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丨工程領域風險防控平台初見成效

动态丨工程领域风险防控平台初见成效

动态丨工程领域风险防控平台初见成效

工作人員介紹工程領域風險防控管理平臺運作機制

工程建設歷來是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重點領域。針對每年小微工程基數多、資金總量大、風險把控不到位的實際,桂溪街道以“智能監管”代替“人工監管”為主線,把監督執紀問責與工程招投標業務相融合,於2017年與轄區企業聯合開發完成了“桂溪街道工程領域風險防控管理平臺”。

动态丨工程领域风险防控平台初见成效

工程領域風險防控管理平臺界面

建立“四線並行”監督機制,形成“環環相扣”監督體系。

桂溪街道主動用好“互聯網+”,開闢群眾參與路徑,增強工程項目監管的效率、張力,成功搭建了“群眾參與、線上管理、廉情監督、科學諮詢”為一體的“四線並行”監管機制。

加大公開透明程度,實現工程監管“無死角”。

相比而言,數量眾多、無處不在的人民群眾,無疑是覆蓋面更廣、發現問題更快的重要力量。更重要的是,群眾也是離基層最近,最能發現工程項目的“死角”的重要力量。加大公開透明度,使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所有環節信息均在工程平臺上公佈,實現工程各環節全程接受公眾監督,把社會監督與行政監督有機結合,有效地防範因信息不對稱出現的腐敗問題。

加強廉情預警監管,築牢工程管理“防火牆”。

街道廉情預警機制是由線上系統自動評估與實際調查相結合。針對工程項目高發環節,桂溪街道重新釐清工程項目管理和廉政風險防控的邊界、內涵,共設置了28個量化廉情指標及預警值和11個廉情模塊。嚴格執行廉情預警機制,所有工程項目一旦上網,即可開展廉情監督,目前正在運行的4個項目的廉情指數都在90分以上。

重建承包信息庫,建設新型“專業化”承包商名錄。

根據平臺需求,桂溪街道重建了承包商信息數據庫,並研究制定與平臺相契合的《桂溪街道小型工程管理辦法》(第四版),對承包商名錄實行動態管理,從源頭上保證進入承包商庫的質量。截止目前共有服務和施工兩大類、16小類共計248家企業入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