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很多人说,终于等来了姜文新作《邪不压正》。但看完电影后,人们发现,周韵在影片中极为出彩。随后,网上关于周韵的专访和评论铺天盖地而来,但其实,早在2005年,《北京青年》周刊就对周韵做过一期封面人物的专访。今天,我们将这篇报道再次发出,佳作重读。关于种种猜测,这篇13年前的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开启正文之前,先来看看周韵与《北京青年》周刊的三次拍摄故事吧。

《邪不压正》的关巧红和随着这部电影又爆发性出现在公众视野前的周韵一样,再次印证了对周韵的一切判断。

作为姜文导演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的母亲,以及其近期重要电影作品的女主角,周韵出现在公众视野的频率和周期与姜文导演电影上映的周期和频率几乎一致。而除此之外,在所有的公众视野中几乎看不到她的身影,她是只能在姜文导演的电影里见到的女人,属于特别电影明星的那种人设。更多时候,她神龙无影,听不到她的只言片语,更不要提与她亲密接触听她娓娓道来。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邪不压正》中,周韵饰演北平第一女裁缝关巧红

在《邪不压正》里颜值在线和演技提升,让媒体惊呼——还好姜文还有周韵。似乎是周韵保全了姜文,而不是姜文的才华成就他自己。但是出现在媒体封面上的周韵,虽然身穿Chanel ,但是她还是那副淡然的神情,和肯定不会拧成某种曲线状的姿势,那个感觉和传递出来的气场,太熟悉。10多年前,她就说,拍照和拍电影不一样,没有对手,面对镜头,她有点羞涩。

就像姜文导演的镜头一下子把观影群众拉到北平灰蒙蒙屋瓦勾勒出的天际线一样,一个杂志封面把时光拉回了2005年,周韵刚刚出道时的样子。

摄影 | 闻晓阳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北京青年》周刊 2005年3月25日封面

那时的周韵刚刚演完何平导演的《天地英雄》,她在里面饰演一个被剃了光头的小和尚,好看度有限,但是据说就是在好看度有限的情况下与姜文遇见了。2005年春节刚过,当时与周韵约好采访的酒吧前几天刚好路过,房子还在不知店家是否已换,总之那里后来就没有再去过。当时就觉得是一个处在闹市却极隐秘的地方,没想到这么多年雨打风吹去,还是把自己保护得很好。

定力十足,和周韵有异曲同工之妙。那次的封面标题是《奢侈地爱自己》,照片是闻晓阳拍摄的。那次的采访采用了周韵的自述体来呈现,也许是当时回答问题时的状态特别周韵 ,所以决定用这种表达方式最大程度还原表述者的所谓“此时此刻”。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在电影《天地英雄》中,周韵饰演被剃了光头的小和尚。图片来源:豆瓣

第二次见周韵是2007年盛夏,那时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上映,她在里面饰演一个抱着羊上树、跟猫说话的世界上最迷人的巫婆。他们的大儿子当时在采访时得知据说叫“马虎”,因为他的出现,曾经让这部电影“延期“。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周韵饰演疯妈。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那次的采访和拍摄极具戏剧性,大三伏天场地突然停电,只能临时移到一家售楼处,周韵就捂着那年Prada秋冬戴着羽毛的极厚外套像一幅画一样在看房的人来人往中完成了拍摄。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她终于换回了自己绿色的吊带裙,她一直喜欢绿色,第一次采访时她就说了,后来陪着姜文导演走红地毯还穿过一件极美的塔夫绸抹胸礼服。

“也就是因为你们,下次可不要再让我在众目睽睽之下拍照啦!”其实原因特别简单,因为他们家《北京青年》周刊特别多。那次的标题是《我和姜文的太阳升起来》。在闻晓阳的镜头里呈现的周韵,美好得仿佛这个世界的一切喧闹与她无关。

摄影 | 闻晓阳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北京青年》周刊 2007年9月6日封面

2010年《让子弹飞》上映,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周韵是身怀一手打鼓绝技、出淤泥而不染的奇女子花姐。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在电影《让子弹飞》中,周韵饰演奇女子花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生活中,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据说,还是个养生煲汤的高手,特别对于各种维生素的功能了如指掌。那次的标题

《幸福!做自己的主角》

摄影 | 王坤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北京青年》周刊 2010年12月16日封面

2014年《一步之遥》中的武六,被周韵认为是最接近她本人的角色,知情识趣,敢爱敢恨、单纯可爱。也许真的有某种暗示,那次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一步之遥地完美错过再次合作拍摄封面,那部电影至今没看过。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在电影《一步之遥》中,周韵饰演大军阀的女儿武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封面重读《周韵:奢侈地爱自己》作者:徐海童 刊登于《北京青年》周刊 2005年3月25日 B本封面秀

《桃花灿烂》 我喜欢这样有力量的人物

接《桃花灿烂》前我先看到剧本,非常非常地好。选择了女孩男孩成长期的故事,我觉得最能阐述内心的就是爱情。对于成长期中的女孩,在爱情中我就爱,爱的很精神的,可能还不懂爱。男孩比较复杂,内心会有很多爱,还会有更多事业,家庭,包括性。

我一直觉得女人的内心比男人勇敢。虽然男人的外形很有力量,但女人的内心更有力量。别看星子只是一个小女孩,其实蕴藏了很旺盛的生命力。我喜欢这样有力量的人物。

角色 我喜欢,我就愿意演

我是感性的人,不会永远喜欢一个东西,只要碰到了我就知道了,不管戏多还是戏少,首先要喜欢,才能演好。我承认我很随性,还随遇而安。其实刚到中戏学习,我就签了现在的公司,还有非常好的经纪人找到我。大家觉得我很幸运,但其实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内心要付出的是别人看不见的,我不是知名的演员,只是一个新人。

大家觉得我幸运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我,没有真正地琢磨我。而且我在中戏作品也不多,处在起步阶段,现在是不断有些新戏出现,可是这前后也经历了很多年呢。

摄影 | 闻晓阳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上学 来考中戏吧?好啊

96年我来到北京,去看我的朋友,她正在中戏和老师们拍音乐剧。中戏的老师看到我,觉得我条件还行,就问我为什么不考中戏试试呢,我当时没想太多就觉得好啊,那就去考,反正我是来玩的,大不了一年以后回家啊。本来我是想学英语的,后来觉得中戏不用背单词,不用学功课,多好啊。

考试的时候很幸运就这么考上了,还真没开什么后门。一到中戏就有经纪人找我,从此就停不下来了。我真的没有设想过什么,可是它就这么来了,一步一步,你的生活就突然这样了。

刚开始我不喜欢演戏,因为我拍戏老蒙。其他演员上来就能演,我却在那里紧张个不停。等我和其他演员熟悉了,戏也拍完了,剧组所有的人都在给我不适合演戏的暗示,打击太大了。

拍戏 一见濮存昕就哆嗦

拍的第一部戏是《堆积情感》,我和濮存昕老师演对手戏,可是我一见到他就哆嗦,我说怎么会这样啊。因为要演情侣嘛,所以要看他的眼睛,我永远都不敢看,一牵手就出汗,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打击。他们还给我穿了高跟鞋,我穿旅游鞋穿惯了,都不知道怎么走路了,在剧组里一跳一跳的。那部戏对我打击挺大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之后我就歇了一年半,什么都不演。当时有很好的机会找我演女主角,我都没有去。

摄影 | 闻晓阳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表演 爱上了就戒不掉

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慢慢的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转过来了,可能是《走过幸福》吧,我演着演着,突然有一天,感觉戏里的人物离我特别近。我喜欢运动,因为它让我畅快地出汗,演戏就给了我运动的感觉。朱小北这个人物能排泄我身上的东西,能表达我想表达的东西,我愿意写文字也愿意看,但是我不认为自己能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在文字面前我是处于接受、记忆的位置,但是演戏居然能让我把自己表现出来。

朱小北是真实的,需要爱的,无法将她归于好女孩还是坏女孩。最后谁承担自己的命运,是你自己。我首先爱这个人物,她虽然有更多的选择,但是不是有选择就是幸福的。你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是一个弱者。我一直是这么认为,通过这个人物我可以表达出我对生活的理解。那时我兴奋地发觉我是演员,居然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我没有让所有人都理解我,我没有,我只是想表达,表达后我很轻松。

之后我就开始喜欢演戏了。只要你喜欢,这个东西就会离你越来越近,我没有目标要成为什么样的演员,但是演戏的过程中我很开心,虽然我经常迟到啊,而且我非常怕麻烦,可是只要是和演戏有关的事情,我就会不怕麻烦地去做。不是想要去做,而是不由自主地去做,即使是生活中我拒绝的也不会在演戏的时候拒绝。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电视剧《走过幸福》中,周韵饰演保健大夫朱小北。图片来源:豆瓣

照相 骗我也要用个方式 

我有过很多拍照片宣传的机会,但是我都觉得很麻烦,其实对于一个新人来讲,这都是很难得的机会。可是要穿我不喜欢的衣服,要面对很多陌生人摆出姿态,这首先是我拒绝的。不是觉得大家对我不友善,是我自己的原因,可能还是害羞吧。挺奇怪的。

演戏的时候有对手,我知道我在跟谁说话,对谁笑,可以通过剧本找个充足的理由去作出表情。拍照片的时候可不是,我没有对手,我不知道该对谁笑,可还是要笑,我就蒙了,当这个杂念一出现的时候,我就完蛋了。

我有自己的审美,有自己的爱好,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清晰,那种照片不是我想要的,不是我认为美的东西,你非要把我放在那个地方,不让我看见还好,让我看见了我会觉得我怎么成那样了。不太接受。

但是在戏里,你本身就不是自己,怎么样我都能接受。你骗我也要用个骗我的方式,把道理说清楚吧。把我拍成现在很时髦的那种照片,别人会很喜欢,但是我自己是不能接受的。

我也解释不清,所以我就拒绝拍照,因为它会影响我的情绪,虽然失去了很多机会,但是我现在挺开心,能走到什么份上就什么份上吧。 

摄影 | 王坤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机会 我太爱自己了  

对每个人来说机会都重要。我拒绝机会和我内心有关,我除了爱演戏以外,还很爱我自己。

我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我觉得要做宣传首先要把自己扒开,演戏的时候我愿意,但是生活中我不愿意。

当我去超市的时候,有人会和我说,啊,你就是谁谁谁,我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我会很烦地说:“我不是!”虽然这样很不礼貌。我不太愿意把这些放在我生活里面,这是很矛盾的,当机会和我自己必须作出选择的时候,我会选择自己。

欲望 我哪有工夫让欲望膨胀啊 

我是长大了以后才开始学习表演,底子很薄,能和一些知名的演员合作,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但是我是个没有目标的人,我没有想过要达到什么目标。我现在置身这样的环境,不是从小就开始的,等我到了这个圈子我已经成熟,不是那种小女孩的心态。

我能做好现在的工作,我的明天就会更好。如果我每天都在想要怎么成为章子怡,那会很累的。现在人如果活在农村会轻松一点,在城市生活有很多的压力,我希望父母生活得很好。

你看我现在的工作时间,只要是拍戏,每天就要工作16小时,睡眠才5、6个小时,如果我的欲望还要这么膨胀,首先我会垮掉的,这种杂念我是不可能有的,要成为别人所说的好,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才是好。如果我能做的更好,那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生活 我不是那种脆弱的小女孩

我是个挺勇敢的女孩,我要是知道我要什么我就会去做,我不会管别人怎么想。拍戏我不在乎女一号、女二号,只要角色是我喜欢的,我就去表达。生活中我也不会缺乏安全感,压力肯定会有,但是我能自己圆过来,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想,还好我还年轻。

我希望自己生活得很理性,可是太理性我就无法演戏了,说自己感性其实就是任性。

摄影 | 王坤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幸福 有时候幸福和开心很像

我不是那种有目标的人,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是。我越来越知道我不是一个欲望强烈的人。我是对自身要求很高的人,到那儿就是那儿,我觉得这就是你的命运,人的一辈子就是感受你能感受到的,你能感受到章子怡的命运,但是感受不到周韵的命运。

人这辈子就是感受。酸甜苦辣都是不一样的,尝到章子怡的甜头就是幸福的。其实幸福很简单,我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我推荐给你,我会问你好不好看,你说太有意思了,我就会觉得好开心,这就是一种幸福。 

那天我把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推荐给我的服装小助理,我就远远地观察他,我希望我看到会笑的部分他也会笑,他真的笑了,我就特别开心,其实幸福有时候和开心很像的。

个性 不成熟怎么个性

我觉得自己挺没个性的。有个性是在你懂得了很多事情后的取舍,看过很多颜色,我知道我喜欢绿色,经历了很多事情,我认准了我只能干这件事情。这是很有个性的选择,就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可我是在不断碰撞当中,很感性的选择,我想等我到30岁的时候才会有个性,那时候更成熟,我碰到了特别好的东西,但是不是我要的,我就不要,可是现在我不知道。

朋友 你说她不好,她怎么了?!

我从来不认为我应该和学习好的女孩在一起,或者和那类的女孩子在一起,我就愿意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有时候老师会说这个女孩怎么怎么不好,我就会说:“她怎么了?!”我会这样的。

摄影 | 王坤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图书 只记内容,记不住人物

不拍戏的时候,我喜欢待着、聊天。我现在都不敢说自己喜欢做运动、看书。我看了一篇报道,有点讽刺地说演员都喜欢说自己爱看书。以前我看米兰·昆德拉,所有的都混着看,全乱了,最后我只能记住内容,但是记不住人物名字,每次我和人家说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主人公的名字,最后只能不谈了。

电影 无论到哪儿都要去电影院

太爱看电影了,我喜欢阳刚的。欧洲的电影太阴柔了,不喜欢。我最喜欢《美国往事》和《教父》,太棒了,我拍戏回家都还要反复地看。《美国往事》的讲述方式那么复杂,每个接口都那么自然,最后你都不知道到底是他的幻觉还是真实。那里边的演员才是好演员。

《美国往事》是两张碟,我到家后太晚了,明天还要拍戏,我就看了一张,第二天在片场,我就一直惦记着,着急回家看第二张。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爱去电影院看电影,无论多烂的片子只要是在电影院我都能看进去。

衣服 什么衣服都想穿  

我什么衣服都想穿,现在大家都把那种丝质的衣服叫做特别女人的衣服,我并不同意,穿衣服我喜欢乱穿,打破常规点缀经典。我可能会穿一件小西服,但是配一条休闲裤,最讨厌的就是套装,简直接受不了。不过,衣服可以乱穿,但是颜色不行,我特别注意颜色的和谐。

爱情 压根就不应该靠爱情

爱情总能给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有人说爱情不可靠,我觉得本来就不应该靠,人应该靠自己。其实最可靠的还是亲情,小的时候多少有些叛逆,没有机会感觉,随着年龄增长,责任也在增长,现在我的家人只要不舒服我都会很紧张。

摄影 | 王坤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城市 北京比上海帅,我就来了 

我来北京是想来学英语,上个北外什么的。当时我在温州上班,我是想换个环境,老在一个地方呆着,总觉得就这样工作、恋爱、结婚,还有很多东西没来得及感觉,我挺难接受的,有一些害怕,所以我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出国太远了,我就来北京了,其实上海也挺好的,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的气场和北京相融,这是我当时的感觉。

现在我还是喜欢北京,因为北京很人性化,很帅,只有北京才能有我这样的人,上海是个中规中矩的城市,不适合我这样的人生活。

年龄 该是什么年龄,就是什么年龄

我看不起好几年都不变的人,我一点都不羡慕青春永驻,该是什么年龄就是什么年龄,50岁却有着30岁的脸,太可怕了,其实皱纹也是一种美,是属于该有年龄的美。

希望 自然醒和臭美

我最大的希望有两个,一个是可以天天睡到自然醒,为了拍戏我必须用闹钟闹醒自己,太痛苦了!另一个就是不希望每天醒来后发现自己的脸因为睡眠不足而肿着,我比较臭美,怎么见人啊!

关于种种猜测,这篇周韵自述早已给出了答案

文丨董慧 徐海童

人物摄影 | 闻晓阳、王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