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爲何房價堅挺而房地產股疲弱?

去年以來,地產股價格走勢與房價變化出現明顯背離。2017年年初至2018年上半年,A股市場地產股大幅下跌,僅2018年上半年房地產股票指數下跌18.7%,而全國70城住宅房價指數環比持續上升,今年比去年同期平均增長10%左右。

對此,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特邀成員、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指出,從歷史看,A股房地產走勢與房價走勢基本一致;從美國房地產股走勢與房價走勢來看,也比較一致。具體而言,房地產股與房價背離的主要原因有:新建住宅價格指數或許因成交的地域變化有所失真;長期的賺錢效應導致購房者預期過於樂觀;房地產股的基本面不支持其股價大幅上漲。李迅雷認為,當股價與房價階段性背離時,後續房價向股價靠攏的概率較大,這或許意味著股價更能昭示未來。相較於美國而言,國內房價相對於房地產股的表現更加滯後。

為何房價堅挺房地產股疲弱

by 李迅雷、唐軍、李倩雲

李迅雷:为何房价坚挺而房地产股疲弱?

從縱向和橫向維度看當今房價與股價之背離

去年以來,地產股價格走勢與房價變化出現明顯背離,2017年年初至2018年上半年,A股市場的地產股大幅下跌,僅2018年上半年房地產股票指數就下跌18.7%,而上證綜指只下跌14%。但全國70城住宅房價指數環比一直在上升,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估計平均漲幅在10%左右。

李迅雷:为何房价坚挺而房地产股疲弱?

為何房價走勢和房地產股走勢的背離如此明顯呢?歷史上是否也出現過類似的背離情況呢?我們從2011年至今的8年數據中進行對比,發現過去A股房地產行業指數相對大盤的走勢與全國70城住宅房價指數環比增速趨勢較為一致,而且,在出現拐點時,股價表現更為領先。但今年以來,則出現了走勢的明顯背離。

李迅雷:为何房价坚挺而房地产股疲弱?

說明近兩年A股市場的房地產股走勢確實比較異常,那麼,國外房地產股的走勢與房價走勢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呢?不妨以美國為例:歷史數據表明,美國房地產股(以知名地產商帕爾迪Pulte Group和萊納Lennar為例)和美國房價之間關聯度較高,兩者趨勢也比較一致。

李迅雷:为何房价坚挺而房地产股疲弱?

我們的理解是,地產股的表現與房價趨勢一致的邏輯很直接:房價和銷售量決定房地產公司的業績,而數據表明房地產銷售量與房價呈現很強的正相關性。也就是說,房價高了,房地產公司的業績自然就提升,對應的股價也自然上漲。

李迅雷:为何房价坚挺而房地产股疲弱?
李迅雷:为何房价坚挺而房地产股疲弱?

房價與股價走勢背離的深層原因分析

既然從歷史看房價和房地產股價基本走勢是一致的,從美國的案例看,似乎也看不到房價與股價的背離狀況,那麼,這兩年出現背離的深層原因究竟何在?

首先,新建住宅價格指數或許因成交的地域變化有所失真。自2017年以來,很多一二線城市相繼出臺調控政策,對新建住宅限價銷售,導致開發商不願意開盤,2017年一線城市銷售面積明顯下降。

進入2018年,隨著地產商現金流吃緊,需要通過賣房來增加週轉資金,故一線城市開盤數量增多,銷售面積在新建住宅指數中佔比提高,導致最近幾個月新建住宅價格指數環比增速提高。如果分開看一、二、三線城市的價格變化的話,增速並未顯著提高。

李迅雷:为何房价坚挺而房地产股疲弱?李迅雷:为何房价坚挺而房地产股疲弱?

第二,長期的賺錢效應導致購房者預期過於樂觀。以統計局公佈的房屋銷售價格指數(排除房屋質量、建築結構、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之後“同質可比”)來看,以年度數據觀察,房價自2000年以來穩步上漲,只有2008年有小幅下跌,由於買賣房產很難做到頻繁交易,只要持有兩三年以上,幾乎是穩賺不賠。歷史數據表明,房屋平均銷售價格的年化漲幅為8.2%,若以首付三成計算,買房者的年化收益率在20%以上。這種穩定持續的賺錢效應會對購房者預期產生很大影響。

相比之下,股市的賺錢效應遠不如房產,地產股雖然過去二十年漲幅也不小,但由於市場流動性極好,投資者頻繁交易,且股價波動較大,投資者虧錢的概率還是較大。因此,房價表現或許會遠比地產股更樂觀。

李迅雷:为何房价坚挺而房地产股疲弱?

第三,作為股市的投資者,更加註重對宏觀經濟走勢、政策導向及上市公司基本面等來做出投資決策,但這些都不能構成對房地產股的價格支持。例如,中國經濟增速自2010年見階段性高點之後,持續下行,房地產投資增速也持續下行。

又如,貨幣政策從寬鬆到中性,用過去12個月M2增量與過去12個月名義GDP增量的比值,來刻畫貨幣超發的力度(由於M2是存量概念,多年高增長後M2的規模遠超GDP規模了,這時增速的刻畫力或有下降,較低的增速可能對應的M2增量並不低)。這一指標在07年時在1.2左右,隨後在09年(金融危機後)最高達到4.8,之後回落,在15年股底(或有股市救市政策的影響)又達到3.8,之後一路回落至目前1.8左右。

李迅雷:为何房价坚挺而房地产股疲弱?

來源:Bloomberg,中泰證券研究所

來源:Bloomberg,中泰證券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