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在赫魯曉夫(1953-1964年)當政時期,中蘇因意識形態分歧,導致兩黨、兩國政治和經濟關係的持續惡化,蘇聯撕毀兩國簽訂的協議,中止援助並要求中國償還項目資金。並逐漸演變為兩國的軍事對峙和局部軍事衝突。
1969年3月中蘇珍寶島事件爆發,蘇軍被中國預先部署的軍隊伏擊遭到損失後,中國和蘇聯的關係急速惡化,雙方在邊境集結了上百萬的軍隊。
1969年註定是一個不平靜的年份,繼3月珍寶島衝突之後,6月新疆塔城巴爾魯克山、7月黑龍江八岔島附近,中蘇雙方軍隊及民間爆發了一系列衝突,蘇聯總體損失稍大。不甘吃虧的蘇軍在“鐵列克提”雙方爭議地帶,醞釀著一個巨大的陰謀。
事件經過
1969年8月11日,中方例行發信號邀請蘇方軍事長官會談(中蘇雙方溝通機制),蘇方反常未與會。至8月13日上午8時,解放軍邊防軍共90多人分三支巡邏隊,按照既定路線開始巡邏;
蘇軍出動包括直升機、坦克裝甲在內的重裝部隊,在“鐵列克提”地區包圍並攻擊瞭解放軍巡邏隊中的一支。
巡邏隊在被突然襲擊之後依託不利地形奮戰數小時後,由於缺乏準備,以及增援部隊未能及時趕到,同時缺乏重武器,主陣地(695.5無名高地)被攻陷。
被圍22名邊防軍人(包括3名隨軍記者),其中被俘3名,2名在蘇軍轉運過程傷重犧牲,另1名於9月22日經交涉被送回國,其餘全部陣亡。同時,支援部隊有6人陣亡,數人受傷。
另一種說法,由副連長楊政林率領的37名官兵組成的巡邏隊,其中包括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影師李連祥及翻譯王明遠,被蘇軍包圍突襲之後,全體壯烈犧牲。文學作品《戈壁灘上的38具中國官兵的屍體》反映的就是這場戰鬥。
事件後續雙方
一、蘇聯方面
蘇軍有備而來,戰後對參戰人員大範圍發放獎章、授勳,同時通過各種宣傳手段抹黑中方。
1、展示中方犧牲烈士遺體。
2、展示中方犧牲烈士攜帶裝備。
3、蘇軍研究展示中方裝備。
二、中國方面
1、被俘戰士
被俘戰士袁國孝在被俘期間臨危不懼,奮力抗爭,榮立二等功,經交涉於9月22日歸國。
2、烈士追悼會及表彰合影。
3、追責人員
事件發生後,中方展開調查,實際在事件發生幾天前就發現蘇軍有異動,而塔城軍分區一直沒做準備。1971年林彪死後,林彪的老部下,新疆軍區司令員
龍書金被認為負主要責任。4、烈士紀念
2008年8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將當年的主陣地無名高地命名為“忠勇山”,並立“忠勇山烈士紀念碑”,以示紀念。
衝突地區主權問題
1999年11月,哈薩克斯總統“坦納扎爾巴耶夫”訪問北京,中哈兩國領導人簽署了《中哈關於兩國邊界問題獲得全面解決的聯合公報》。當年的“鐵列克提”地區主權問題得到解決,明確劃歸中國。
2009年“鐵列克提”戰鬥四十週年活動合影,前排2為榮立二等功的袁國孝。願老戰士們能安亨晚年。
閱讀更多 河東三叔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