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新生分享:如何在IB和大學申請的雙重夾擊下成功倖存

IBDP(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簡稱IB)是一個兩年制、對象為16至19歲學生的高中課程,主要授課語言為英語。

這門課程被全球教育界認可為具有較高學業水準的教育項目,被更廣泛的大、中學所接受。時至今日,IBDP在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國際學生考取國外大學的最理想選擇。

今天,2018年5月 IB 最終統考成績已出。所以,我們請到了一位畢業於上海某知名國際學校,在這次IB考試中取得了高分,同時又在今年剛錄取 耶魯大學 的學姐Annie,來為我們分享她的學業和申請故事。

耶魯新生分享:如何在IB和大學申請的雙重夾擊下成功倖存

我在十年級的第二學期正式地選擇了IB課程。我的高中提供了AP、IB以及學校課程三種選擇,而IB一直以來都以它的體系完善和難度著稱。當時的我秉持著“試試看”的心態想要挑戰自己在IB這個嚴謹、高難度的體系下生存兩年

無論是學姐學長,還是學校的老師,大家都告訴我IB的兩年即忙碌又具有挑戰性,每天似乎都要被deadlines追著趕。在課程開始後,IB也的確就如大家所說的一樣,不停地向我拋出新的難題,其中有令人琢磨不透的 TOK作文題 、時不時就要記得更新的 CAS活動 、改了又改的 Extended Essay研究課題 等等的疑難雜症。而當這些挑戰和大學申請重疊在一起的時候,便形成了IB最大的困難之一 —— 時間管理。

耶魯新生分享:如何在IB和大學申請的雙重夾擊下成功倖存

從IB課程本身的設計來說,它已經十分考驗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

除了要在6門學科中保持良好的學習能力,還要兼顧三門核心課程 CAS、EE、TOK ,通過它們參與足夠的社會服務、強化獨立研究能力、鍛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在十二年級剛開學的時候,我收到各科老師提供的作業提交截點,其中包括了每一科的Internal Assessment、TOK Essay和Extended Essay。當時的我立馬又上了Common App,查看自己還要完成的申請文書,突然感到有些絕望,不知道自己要怎麼在IB和大學申請兩者間取得平衡

迷茫了一會兒後,我決定先給自己制定一個時間表,並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嚴格遵守我給自己定下的計劃。在經歷完整個過程後,我有以下幾點建議,給未來的IB申請生:

01制定時間表

給自己制定一份完整的申請季時間表,找一天把所有的申請截點、學校考試日期、IB作業Deadlines都記錄在行事曆上,再根據自己每一項完成的情況去規劃時間。

9月到12月底,我除了自己剛放學後的三個小時用來吃飯和完成學校作業,晚上其餘的時間都被我細分到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應該寫哪篇文書、完成幾個TOK body paragraphs、閱讀幾篇EE文獻等。

這份計劃一定要符合實際,並且要根據自己的狀況來制定。

舉個例子,不要只留給自己兩個小時完成一篇文書,而是應該要把一篇文書分為好多個階段。就算你今天花兩個小時寫完了一稿,它也可能不是最完美的,隔天你還應該花一些時間修改和完善。

02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

如果隔天是某一稿EE的提交Deadline,那麼可以暫時放下手邊申請的工作,專注於完善EE。但這並不代表每天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如果隔天並沒有馬上要完成的任務,就要督促自己為申請和IB都安排好時間

我還記得自己申請季的十一長假。那時,我每天早晨起床先是修改EE、閱讀文獻,下午和晚上則是寫文書、填寫申請表格、準備SAT II考試。這樣在空閒時間先把工作做掉一部分可以確保自己有足夠的時間應對任何其他任務。

在學校的期中考試之前,我就暫停了申請的工作,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複習考試上,確保自己的成績不會在忙碌的十二年級下滑。

耶魯新生分享:如何在IB和大學申請的雙重夾擊下成功倖存

03和朋友互相督促彼此

我與一起讀IB的同學在兩年下來後已經成為了“戰友”,互相扶持,一起熬過了大大小小的挑戰。

在申請季,記住你不是唯一一個被時間管理挑戰的人!身邊的同學都面臨著一樣的問題,而這時你們就可以做彼此的小助手,互相提醒,並監督彼此完成IB和申請上的種種任務。申請季結束後回頭看,很多一起度過的時光都會很令人懷念的

04留下一點“自己”的時間

十二年級的當務之急一定是 申請和IB ,但我常常覺得自己在得到適當的休息後反而效率更高,寫文書的時候也有更多靈感。

在安排時間表的時候,別忘記給自己在每項任務之間留出10分鐘的休息時間,活動活動筋骨或聽聽音樂。週末時也別忘了和父母多聊聊天,與他們說說自己在申請和IB學習的近況。

耶魯新生分享:如何在IB和大學申請的雙重夾擊下成功倖存

很多人進入IB前會認為課程最難的是課業內容本身,但經歷了兩年的學習後,我覺得它注重地不單單是優秀的學習成績,更多的是學生在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其中很大一點就是時間管理上的自律

IB和申請的雙重壓力的確常常令人喘不過氣,但它們同時也帶給了我最多的成長,畢竟生活中不可能永遠只有一件事情要做,在高中不是這樣,在往後的大學生活中更不可能。以後要面對的美國大學博雅教育就如同IB對學生文理兼備的要求一樣,會鼓勵同學嘗試多種領域,做一名全面的學者,而自己學業外的社交活動也會像CAS要求一樣督促我要多給自己書本外的生活一點時間。從各個方面來說,IB都會為大學生活打下堅固的基礎。

保持著對每一份挑戰的尊重和責任心,合理地為它們在生活中找到合適的空缺才有可能為自己贏來滿意的結果。

希望每位剛剛從IB畢業的夥伴們,都能保持過去兩年所學到的時間管理進入未來更多挑戰也更豐富的大學生活,正在經歷或即將要開始IB學習的朋友們也能成功應對未來的重重難關。

就像我在踏入IB之前有幾位學長學姐所說的:“自己選擇的路,跪著都要走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