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鑄就的中國抗戰空中運輸線 「駝峯航線」穿越喜馬拉雅山隘

生命鑄就的中國抗戰空中運輸線 “駝峰航線”穿越喜馬拉雅山隘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美國珍珠港,之後美國向日本、德國宣戰。但是因為美國“先歐後亞”的政策,使得戰爭初期難以向亞洲地區出動大軍,中國成為對抗日軍的絕對主力。美國為了讓中國拖住日本,提供了大批的美元和物資支援,但是因為中國對外的海、陸運輸線遭到日軍封鎖,美國不得不開通印度到中國的空中運輸線,這就是“駝峰航線”,是世界航空史和軍事空運史上飛行高度大、氣候條件惡劣、最為艱險的空運線。

生命鑄就的中國抗戰空中運輸線 “駝峰航線”穿越喜馬拉雅山隘

“駝峰航線”西起印度,東到中國雲南、四川,航線全長500英里,要經過喜馬拉雅山脈、高黎貢山、橫斷山等高山,地勢海拔3000~7000米,中間山峰起伏連綿就像駱駝的峰背一樣,因此得名。而當時參與“駝峰航線”運輸的飛機主要是美國的C-47、C-46運輸機,這些運輸機滿載貨物後難以從高空直接飛躍山區,不得不在迷宮般的喜馬拉雅山隘穿行。

“駝峰航線”除了地勢險要外,氣候條件更為惡劣,季風、暴雨、強氣流、低氣壓、冰雹、霜凍等等惡劣氣候真要人命。零下30攝氏度的低溫會讓螺旋槳和駕駛艙風擋玻璃結冰,很多時候飛行員根本看不到飛行路線,只能靠經驗盲飛,常常撞山機毀人亡。

生命鑄就的中國抗戰空中運輸線 “駝峰航線”穿越喜馬拉雅山隘

另外“駝峰航線”一路上都是山勢陡峭的山區、深不見底的峽谷、河流湍急的大河、毒蛇野獸出沒的森林等人跡罕至、荒無人煙的地區,因此即使飛行員有機會跳傘也難以獲救。從1942年5月航線開通,到1945年9月運輸結束,在長達三年近乎自殺式的飛行中,美國損失飛機1500架,犧牲飛行員近3000人,損失率超過80%。

生命鑄就的中國抗戰空中運輸線 “駝峰航線”穿越喜馬拉雅山隘

其實單看運輸物資數量的話,“駝峰航線”空運物資總量約780674噸,對於當時的中國抗戰來說是杯水車薪。但是對於當時已經外援斷絕、獨自抵抗日本侵略者多年的中國軍民來說,美國的援助物資是一種極大的激勵,告訴苦難中的中國軍民並不孤單;另外通過“駝峰航線”運輸的都是中國急需又難以自產的飛機、汽油等物資,主要供給美軍駐華航空隊使用,幫助中國在正面戰場爭奪制空權,改變了中國抗日的戰略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