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出師表》走紅!會說英文的諸葛亮帥炸了!

怎麼樣?有被驚豔了嘛?~也許王洛勇這個名字你有點陌生,但他是中國百老匯第一人!

(以下部分資料來自@東方教育時報)

王洛勇,1958年12月24日出生於河南省洛陽市,中國內地戲劇演員、影視演員、導演、編劇。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1995年7月4日,王洛勇以《西貢小姐》主演身份站在百老匯的舞臺上。1999年,因在百老匯主演《西貢小姐》獲得了美國福克斯演員獎最佳男演員獎。2001年,在美國打拼十四年後王洛勇決定回國發展。2004年,在電影《鄧小平1928》中飾演曹無容並獲得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提名。2012年,因出演電視劇《焦裕祿》被中國電視劇導演協會提名為優秀男演員。

你能想到嗎?口音聽起來如此純正的王洛勇老師,曾經也是一枚“英語渣”。

曾經因為英語差而被退學

在美國演藝界,王洛勇有著“百老匯華裔第一人”之稱。恐怕很少有人想得到,如今一口流利標準英語的王洛勇曾經因為英語水平差而被退學。王洛勇出生在河南。從十歲起就學京劇的王洛勇對於戲劇表演有種特別的喜愛。經過努力,王洛勇從河南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學習。1985年本科畢業後,王洛勇成功申請到美國路易斯安那的一所大學學習表演。在上海戲劇學院學習時,王洛勇沒把英語學習當回事,到了美國,他才知道自己的英語是多麼差。在路易斯安那,有很多越南人、緬甸人。初到此地,當地人常把他當作越南人或緬甸人,跟他打招呼。這時,王洛勇常常表現得很遲鈍,要半天才明白對方說的話是什麼意思,有時甚至還查字典。見他這個樣子,一個朋友給他建議說:

“英語差不要緊,你得先說‘yes’,邊幹邊學,慢慢就會了。”

王洛勇記住了朋友的這一句話。他發現這個方法很管用。不管人家說什麼,他先說“yes”,這樣一改以前的尷尬局面,顯得輕鬆多了。有一次上表演課,老師講到戲劇大師斯坦尼夫拉夫斯基寫的一本書,問下面的學生是否有人讀過。這本書正好王洛勇前不久讀過,便舉手示意。老師便讓他起來給大家講一講。可惜的是,王洛勇只聽懂了老師的第一句話,後面的話都沒有聽懂。老師問:“你喜歡這本書什麼?”“你可以給大家講一講嗎?”“為什麼不開始?”“你沒有聽懂我的話嗎?”王洛勇雖然不懂老師的話,但他牢記朋友教給他的經驗,一律回答“yes”。最後老師說:“你出去。”王洛勇最後被趕出了教室。

後來學校對他進行了英語測試,因為成績不合格,王洛勇被取消了學習資格,被退學。按照規定,如果30天以內王洛勇找不到學校接受,他就將被取消簽證。王洛勇曾經演過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其中的臺詞“生存還是毀滅”讓他記憶深刻。此時的王洛勇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理解這句臺詞的意味。

為了在30天之內找到能接受自己的學校,王洛勇開始不斷地向各個學校寄申請信。遺憾的是,隨著一封封信寄出去,入學的希望一個個破滅。到最後一封信被拒絕的時候,王洛勇突然想到一個人。這個人是美國波士頓大學的院長鮑勃·卓別林,在上海戲劇學院學習時,王洛勇曾經在他的指導下排練過《哈姆雷特》。

苦於沒有這位老師的聯繫方式,王洛勇只好向國內的老師求救。當時國內的老師家裡沒有電話,學校也沒有傳真,因為時差的關係,從美國打電話過來一般都是老師下班的時間,找不到老師。王洛勇只好寄信。終於在30天之內,王洛勇得到了那位老師的電話號碼。當王洛勇打電話給鮑勃時,鮑勃一下子就想起了他,邀請王洛勇到波士頓去。在波士頓劇院,鮑勃讓他重新表演了《哈姆雷特》中“生存還是毀滅”一段。表演完後,劇院的演員告訴王洛勇,鮑勃院長從中國回來後,對王洛勇在表演中的配合讚不絕口。

在最後的關頭,王洛勇憑著自己在表演中的認真為自己贏得了一次機會。有著鮑勃的推薦,王洛勇在這裡學習了一個月,排練《羅米歐與朱麗葉》,王洛勇扮演劇中的羅米歐。學習結束時,波士頓大學一個下午給王洛勇辦好了入學所需的一切手續。

波士頓大學歷史上從沒有培養一個亞洲人。校方告訴他,他要在這裡學習,他要跟學校簽約,要完全相信校方,不懷疑,不抗拒,不偷懶,不講條件。條件近乎苛刻,王洛勇想了一晚上,最終不想放棄這個學習機會,最終跟校方簽了協議。

英文版《出師表》走紅!會說英文的諸葛亮帥炸了!

英文版《出師表》走紅!會說英文的諸葛亮帥炸了!

開啟逆襲之路

簽了約以後,王洛勇從英語單詞開始學起。他學的第一個詞是“世界”。老師告訴他:“你是從世界的另一頭來,中國的文化要被世界所瞭解,將來你跟世界打交道的機會最多。”學習進行得很緩慢,一個月下來才學了幾個詞。王洛勇不禁有些犯愁,這樣學啥時候能夠畢業?沒想到的是,因為開始的基礎打得好,以後的學習進步很快,表演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讓王洛勇不滿意的是,讓他扮演的角色大多是黑社會、殺人犯之類。最讓他不能忍受的是,這些導演讓他演這些角色時要求他講話的口音也要表現得無恥下賤。他感覺演這樣的角色就是在汙辱中國人。“我為什麼要每天嘲笑自己。我不舒服。”王洛勇說。每拒絕一次,就等於把可以掙的鈔票推到門外。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國,這些錢對王洛勇顯得特別重要。讓他感到安慰的是,他每拒絕一次這樣的角色,鮑勃就要給他一拳,稱讚他“好”(good)。王洛勇說:“有些角色拒絕了就等丟了一臺車,但口碑卻留在了那裡。”

百老匯是王洛勇心中的“聖殿”。為了看看百老匯的演員們是怎樣演戲的,他不惜花費80美元去買一張票,這80元足夠他過一個週末。他發現,在百老匯的戲臺上,沒有中國演員,即使是戲中有中國人角色,也是由西方人演。王洛勇感覺,那些中國角色的每句臺詞,彷彿都是專門為他寫的。王洛勇發誓,終有一日自己要成為百老匯劇中主角,讓美國人知道中國人也會演戲。

這一天終於來了。不久,百老匯劇院招募演員,王洛勇早上六點去劇場排練場排隊等著試戲。當他跟六個工會演員一起試戲時,他以其標準的英語、紮實的表演功底被導演看中。開始是每週9000美元,一邊看戲,一邊可以演一些小角色。王洛勇從此進入百老匯的舞臺。1989年,百老匯上演《蝴蝶君》,王洛勇按每週12萬美元與劇院簽了40個周的演出合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談起那一段經歷,王洛勇仍然充滿感慨:“有些東西要一輩子堅持住,比如不能罵自己的娘,不能不尊重自己的老師,這種堅持可能是痛的,但也要堅持。”

在上戲四年本科學習的基礎,十歲起就學習的京劇底子,加上在波士頓大學專業的訓練,讓王洛勇演起《蝴蝶君》中的宋麗伶來駕輕就熟。王洛勇在《蝴蝶君》中的表演大獲成功。1990年,王洛勇以《蝴蝶君》中飾演的宋麗伶一角獲美國西海岸戲劇人獎最佳男演員獎提名。1995年7月4日,王洛勇又以《西貢小姐》主演身份站在百老匯的舞臺上,他在此劇中的表演最終獲得美國福克斯演員獎最佳男演員獎。

英文版《出師表》走紅!會說英文的諸葛亮帥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