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神功驚艷歐洲,鄂州這絕技飛出去了!

7月7日,湖北省工藝美術大師、鄂州雕花剪紙傳承人曹小琴代表剪紙項目,結束了為期十多天的“

長江邊的非遺故事———中國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該活動分別走進意大利、捷克和匈牙利進行了展演。

一剪神功驚豔歐洲,鄂州這絕技飛出去了!

據瞭解,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由非遺圖文及相關實物展和傳承人現場展演幾部分組成。非遺圖文展采用展板的形式,向歐洲觀眾介紹絲綢之路之基地、萬里茶道之起點、鳳凰涅槃之楚文化等10個非遺故事。荊州楚式漆器髹飾、蘄春艾灸、漢繡、麵塑、皮影、武當武術、京劇等14項代表性非遺傳承項目的傳承人,在展覽現場以實物展品展示和技藝演示互動相結合的方式,演繹了來自中國湖北的民間藝術。

2009年,鄂州雕花剪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先後有10餘件鄂州雕花剪紙精品選送國家博物館館藏,它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庫裡的“活化石”。

一剪神功驚豔歐洲,鄂州這絕技飛出去了!

在此次非遺文化展演中,曾多次參加過該活動的鄂州雕花剪紙傳承人曹小琴,以其嫻熟的技藝,受到當地群眾的熱捧,並吸引他們積極參與(見左圖)。鄂州老花樣“虎頭圍涎”還被作為禮品,贈予匈牙利前總理邁傑希·彼得。曹小琴手拿剪刀和紅紙,刀跡隨著思路,大紅紙在指間翻飛,不一會兒,一張張大團花“鳳凰牡丹”、一隻只可愛的小動物活脫脫出現在眼前,觀眾們鼓掌歡呼:“中國剪紙太神奇了!太棒了!”曹小琴對記者說,所有展演現場互動氣氛十分熱烈,圍觀群眾躍躍欲試,手握剪刀,全神貫注向她學習剪紙,讓這三國的人民充分感受到了中國的非遺文化魅力,也讓這三國的人民對於中國文化、中國製造有了全新認識,更讓外國友人感受了中國剪紙的魅力。

非遺展演,讓世界近距離感受到一個古老民族的活態文化基因。從“西學東漸”到“中學西漸”,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包括非遺文化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在成為世界重新認識中國的橋樑和紐帶。

此次展示交流活動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文化廳主辦,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捷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承辦。(鄂州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