

關於《金瓶梅》書名的由來,眾所周知,是由三位妖冶的女主角: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

1、潘金蓮

是當仁不讓的女一號,但這個人物承接了《水滸傳》,非作者蘭陵笑笑生創作。

“金蓮”的名字取自“三寸金蓮”,歷史上有許多戀足癖,當然現在也有很多戀黑絲、肉絲、高跟的玩家。

《金瓶梅》的寫作背景是大宋,而中國女子纏足之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說法不一,但肯定早於北宋。

較常見的說法是:

南唐後主有宮女嬪娘,纖麗善舞。乃命作金蓮,高六尺,飾以珍寶,網帶瓔珞,中作品色瑞蓮,令嬪娘以帛纏足,屈上作新月狀,著素襪行舞蓮中,迴旋有凌雲之態。

這不就是宮廷“芭蕾”嗎?

到了宋代,女子纏足就逐漸從宮廷推廣到了民間,明代,女子纏足的風氣更盛,都認為這是時髦,坊曲中的妓女無不以小腳為媚男子之具。

由此可見,“金蓮”有著濃烈的“性暗示”。

成書於明代的《水滸傳》和《金瓶梅》之所以用“金蓮”命名這一淫蕩角色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妓女纏足”媚惑男子有關的。

這應該是“潘金蓮”名字的由來。

至於為何姓潘?

一說是與《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的感情經歷有關,《水滸》兩大淫蕩女都姓潘——潘金蓮、潘巧雲。

或者潘者“攀”也,攀附、攀比,這是許多愛慕虛榮的女性,最終悲劇收場的原因之一。本來蓮花是很美的,是愛情純潔和品性高潔的象徵,可是,潘金蓮不過是一朵追逐金錢的蓮花而已,空有美麗的外表,內心卻世俗不堪。

甚至為了襯托“金蓮”的“攀”,作者施耐庵還設置了另一個角色——白玉蓮(白玉無瑕,出淤泥而不染)

白玉蓮和潘金蓮都在張大戶家中學習樂器,白玉蓮學箏(錚錚鐵骨),潘金蓮學琵琶(魅惑人心),兩個人同房歇臥。一開始張大戶的老婆很看重兩個人,給他們金銀首飾,可沒想到白玉蓮竟然死了,只剩下潘金蓮一個。

潘金蓮是一個非常能夠適應環境的人,當她十八歲的時候,出落得“臉襯桃花,眉彎新月”,成了大美人,張大戶經常來騷擾她,只是老婆嚴厲,終於等到老婆去赴宴出門,就偷偷吧潘金蓮“收用”了。潘金蓮也沒有反抗,她依舊很適應,仗著她妖豔的容顏,攀附了張大戶,而張揚恣肆的活著。

張大戶死後,潘金蓮被下嫁武大郎,“矮窮挫”的大郎怎能滿足金蓮的慾望,於是她後來偷情西門慶。

“西門”就是“左邊的門”,旁門左道,“慶”廣大,神通廣大,繁體字慶“慶”與“鹿”有關,官祿也,與“愛”有關,性愛也。

你看,西門慶這個名字竟也隱藏了這麼多玄機!

《水滸傳》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

2、李瓶兒

李瓶兒名字源自“魚瓶兒”

“毛詩”以魚為“欲”之象徵(圖騰),“豈其食魚,必河之魴?” “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婉兮孌兮,季女斯飢”。

蓋有典也。

我們說潘金蓮對於個體情慾的追求,多少伴隨著一點主體意識覺醒的味道,“有些顏色,所稟伶俐”,明確地去追求自己的所愛,極力想擺脫一個女性“百年苦樂由他人”(第十二回)的命運。

與此不同,李瓶兒、龐春梅等在尋求情慾的滿足過程中主要是出於原始情慾的衝動。

你看李瓶兒, 先前作為梁中書的妾,因畏懼夫人,“只在外邊書房內住”。

後來名義上嫁給了花子虛(子虛烏有,花子虛這個人物設計本來就是花太監的擋箭牌),“老公公在時,和他另在一間房睡著”(第十七回),其叔花太監到廣南去,竟帶她(李瓶兒)去“住了半年有餘”(第十回),可見李瓶兒實為花太監的女人。

再遇“輕浮狂詐”的蔣竹山(這個名字也有出處:山間竹筍頭重腳輕腹中空,暗示蔣中看不中用,性無能),只是胡亂地要他“有甚相知人家親事舉保來說,無有個不依之理”(第十七回),一無自己的主見,結果被蔣竹山輕易地騙到了手,而蔣竹山卻是個性無能的“中看不中吃蠟槍頭、死王八”,“往往幹事不稱其意”(第十九回)。

小說通過這三樁親事,清楚地告訴了人們:

本“好風月”的李瓶兒卻長期處在性飢渴的狀態之中,三次改嫁,都“不遂之意”,遇人不淑,後來她之所以傾倒於西門慶,主要也就是領教了他的“狂風驟雨”,深深地感到:“誰似冤家這般可奴之意,就是醫奴的藥一般。”(第十九 回)只有西門慶,才真正使她的性慾得到了滿足。

因此,李瓶兒儘管也“偷情”,但她只是停留在原始本能的層面上,缺乏自我意識和明確的追求,與潘金蓮是有一 定的距離的。

3、龐春梅

龐春梅是“金、瓶、梅”中堅持到最後的女性,從姿色、聰慧上比,潘金蓮會的,龐春梅都會,雙陸棋子,琵琶唱曲。和李瓶兒比,其夫周守備生前死後都保證了龐春梅吃穿不愁。

龐春梅與潘金蓮的關係是亦僕亦友。

運用《尚書·洪範》五行解釋:

“金蓮”的“金”對應秋季,金秋時節,蓮花是落敗的,殘荷斷柳,結局悽慘。

“春梅”是春天的梅花,冬梅傲雪,春梅又有什麼用處,自然也是生不逢時。

在《金瓶梅》前八十五回,春梅只是潘金蓮的貼身丫環;在後十五回中嫁與西門慶,成為了府中的大奶奶。春梅“性聰慧、喜謔浪、善應付”,是金蓮的死黨,且敢與孫雪娥對抗,連吳月娘都拿她沒辦法,由此也體現了梅花抗爭的特質。

《金瓶梅序》 “蓋金蓮以奸死,瓶兒以孽死,春梅以淫死”的開宗明義。

任延東認為:三個名字寓意著儒家道統政治理想的衰微,“金、瓶、梅”即“今、平、沒”。

任延東解析:

潘金蓮——-叛金蓮(蓮,佛家的聖物),是背叛佛家真經的淫教禍首;

李瓶兒——理平兒,大明朱家兒孫以理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龐春梅——旁春梅(梅,道教“教樹”),旁逸斜出道教正宗的邪教禍根。

且潘金蓮與龐春梅一主一僕,相伴而生,狼狽為奸,夾擊孽殺李瓶兒,“存人慾,去天理”,“克禮復己”,“理平兒”道統覆滅全是“異端虛無寂滅之教”,心性無常私慾妄為的結果。

三者的名字暗喻出大明王朝儒家道統極度衰微的癥結與病因。

正是“說佛說道說理學,先從因果說起,因果無憑,又從《金瓶梅》說起”。

搞了一通,還是佛家、道家和儒家三家子的故(gou)事(dang)。

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