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州橋、汴河遺址考古發掘今年開始籌備!

3月9日召開的全市文物工作會議上確定,

今年,我市開始籌備,州橋和汴河遺址考古發掘項目。

重磅!州橋、汴河遺址考古發掘今年開始籌備! 千年州橋深埋在“州橋遺址”石碑下方,石碑在大紙坊街東口附近

州橋由唐代汴州節度使李勉所建。唐代叫“汴州橋”,五代時期稱“汴橋”,北宋時改名為“州橋”,也稱“天漢橋”。

明末,州橋遇黃河水患淤埋於地下。

你知道嗎其實30多年前,1984年開封考古隊就發現了州橋遺址。

“1984年8月,中山路中段修築大型下水管道時,我市考古隊在此勘探發現了州橋遺址。”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王三營告訴記者。考古人員隨即對該遺址進行初步勘探,在施工範圍內挖出一條南北長20米、東西寬4米的探溝,清理出州橋部分橋面,並清理出橋孔下的淤泥。

重磅!州橋、汴河遺址考古發掘今年開始籌備!

考古人員根據對橋面的清理、

拱圈的局部勘探以及橋孔內的實測情況,

確定州橋為南北方向、磚石結構的拱形橋,

其南北長17米、東西寬30米

橋面為青石板鋪墁,保存基本完好,

但石板已經殘缺不全。

州橋橋面被埋在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黃河水淹沒開封時淤積而成的黏土層下面。根據用磚及建築手法分析得知,州橋為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1399年)重建開封城時修建的

但是,考古人員對州橋橋基等進行分析後發現,明洪武年間重修的州橋,是在北宋州橋的原基之上改修橋墩、增修橋圈,改棚梁式石橋為磚石結構拱橋而成的。州橋在北宋橋基上重建明代磚石拱橋的特殊現象,從一個斷面形象地展示了開封的“城摞城”奇觀。

重磅!州橋、汴河遺址考古發掘今年開始籌備!

州橋作為一座擁有逾千年歷史的古橋,其自身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州橋是汴河與古代開封城中軸線交會處的一座規模宏大、結構嚴謹的古橋樑也是大運河汴河段上一座重要的古橋樑。“州橋保留了完好的建築結構、形制特點,特別是保留了木筏基礎,把我國橋樑使用木筏基礎的歷史提前到北宋時期。

這麼重要的歷史文物,為什麼停止發掘了呢。

州橋所在的特殊位置,更使它成為當時整座開封城的商業中心。因此,州橋遺址對於世人研究大運河的興衰變遷、汴河與開封城市格局關係的發展演化提供了重要、可靠的實地材料。但遺憾的是,我市文物部門對州橋進行了部分發掘後,出於種種考慮,又將其重新掩埋。

重磅!州橋、汴河遺址考古發掘今年開始籌備!

這是當年開發州橋設計方案

重磅!州橋、汴河遺址考古發掘今年開始籌備!

古州橋博物館效果圖

開封原建委主任(國家註冊城市規劃師)宋喜信先生說:基本的技術路線就是:以超深的地下連續牆截斷地下水,併成為地下室的承重牆體。以類似“高架橋”的橋面結構作為中山路的路面,併兼做地下室頂板。從而建成一個古州橋地下博物館,在開發建設古州橋地下博物館過程中,同步清理出汴河河床斷面,“御街”的歷代斷面,淤泥中的文物遺存對古“州橋”本體相應進行科學保護。

重磅!州橋、汴河遺址考古發掘今年開始籌備!

今後,當人們步入古州橋地下博物館中,在燈光下可親眼目睹古州橋以及發掘到的其他河床內殘留文物的風采,也可展現宋御道和汴河河床真實斷面。

重磅!州橋、汴河遺址考古發掘今年開始籌備!

當館內照明熄滅後,古州橋地下博物館就變成一個“影視館”,現代3D技術既可演示宋代汴河中東出西進的漕運盛況,同時也能展現宋代御道上熙熙攘攘、南來北往的街景風光。那才是逼真地、身臨其境地“穿越”到千年大宋東京城。

“汴河通,開封興;汴河廢,開封衰。”這句在開封流傳的民謠,說明了大運河與開封的關係。汴河作為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而州橋作為橫跨汴河的13座橋樑中最著名的橋樑和大運河現存的珍貴遺址備受關注。州橋遺址在中山路之下處在開封商業圈之中將深埋於地下的它再現真容

困難重重好消息是目前,前期調查勘探工作正在進行考古發掘項目方案的編制已經完成並上報國家文物局待批覆後,即可開展考古發掘工作。

轉發作品,如有侵權,請聯繫並及時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