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區塊鏈和加密資產是什麼?

加密貨幣、區塊鏈和加密資產是什麼?

90年代末期,《遊戲化思維》的作者、沃頓商學院副教授凱文·韋巴赫(Kevin Werbach),曾在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工作過,他親眼見證了網絡公司的繁榮。

現在,韋巴赫也在研究互聯網和通信技術對商業、政策和社會所帶來的影響,是這個領域的知名專家。對於現在很熱門的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韋巴赫專門寫了一本新書《區塊鏈與新的信任結構》(The Blockchain and the New Architecture of Trust),這本書將於今年11月面市。

如今,有些觀點把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提升到改變世界、具有革命性意義的高度,同時,也有人利用這種技術進行詐騙和非法活動,很多人依舊不明白區塊鏈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此,韋巴赫認為造成當下混亂局面的一個原因是,人們談論的其實不是同一樣東西。

他在內容平臺Medium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了區塊鏈領域中的三大分支——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區塊鏈(blockchain)、加密資產(cryptoassets)。雖然它們有著同一套基本設計原則和技術基礎,但它們的目標、研究人員和技術前景幾乎完全不同。IT技術社區CSDN編譯了這篇文章。

韋巴赫簡單介紹了這三個分支:加密貨幣是指沒有第三方中介,在網絡上也可以轉移有價值的東西;區塊鏈能跨越信任邊界,讓網絡實體達成共識;加密資產指的是虛擬貨幣可以被“金融化”成為可交易的資產。為了幫助理解,韋巴赫提出了與三個分支相對應的“3T原則”:最小化信任(Trust-minimizing)、追蹤(Tracking)和交易(Trading),

首先是,加密貨幣與最小化信任。我們最熟悉的加密貨幣就是比特幣,韋巴赫說,理解比特幣最簡單的方法並不是糾結於採礦和數字現金,應該把重點放在“信任”的“去中心化”上。在傳統意義上,信任需要依靠合作伙伴或中介,但中心化的信任機制很脆弱,有時你相信的人、公司或機構會變得不可靠。加密貨幣的出現表明了,我們不需要信任任何人,就能獲得信任的好處,比如用本身具備價值的東西(比如貨幣)來驗證交易。不過,這需要一個前提,就是加密貨幣的信任機制能夠百分百實現。另外,“去中心化”也需要成本,對於比特幣而言,這些成本包括網絡、電力,以及礦工社區帶來的成本。

接著是區塊鏈與追蹤。韋巴赫介紹,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根源相同,目標卻不同,“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是不再依賴信任機制,而區塊鏈卻採用了比較折中的方式,以有限的信任為前提:只相信自己或自己的組織”。也就是說,加密貨幣正在儘量降低信任機制的作用,區塊鏈是要增加信任。

我們的社會中充滿了各種流程,必須要從一個機構再到另一個機構追蹤所有的交易。全球公司每年在物流上的花費約有10萬億美元,製造商、分銷商和零售商在供應鏈中流通相同的物品時,必須保留自己獨立的信用記錄,這些信息流通時遇到阻塞就會產生交易成本。韋巴赫說:“企業之間(或公司內部)的大部分交易成本都來自信任。如果每個交易方都有可信的交易信息,即使彼此之間相互不信任,這樣也可能會降低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這就是區塊鏈思想的本質。”

最後是加密資產與交易。加密資產就是把加密貨幣代幣變成交易工具,可以理解成是金融工具。加密資產與加密貨幣的不同之處在於:加密資產沒有把加密貨幣看作實現交易的一種方式,而是將其看成一種新的資產類別。加密資產本身就是數字化的,所以它具有內在的靈活性和全球通用性,可以更有效地參與交易。加密資產依賴於加密貨幣的存在,因為它必須得有具有價值的東西來交易。對於加密資產交易者來說,有沒有信任無關緊要,信任不過是達到流通目的的手段而已。

韋巴赫總結說,加密貨幣、區塊鏈和加密資產這三者中任何一個技術的成功或失敗,都不一定能對其他兩個造成影響。無論技術是成功還是失敗,都需要去仔細評估,雖然區塊鏈項目首次發行代幣(ICO)中存在很多欺詐和幕後操作的行為,這不表示區塊鏈本身沒有前途;同理,就算有很多人看好區塊鏈,也不代表區塊鏈的前景一片光明。“畢竟,有時候我們把一件事捧得越高,就越難看出它的本質。”

加密貨幣、區塊鏈和加密資產是什麼?

科技有溫度,點擊下方,關注「 酷玩兒 」帶您發現新奇、好玩的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