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這家鞋業真牛 去年和英國老牌企業合資開公司

2018-07-26 16:40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趙碧瑩

編者按:一年出口額達到60多億元,“溫嶺的,世界的”,這句話形容溫嶺鞋業出口情況恰如其分。溫嶺的鞋子已“走”過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造了溫嶺鞋“天下之履,十有其一”的傳奇。就在不久前,商務部公示了國家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名單,我市的鞋帽基地就在其中。

但是,溫嶺鞋風光的背後,隱憂也不可忽視。生產成本的增加,導致溫嶺鞋漸漸失去優勢,國外客商將目光轉向了東南亞;自主品牌的匱乏,讓溫嶺鞋在出口市場的利潤點越來越少;惡性競爭的持續,讓價格優勢逐漸喪失……《溫嶺鞋“走”世界》系列報道將為你剖析溫嶺鞋企在出口市場裡的痛點難點,也將為你講述他們如何在國際戰場上“殺”出一條生路。

台州耐奇鞋業有限公司是溫嶺一家專門從事出口的鞋企。今年上半年,在溫嶺鞋出口形勢總體趨於下滑的狀況下,耐奇鞋業的訂單量卻大幅增長。

耐奇鞋業逆勢上揚的原因是什麼?據該企業負責人阮春暉介紹,去年,耐奇鞋業和英國一家老牌企業合作,成立了浙江和生榮鞋業有限公司,藉助該企業在設計和銷售上的優勢,耐奇鞋業在市場開拓上有了更順手的武器。“這兩年,我們還在車間改造上花了不少功夫,包括設備的投入和生產環境的提升等。而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修煉內功,讓我們的發展方向從超商供應商轉變成為更高端的品牌產品供應商。”

温岭这家鞋业真牛 去年和英国老牌企业合资开公司

仔細檢查每一雙鞋子。

彌補設計短板,和英國企業合資開公司

和耐奇鞋業合資開公司的英國企業叫GOLDLINE,是沃爾瑪、樂購等大賣場的一級供應商,成立已經有30多年時間,如今,一年銷售額能達到9000萬英鎊。

“我們之所以能一拍即合,成立和生榮鞋業,主要是因為我們雙方都想轉型,而且正好符合對方的要求。”阮春暉說,這幾年,鞋類市場競爭激烈,無論是客戶還是工廠都進入了調整期,客戶需要尋找更可靠、更穩定的供應商,而工廠也需要合作實力更強的客商。“我們看中了GOLDLINE的設計開發以及銷售能力,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成長。”

阮春暉和GOLDLINE的合作其實並不是去年才開始的,事實上,早在2010年之前,耐奇鞋業就已經為這家企業供貨了。“在2008年的廣交會上,我們第一次接觸,後來他們就開始下訂單了。整個台州,我們是他們的唯一一家供貨商。”後來,阮春暉分析,GOLDLINE之所以選擇耐奇鞋業,可能是因為他們是當時溫嶺唯一一家建立了BSCI體系的企業。

BSCI體系包括了人權體系和技術體系,而這兩方面是國外客戶尤其看中的。“我們在2007年就通過了BSCI的認證,是溫嶺第一家,這是我們能夠吸引他們的其中一個優勢。”阮春暉說。

耐奇鞋業和GOLDLINE合作了將近十年時間,如今,一年發往英國的鞋子超過100萬雙。“因為英國是我們的大市場,針對他們的一些產品開發設計就顯得很重要,但開發設計能力一直是我們的弱項,國內的設計師有時候不夠‘接地氣’,難以開發出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而這恰恰是GOLDLINE的強項,他們不僅有著實力強勁的設計團隊,而且對英國市場更為了解。”阮春暉說,不僅是英國市場,全世界的流行趨勢他們都能第一時間抓住,因為他們的團隊長年在美國、意大利等國奔走,就是為了在最短的時間裡瞭解到最流行的元素。

“對於我們來說,企業發展到現在,必須得重視開發設計了。尤其是這幾年,國外客戶對於產品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想要抓住他們的訂單,在開發設計上就必須要有自己的亮點。”阮春暉說,和生榮鞋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

温岭这家鞋业真牛 去年和英国老牌企业合资开公司

工人趕製訂單。

先人一步抓環保,銳器管理實名制

既然和生榮鞋業是雙贏局面下的產物,GOLDLINE能為耐奇鞋業帶來設計能力上的提升,而耐奇鞋業又能為GOLDLINE提供什麼呢?

在阮春暉看來,是質量上的保證。

阮春暉感慨,這幾年,國外客戶對鞋子的要求越來越高,等級從原來的7.1級提高到了7.8級。做了這麼多年出口市場,關於國外客戶對產品的要求,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環保和人權方面的嚴苛。

人權就不用說了,阮春暉告訴記者,在合作之前,客戶都會進行驗廠,人權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考察點,員工的工作環境、是否僱用未成年人、是否按時發放工資等都會被一一關心。

“此外,國外客戶對鞋子的環保要求也是非常高的,甚至高過服裝。材料送達公司後,他們就會派專人進行檢驗,達到標準後才能生產,如果甲醛等化學成分有一點點超標,整批材料都會被淘汰掉。”阮春暉說,耐奇鞋業就曾在這方面吃過虧,“因此,我們對配套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阮春暉在2008年就開始摸索使用環保材料進行生產。“那時候,我就意識到國外客戶在環保上有多講究了。可惜的是,當時,國內的配套商還沒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根本沒有人想要往那方面發展,所以當我們提出要進環保材料時,10家配套商裡只有一兩家能符合我們的要求。”阮春暉說,當時,有些配套商的產品拿過來檢測了很多次都沒有通過,後來不得不放棄合作。“不過,這幾年,環保已經成了大趨勢,無論是鞋企還是配套商,都在往這方面發展。”

除了化學成分檢測,國外客戶對銳器檢測也很嚴格。“每批貨都會仔細檢查,如果在裡面發現了銳器,是會被索賠的。”阮春暉告訴記者,耐奇鞋業就曾有一次賠了1萬美元,“當時,他們在檢查時發現了一把剪刀。”他慶幸這把剪刀沒有傷到人,不然賠償額度起碼得10萬美元。

在那之後,阮春暉加強了車間的銳器管理,無論是剪刀還是針都實行實名制,要實名領取、更換,以防錯漏導致銳器被遺忘在鞋子裡。

温岭这家鞋业真牛 去年和英国老牌企业合资开公司

經過改造後的車間更加整潔。

想要吸引品牌商,修煉內功是前提

為了滿足客戶的種種條件,耐奇鞋業在2008年就投入了幾百萬元對車間進行改造,而環保材料也讓該企業當年的生產成本提高了15%左右。

不過,阮春暉表示,當時鞋企的競爭遠遠沒有現在激烈,他們先走一步,反而拿到了更多的訂單。

嚐到了甜頭之後,阮春暉對於產品生產和車間改造的熱情更高了。“我們對管理人員進行了培訓,三人一組,下班後1小時開始在車間巡邏,看看是否整潔,一旦發現問題,就要當場拍照,第二天在工作群裡公開,以便及時改正。”他說,除此之外,這兩年在設備上也投入了不少,“比如,我們引進的自動下料機,一個人能抵原來5個人,不用人工衝床,電腦就能自動控制下料。我們新購入的4臺前幫機,花了100多萬元,刷膠、烘乾、前幫幾道工序能一次性進行。還有我們的流水線中段,全部採用電腦控制,溫度一旦過高或者過低,就會自動停線,報警提醒。而以前,這個環節的溫度都是人工調整的,導致有時候鞋底和幫面的黏合度出現瑕疵,容易脫膠。”

最近,阮春暉又開始著手和意大利的研發公司合作,並從該公司引進了兩位人才常駐廠裡,把控產品設計。“我們還在各個大學招聘設計人員,希望能夠開發出更多更好的產品。”

阮春暉透露,這一系列動作都是在為今後企業市場渠道的轉型做準備。“我們公司最初其實是和一些華僑客戶合作的,他們買了我們的產品,然後在當地賣。那個階段,客戶對產品的要求並不高,只要價格便宜、款式好看就行,一雙不過四五美元。”後來,阮春暉將產品質量作了提升,開始跟各個超市、商場合作,將產品的單價提升到了10美元左右一雙。

而最近,他想要往更高端的市場走。“我們想接更多品牌客戶的訂單。”阮春暉說,他們已經在跟SPALDING洽談合作。“SPALDING是一個知名的籃球品牌,去年他們找到我們,看看是不是能合作,如果成功的話,一年有80萬雙的訂單。”但最後很遺憾,雙方未能達成合作。

不過,阮春暉並沒有就此放棄。最近,他又開始改造車間,就是在為將來能夠和SPALDING這類品牌商合作做準備。

除了SPALDING,前一段時間,西班牙運動品牌JOMA的負責人也來到了耐奇鞋業考察,如今已經進入試單階段。

温岭这家鞋业真牛 去年和英国老牌企业合资开公司

耐奇鞋業投入上百萬元購入自動化程度更高的前後幫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