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深雨濛濛》:爲什麼一身是刺的依萍,會成爲最後的人生贏家

《情深深雨濛濛》:為什麼一身是刺的依萍,會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來源:潘幸知(ID:sharpshow)

《情深深雨濛濛》:為什麼一身是刺的依萍,會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前段時間,《情深深雨濛濛》中依萍跳河的片段突然又火了起來,在微博上被網友刷屏。

視頻中,依萍跑到書桓和如萍的訂婚儀式上大鬧一場,又爬上大橋高處。

書桓苦苦勸她下來,她不肯,雙目無神、一字一頓地說:

我在找我的刺,

我是一隻刺蝟,

我拔掉了我所有的刺,

所以我活不成了。

只要把我的刺找回來,

我就可以復活了。

在我看來,依萍這樣看起來有點神經症的“找刺”行為,其實恰恰是一種找回自我的方式。這也是女人要在感情中贏得主動權的必要過程之一。

什麼意思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當時剛出場的依萍,可以說是整部劇裡最有鋒芒和稜角的女人了。

母親善良懦弱,她很早就失去了庇護,必須孤身一人對抗所有的風霜雨雪,沒有躲藏的餘地。

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們還享受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她已經為生計所迫做了歌女,在魚龍混雜的環境中輾轉求生。

《情深深雨濛濛》:為什麼一身是刺的依萍,會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她必須長出一身堅硬厚實的“刺”,才能活得下去。

她對書桓的感情,一開始顯然是不純潔的,這段關係不過是她復仇的手段。

父親蠻橫薄情,雪姨強勢又有心機,而如萍心性單純,恰好可以作為復仇計劃的絕佳切入口。

《情深深雨濛濛》:為什麼一身是刺的依萍,會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帶著一身的刺,她處心積慮、步步為營,成功破壞掉了如萍的好姻緣。

書桓偷看了她的日記本、得知了她的復仇計劃並堅決分手之後,她才驚恐地發現,自己早已陷入感情無法自拔,還失去了所有的反抗能力。

於是就有了開頭跳橋的那一幕。

《情深深雨濛濛》:為什麼一身是刺的依萍,會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這個倔強獨立的女人,竟然變得患得患失。

大雨天去向父親討要生活費卻遭到毒打,她沒有崩潰;在歌舞場中與各色人等周旋,她支撐得住。因為,那時她至少還有一身的“刺”,可以當做鎧甲。

對獨立慣了的人來說,變得柔軟,得冒著極大的風險——帶著防衛心走進關係,試試探探地拔掉自己的刺,卻總免不了會在手無寸鐵時被最親密的人傷害。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驗:

承諾過要為你遮風擋雨的那個人,往往最有能力在你的生命中掀起狂風驟雨、驚濤駭浪。這時你才醒悟,原來身上的“刺”有那麼重要。

很多人以為,“刺”只是一種過渡狀態。

孤身一人的時候,需要長出“刺”來保護自己,而一旦進入了關係,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拔掉所有的“刺”,100%與另一個人融合。

毫無心機、毫不設防,好像才是幸福的真正模樣。

可是,這些年來見過太多女人,在感情破裂之後,哭到昏天黑地:為了他,我把所有的稜角都磨平了,為什麼他還是這樣對我?

那是因為,別人對待你的方式,都是你手把手教出來的。

相比而言,那些始終帶著“刺”的女人,在感情中會更舒心一點。

我們為什麼需要“刺”?

因為,它關乎兩種極其珍貴的品質。

《情深深雨濛濛》:為什麼一身是刺的依萍,會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品質一:維護界限的底氣

回到《情深深雨濛濛》的劇情裡。

依萍為什麼會徹底崩潰?表面上看,是因為失戀受刺激了。

《情深深雨濛濛》:為什麼一身是刺的依萍,會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但是,從性格本身上來看,如萍比依萍柔弱得多。被依萍搶了男友之後,如萍雖然鬱悶,但也沒有出現過這麼強烈的情緒反應。

真正擊垮依萍的,是她徹底失去了自我。

與書桓在一起之後,她改變太多,不斷打破原有的自我界限,努力成為對方喜歡的樣子。

《情深深雨濛濛》:為什麼一身是刺的依萍,會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在親密關係中,雙方的確都需要進行改變和調整,才能確保長治久安。但改變的前提在於,你必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清楚地瞭解自己想要什麼。沒有底線,就只能步步退讓,卑微到塵埃裡。

依萍的改變非常被動,她用了太多時間和精力來糾結男友會不會變心。做出改變,是為了保全感情,而不是更自在地享受兩個人的心意相通。

所以,她才會好幾次原諒書桓在她與如萍之間的搖擺不定,並且越陷越深。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她並沒有多愛書桓。

她的執著、抓取,甚至是跳橋這樣的極端行為,背後的動機大多是恐懼,而不是愛。

因為恐懼而固守一段關係,只會讓人越來越無力,越來越狹隘。當一個人的自我意識全都依附在一段關係上,關係一旦破碎,就會沒有了立足之地,自我價值感徹底崩盤,求生意志全無。

《情深深雨濛濛》:為什麼一身是刺的依萍,會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雪上加霜的是,她完全不懂得如何保護和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只是一味地把自己定位在“受害者”的角色上。

受傷的時候,只能採取傷害性的解決策略。之前習慣以牙還牙,把憤怒發洩到別人身上;失戀之後,又把“刺”直接扎向了自己。

從始至終,她都非常缺乏“與自己在一起”的能力。

說實話,依萍並不是失去了“刺”,而是一直沒學會正確地使用“刺”。

《情深深雨濛濛》:為什麼一身是刺的依萍,會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健康的“刺”,應該是收放自如的,是一種生機盎然的攻擊性,是在先站在自己這一邊,然後有智慧地向對方表達想法與感受。

在表達的時候,可以保持委婉,也完全可以選擇比較強硬的姿態,堅定地、認真地說出想說的話。

重點永遠不在你做了什麼,說了什麼,而在於你的動機是恐懼還是愛。

要留著你的“刺”,要保持堅實的自我,要敢於維護界限。

有自我,才有真愛。

《情深深雨濛濛》:為什麼一身是刺的依萍,會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情深深雨濛濛》:為什麼一身是刺的依萍,會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品質二:坦蕩的自愛與自信

依萍骨子裡很自卑。

無論表面上多麼張揚叛逆,她心裡都一直住著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女孩,被忽視、被打壓,無依無靠。

套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她屬於非常不會愛自己的那類人。

在這個故事裡,表面上是她主動引誘對方上鉤,按照正常的劇情發展,她應該像美劇《復仇》裡那位意志堅定的女主角一樣,徹底把婚戀當成報復的資本,快意恩仇。

為什麼她做不到?因為自卑+缺愛。

除了相依為命的母親之外,她基本沒有從其他人那裡得到過愛。可以說,書桓的愛對她造成了強烈的刺激,扭轉了她內心深處那個“沒有人會真心愛我”的信念,讓她飄飄然。

《情深深雨濛濛》:為什麼一身是刺的依萍,會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但凡缺愛的人,進入關係之後都容易性情大變,出現心理退行,直接切換到嬰兒模式,需要全方位的照顧和關注,得不到就崩潰。

小嬰兒不懂得如何清晰、明確地表達需求,只能用哭鬧、摔打等行為來引起注意。伴侶沒有及時回應,就會導致地震海嘯般的心理大災難,重新體驗到被拋棄的絕望感。

如果雙方能夠達成默契,一致認為這種“拯救者—受害者”的角色扮演遊戲妙趣橫生,當然皆大歡喜。

然而,這條路十有八九行不通。不平等的親密關係,會一點一點蠶食著雙方的能量。“拯救者”漸漸覺得累,覺得吃了虧,“受害者”還嫌棄對方給得太少。

很多時候,“拯救者”還會自動切換到“加害者”模式,給“受害者”造成更大的傷痛。

比如書桓,他只能接受一個單純、可憐的依萍,一旦發現她的陰暗面,就憤而離去,不肯聽任何解釋。

在這樣的關係裡,沒有人敢誠實。

依萍為什麼要拔掉自己的“刺”?

因為她認為,有“刺”的自己不可愛,更無法獲得書桓的愛。她想回到毫無攻擊性的小嬰兒狀態裡,得到無條件的愛和照顧。

但是她忘了,那本來就是她的一部分。消滅了這一部分,她就不再完整。而在消滅的過程中,她也需要不斷地打壓、否定自己。

如果一個人相信,自己必須做出某個特定的改變,才配獲得真愛,那Ta只會與愛漸行漸遠。

《情深深雨濛濛》:為什麼一身是刺的依萍,會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假設你是依萍,可以怎麼做?

更好的辦法,是試著包容、尊重性格里的“刺”,要相信帶著“刺”的自己,也完完全全值得被愛。

你可以選擇豎起“刺”,也可以輕輕地把“刺”放下,但是,真的沒有必要忍痛拔掉它,來換取別人的愛。

放心吧,在足夠自愛的前提下,你的“刺”並不會傷害到誰。

一個能夠理直氣壯愛自己的人,內心是充盈、鬆軟的,可以很自如地面對親密關係裡的衝突,有智慧地表達憤怒和攻擊性,不委屈自己,不勉強對方,與伴侶共同成長。

留著“刺”,與其說是一種無奈之舉,不如說是一個積極的、有建設性的選擇。

因為,有“刺”的終極意義,不是自我防衛、避免被傷害,而是為自己“賦能”,喚醒你篤定而有力的內在女神。

作者簡介:Miss柳,廈門大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占星師,塔羅師,撰稿人,享受動盪世界的90後雙子座。微信公眾號:Miss柳的小宇宙

微信搜索“潘幸知”或 sharpshow 免費獲取文章,學習女性情感自立,探求婚姻幸福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