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地產紅利可能的4大風口!個個關係到我們的毛爺爺!

這個市場不是沒有70後年輕時後所遇到的商機了,億萬的淘金市場一直存在,只是你的思維你的眼界裡沒有他們,如果你的眼光還停留在上代人淘金市場上,就永遠走不到時代發展的前沿上。下面大嘴來解讀這些趨勢:1、70%-75%城鎮化之前房地產行業仍是主力2018年為了促進城鎮化,今年目標是再進城落戶1300萬人。過去5年,中國的城鎮化率由52.6%提高到58.5%,也就是目前是58.5%。什麼概念?這個進程相當於接近1855年的英國、1940年的美國、1957年的日本和1990的韓國。由這些國家發展的規律來看,當城鎮化率到70%-75%時,經濟發展速度就會放緩,而中國從目前的發展到這一階段,至少需要10年。這10年,房地產業依舊蒸蒸日上,農村人口繼續向城市遷徙,吸引農民進城的是仍舊輝煌的製造業和建築業領域,可以說房地產產業和城鎮化相互制約,相互促進。與之相匹配的是,日漸人性化的戶籍制度。這就是目前城市發展更新的邏輯,待達到經濟放緩這個層次之後,服務行業轉向繁榮? 這就不得而知了。2、誰更吸引人口誰將是下一個“北上廣”這一條大嘴已經多次在推文中簡述過,等級相同的城市在競爭中要想脫穎而出,人口基數大是一個絕對的優勢,規模本身就是優勢,數量本身就是力量,誰搶到了人口誰就搶到了需求。而高就業機會、低購房門檻、低落戶政策就是吸引人才的一個重要砝碼,也是各大城市競爭人口的核心戰略。未來,戶口、青年公寓、定向限購限售將是城市的關鍵詞,誰敞開的胸襟大,誰就更具有優勢,誰就越能成為下一個“北上廣”。這也是我們判斷一座城市是否有眼力勁有潛力的標準。3、大眾創業推高新型創業公寓需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日均新設企業由5千多戶增加到1萬6千多戶。深入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普惠性支持政策,完善孵化體系。各類市場主體達到9800多萬戶,五年增加70%以上。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大幅擴展享受減半徵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範圍。傳統寫字樓已經滿足不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需求,新型創業公寓將會被需求。4、養老地產前景凸顯人均壽命預期要到76.7歲,政府對大力發展養老產業的重視力度也在不斷加強。在此之前,很多地產企業已經開始佈局養老產業,比如說萬科、遠洋、保利、萬達、綠城等房企正在從養老地產向更加註重服務品質的養老產業發展。建設養老社區、在新建居住區中開發養老組團形成混合居住模式、普通社區配件各類老年居住產品,將是未來養老地產最基本的開發模式。對於已經成熟的社區,在周邊插建老年設施,社區與旅遊、醫療產業結合,也將是發展的大趨勢。最後,如果你能抓住正確的風口,才能真正的飛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